天天看點

兩大文明碰撞:古埃及與古希臘的思想交流

作者:Ta途說
兩大文明碰撞:古埃及與古希臘的思想交流

文 |Ta途說

編輯 | Ta途說

引言

在人類文明的曆史長河中,古埃及和古希臘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這兩個文明孕育了豐富的思想與哲學傳統,對後世産生了深遠的影響。

古埃及以其神秘的符号、奇異的神祇和神秘的知識,而吸引人們的興趣,而古希臘哲學則成為現代哲學的起源之一。

兩大文明碰撞:古埃及與古希臘的思想交流

古埃及文本中的宗教信仰與神學思考

古埃及自古希臘時代起,就以其神秘的符号、奇異的神祇和神秘的知識,而吸引人們的興趣,長期以來,由于古埃及的文字和銘文無法解讀,使得它一直是一本封閉的書籍,一個謎題。

1822年,讓·弗朗索瓦·尚普利昂(Jean-François Champollion)成功解開了象形文字的秘密,使得這些文本和銘文可以被閱讀,從那時起,古埃及的手稿和銘文得到了廣泛的研究。

兩大文明碰撞:古埃及與古希臘的思想交流

盡管在世界文學中,古埃及手稿的重要性已不再有争議,但它們在哲學上的相關性,在今天仍然存在争議,一般來說,古埃及并不被視為哲學的起源,或哲學史的一部分。

在接觸古埃及文本之前,人們可能會否認其與哲學有關,而這種否認并非僅僅源于無知。

兩大文明碰撞:古埃及與古希臘的思想交流

埃及學家阿斯曼,長期從事古埃及文本翻譯和解釋,他也将其視為智慧文學而非哲學,阿斯曼認為:

古埃及人并非哲學家,他們并沒有疏離于自己所觀察到的世界,也沒有以獨立的、不受任何實際目的限制的散文或詩歌來呈現他們的研究成果,受過教育的人主要是公務員、祭司或二者兼有。學習寫作意味着學會為國家和神靈服務......

他們沒有獨立無為的知識分子,獨立地思考整體事物,而不受将他們的想法應用于儀式或行政工作的壓力,思想家和作家處于促使他們進行思考和寫作的環境之中......

兩大文明碰撞:古埃及與古希臘的思想交流

阿斯曼提出了兩個反對,他反對将古埃及的說服視為哲學的觀點,他認為古埃及的思想家并非獨立的知識分子,他們的思考和寫作是為了尋求這個世界的秩序,并追随着特定的目的。

在古埃及,思考是一種實用的智慧,而不是獨立的批判性反思,它沒有對主體和客體、思考和存在進行區分,古埃及的思考,是神話創造或神話神學的,而不是哲學的。

兩大文明碰撞:古埃及與古希臘的思想交流

這些常見的觀點常常反對古埃及存在哲學,他們試圖把哲學這個詞,應用到古埃及思想上,并把現代概念強加于曆史背景,但這并不完全準确地反映出,古埃及知識生活的曆史條件。

當然,這些觀點确實面臨一個真正的挑戰,那就是在考慮到曆史發展、政治經濟狀況、宗教、文化、語言等背景差異時進行比較。

兩大文明碰撞:古埃及與古希臘的思想交流

必須承認的是,在将哲學的概念,應用于古埃及的文化中,将涉及到很多問題,處理時代和文化差異等背景時,總會存在一定的風險,這些風險會增加了解的難度,需要在跨文化研究中時刻保持警覺。

在之前提到的兩個反對意見中,似乎存在兩個假設,比如認為從神話到邏輯的轉變是哲學的前提條件,或者認為這種轉變隻發生在古希臘。

兩大文明碰撞:古埃及與古希臘的思想交流

後現代和後殖民思想家對這兩個反對意見,進行了廣泛批評,他們指出,邏各斯中心主義的問題,在于将神話與邏輯對立起來,而實際上人類與世界之間的關系變得更為複雜。

漢斯·布盧門貝格等作者也指出,神話中已經包含了一定的邏輯要素,而邏輯在某些情況下也可以轉化為神話。

兩大文明碰撞:古埃及與古希臘的思想交流

布盧門貝格在《神話論》中寫道,神話與邏輯之間的邊界是虛構的,并不能是以而忽略,對于神話中的邏輯進行探究的必要性,以擺脫對現實絕對主義的束縛。

他同時還強調,神話本身就是邏各斯的高品位作品,神話幫助人類掌握物質世界、保持距離并使陌生的事物變得熟悉,從這個意義上講,它也是一種工具性推理。

兩大文明碰撞:古埃及與古希臘的思想交流

然而,對于古希臘哲學的起源,卻很少受到質疑,在主導西方哲學史的叙述中,存在一個假設,哲學有一個起點和終點。

盡管人們對哲學發展目标存在不同觀點,但古希臘哲學很快被确定為第一種真正的哲學,進而成為所有哲學的起源。

兩大文明碰撞:古埃及與古希臘的思想交流

然而,人們對希臘模式的絕對性提出一些質疑,他們聲稱第一次自由和獨立思考,源于古希臘神話和宗教的分離,并且這是導緻科學繁榮的理性化過程的起點。

這種觀點幾乎沒有考慮到,在古希臘知識形成的過程中,所依賴的來源和條件,這是一種不符合曆史事實的觀點,沒有考慮到影響古希臘知識形成的外部因素,和哲學有單一的起源這一觀點有悖。

兩大文明碰撞:古埃及與古希臘的思想交流

古希臘哲學的曆史與背景

關于獨立的知識分子問題,應該考慮古希臘哲學家、知識分子和學者,作為孤立個體與其曆史、文化、宗教或政治經濟背景之間的實際關聯。

這些背景既建構了思考的條件,也塑造了其結果和影響,對于古希臘而言,需要審視支撐希臘思想的權威性,以及哲學與神話宇宙觀之間的關系,或者哲學與教條、法律和實際生活規則之間的關系。

兩大文明碰撞:古埃及與古希臘的思想交流

古希臘哲學起源對于哲學的定義,具有巨大的影響,編寫哲學史涉及到形成的權威性,并确定納入或排除的概念和理論,這是一種意義生成的過程。

這一過程本身,難以避免形成支配話語的傾向,是以,必須持續對權威性問題,進行批判性讨論和挑戰,就像對哲學起源的觀念一樣。

兩大文明碰撞:古埃及與古希臘的思想交流

在古埃及,并沒有“哲學家(ϕιλόσοϕος)”這個詞,從事思考或反思的人,在當時被稱為智者,教師,甚至國王,然而,缺乏一個特定的詞彙,并不意味着哲學的不存在。

在此之前,哲學智慧是什麼,以及如何區分智慧和哲學,這些理論并沒有廣泛存在,現代哲學中存在一種觀點,即哲學與智慧之間存在差異甚至沖突,是以需要通過曆史對哲學和智慧進行定義。

兩大文明碰撞:古埃及與古希臘的思想交流

假設将智慧了解為一種特定類型的知識,它可以引導人們進行良好社會行為,探索自身了解的界限,并需要個體發展以增強對世界不一緻性的認知。

培養對多樣性的平衡容忍,識别限制,并呼籲對不确定性進行自主處理,那麼智慧與普遍的哲學觀念之間的差異開始消失。

兩大文明碰撞:古埃及與古希臘的思想交流

可能有人會認為智慧關注實際經驗,而哲學則專注于理論和技術層面的反思和抽象,盡管蘇格拉底認為,了解美德和過上美德生活,應該是哲學家的目标,但現代哲學已經偏離了這一傳統。

當今大多數哲學作品,與實際生活或社會改善關系甚微,或着毫無關系可言,當代知識體系,包括哲學在内,最主要的缺點之一是碎片化。

兩大文明碰撞:古埃及與古希臘的思想交流

智慧對抗知識體系的碎片化,需要人們重新思考哲學與智慧之間的關系,重新發現智慧的次元,這對提高當今哲學工作的相關性,顯得尤為重要。

智慧是否屬于哲學,或者是一種與哲學概念相分離的特殊知識形式,這本身就具有争議性,在歐洲哲學的曆史中,這個術語經曆了多次變化。

兩大文明碰撞:古埃及與古希臘的思想交流

是以,人們普遍認為,哲學是一個動态的概念,雖然西方傳統中存在許多不同的哲學定義,但哲學的概念本身,也是哲學的研究對象,在這一過程中,哲學的定義反映出,哲學家們的共同感性和對自身角色的了解。

然而,當哲學嘗試給自己下定義時,卻發現已經被哲學所影響并且被塑造,盡管如此,哲學的定義,還是出現在描述一些與其他思維方式和方法,有所差別的哲學思考和推理等内容中。

兩大文明碰撞:古埃及與古希臘的思想交流

哲學可以被定義為,以理性的方式來認識世界的整體,了解和解釋人類在世界中的位置、活動和行為,哲學涉及對世界的認知、現實的基本結構以及規範的合理性。

哲學思維的特殊之處,既不在于其研究對象,也不在于一種特定的方法,哲學的特點在于其思維的特殊運動,即不斷質疑自己思考的前提。

兩大文明碰撞:古埃及與古希臘的思想交流

這種思維的運動,是一種超越已知的過程,目的是将被視為不言自明,或已知的東西置于質疑之中,哲學常常批判已經脫離主導地位的哲學體系,這種批判性自我反思,是哲學思考的一個核心特征。

通過質疑所預設的觀念,并挑戰思維的條件,哲學不僅批評現存秩序,還開辟了新的思想和行動領域,是以,哲學思維也以其關注新潮流、問題和發展而特色鮮明。

兩大文明碰撞:古埃及與古希臘的思想交流

根據埃及文本可以得出結論,它們符合哲學思維的标準,這些标準包括采用論證性的方法,對現存條件和規範進行批判,關注道德觀念和價值觀,以實作美好生活和社會凝聚力。

埃及文本還表達了對知識界限的認識,不論是否在哲學的定義中明确包含智慧一詞,這些文本都可以被視為哲學文本。

兩大文明碰撞:古埃及與古希臘的思想交流

通過将哲學史的起點轉移到古埃及,并不能徹底解決哲學起源的問題,因為無中生有,無有可無的問題仍然存在。

将哲學的起源置于古埃及,隻是一個曆史上的轉變,而并非是哲學何時何地起源的最終答案,這将進一步引導人們對哲學起源的探尋,而且,這個問題的答案,在哲學史特定傳統中永遠占據着核心地位。

兩大文明碰撞:古埃及與古希臘的思想交流

結語

古埃及與古希臘的思想與哲學,代表了兩種不同但同樣寶貴的文化傳統,古埃及以實用的智慧與神話神學的緊密聯系著稱,而古希臘則通過理性的推理和分析為哲學奠定了基礎。

盡管它們有着不同的發展曆程和理論取向,但它們共同構成了人類思維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比較研究古埃及與古希臘,可以更好地了解人類智慧的多樣性,和文化的交流與互動的重要性。

參考文獻

1. Baines, J & Leahy, A. (Eds.). (2011). The Cultural Atlas of Ancient Egypt. Facts On File.

2. Lloyd, G. E. R. (2016). Ancient Worlds Modern Reflections: Philosophical Perspectives on Greek and Chinese Science and Cultur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3. Assmann, J. (1997). Moses the Egyptian: The Memory of Egypt in Western Monotheism.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4. Ja, W. (1945). Paideia: The Ideals of Greek Cultur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5. Martin, T. R. (2002). Ancient Greece: From Prehistoric to Hellenistic Times. University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