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提醒男性:這4個行為,或在悄悄傷害“前列腺”,勸你趁早改掉

作者:厲建林醫生通血管

67歲的李先生是一名退休的卡車司機。剛退休的時候他就發現自己開始有一些排尿問題。經常感到尿急,特别是晚上睡覺的時候,隔幾小時就得上廁所。此外,他也變得不太能控制尿流,有時候尿失禁,有時候則需要很用力才能排盡尿液。這些症狀不僅讓他感到不适,也為他的生活帶了極大困擾。于是李先生前往醫院就診,經過一番檢查後,醫生診斷他患有前列腺增生。

不過,李先生是個天生的樂天派。醫生告訴他,超過一半的老年男性都會有不同程度的前列腺增生,而且這種病是可控的,讓他不需要過度擔心。李先生按醫囑服用藥物後,病情也确實改善了很多。是以,他對這種常見的“小病小痛”并不上心,僅僅是堅持服藥,并沒有定期複查。

提醒男性:這4個行為,或在悄悄傷害“前列腺”,勸你趁早改掉

然而,最近他又開始尿頻尿急,甚至在排尿時感到疼痛和尿血。他以為是長時間服藥身體産生了耐藥,私下加大了藥量,可情況依舊存在。李先生這才決定去醫院檢查,可檢查結果把李先生吓脫了半條命。前列腺穿刺活檢報告顯示他的前列腺組織中存在惡性癌細胞,也就是前列腺癌。

李先生就不明白了,怎麼就一個小病會惡化成癌症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了解如何保護男人的“生命腺”吧。

一、小小前列腺,守護大健康

前列腺是男性專屬的腺體,其腺體細胞的生長和凋亡受激素調控。幼兒的前列腺十分小,但到了青少年時期則會迅速長大,進入老年期則逐漸萎縮,減少的部分可能會由增生的結締組織取代,形成前列腺肥大。

盡管這個腺體形狀和大小僅和核桃差不多,然而正這個“小家夥”控制着男人排尿和性功能,把它稱為男性的“生命腺”一點都不為過。

提醒男性:這4個行為,或在悄悄傷害“前列腺”,勸你趁早改掉

前列腺位于膀胱下方,直腸前方,圍繞尿道管壁,緊貼射精管。由于其位置的特殊性,前列腺就像是尿道上的“閥門”,根據大腦發出的指令舒張和收縮,完成排尿和射精過程。

當膀胱充滿尿液時,大腦産生尿意,要求前列腺把“閥門”打開。此時,前列腺的平滑肌松弛,尿液得以從膀胱通過尿道流出。為了讓尿液流出得更加順暢和穩定,前列腺的肌肉會逐漸收縮,并且在最後把“閥門”關上,等待下一次的排尿指令。前列腺也通過類似的方法控制射精過程,當到達性高潮時,前列腺的肌肉會急劇收縮,将精液推入尿道,然後射出體外。

提醒男性:這4個行為,或在悄悄傷害“前列腺”,勸你趁早改掉

除了控制尿液流動和射精外,前列腺作為男性最大的附屬腺,其分泌作用對身體也是至關重要的。

前列腺液是射精前由前列腺分泌的物質,一般儲存在腺體管中,需要時會釋放至尿道與精液混合。由于其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是以能為射出體外的精子生存和活動提供充足能量。前列腺液中的抗菌成分則能保護精子免受外界細菌等病原體幹擾。

另外,前列腺液是一種堿性物質,當精子來到女性陰道的時候,這種液體可以中和陰道酸性環境,為精子創造合适的生存條件,增加受孕機會。

而前列腺素和前列腺液名字很相似,但功能截然不同。前列腺素是前列腺分泌液中一種類生物活性物質,屬于脂肪酸衍生物。它不僅能調節機體的發炎反應和免疫細胞活動,而且能影響血管的舒張和收縮,調節血壓和血流量。此外,它也參與了射精過程,協助身體發揮各種生殖功能。

前列腺在男性生理過程中扮演着“守門員”的重要角色,把守這男人身體各方面功能的正常運作,但這個“守門員”并不如像男人般強壯,反而十分容易“鬧情緒”。

提醒男性:這4個行為,或在悄悄傷害“前列腺”,勸你趁早改掉

二、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癌三者之間有什麼關系?

“隻要你活得久,一定會碰上前列腺問題。”

這句在男性朋友圈廣為流傳的話雖然帶着幾分調侃的味道,但也的确說出了事實。常見的前列腺問題包括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發炎和前列腺癌。國外一個健康科普網站曾做過一個調查,超過半數的男性至少被上述至少一種前列腺疾病困擾過。

不少男士年輕時曾因尿頻、尿急和尿痛等問題前往醫院,相信診斷單上極有可能會出現“前列腺炎”這個四個大字。而大腸埃希菌和葡萄糖球菌等細菌感染是前列腺炎的“原兇”。現代人各種不健康的生活習慣使這種疾病在年輕男人之間廣為流行。

提醒男性:這4個行為,或在悄悄傷害“前列腺”,勸你趁早改掉

美國威斯康星大學醫學院泌尿科教授在2020年曾對國家衛生局現有的資料進行統計分析,系統資料顯示前列腺炎是50歲以下男性最常見的泌尿系統疾病,約有11%~16%的男性曾患有此病,每年約有8400萬美元用于前列腺炎的治療。考慮到可能有些患者由于各種原因并未前往醫院就醫,真實資料可能比這還要高。

目前沒有直接資料表明前列腺炎和前列腺增生或前列腺癌存在必然的關系,但有一些研究資料顯示,曾患有前列腺炎的人更有可能被其他前列腺問題找上門。

在美國,有學者在明尼蘇達州奧姆斯特德縣選取了2447名年齡和健康情況相似的男性進行了長達三十年的跟蹤回訪。這兩千多名男性中,有一半是年輕時患有前列腺炎,另一半則沒有患過該疾病。結果發現,老年時期前者患前列腺增生的機會高于後者健康男性2.4倍。

這是因為發炎可以通過氧化應激和免疫反應,改變細胞正常生存環境,使細胞發生癌變。已經有較多臨床資料和動物實驗證明,前列腺炎,特别是慢性發炎,是會大大增加前列腺癌的發生幾率。

提醒男性:這4個行為,或在悄悄傷害“前列腺”,勸你趁早改掉

随着年齡增長,前列腺的體積也會随之增長。前列腺增生是另一種常見的前列腺疾病,是指前列腺組織的非癌性的增生,高發于50歲以上的老年人群。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的數顯示,超過50%的60歲以上男性患有前列腺增生。

當男人步入老年期,男性激素水準會發生急劇變化,依賴激素調控的前列腺也做出反應——具有實質功能的細胞逐漸凋亡,取而代之的是沒有太大作用的結締組織。是以,雖然前列腺的功能變差了,但體積倒是變得比以前大。

這種良性的增生屬于正常的生理現象,但有些人的前列腺增生可能過于顯著,壓迫尿道和膀胱,引起尿流減弱、尿頻、尿急和夜尿等症狀,這時候就需要藥物幹預治療。

雖然前列腺增生如果并不降低生活品質,理論上并不屬于一種“病”,但一項在歐洲進行的隊列研究證明了,患有前列腺增生的人群在患前列腺癌的風險上可能稍高于正常人群。

提醒男性:這4個行為,或在悄悄傷害“前列腺”,勸你趁早改掉

前列腺癌也會使前列腺“變大”,但它的成因卻是細胞發生基因突變,進而不受控地複制增長。

前列腺癌的病因至今仍然是一個研究熱點。為了能夠開發出有針對性的抗癌藥物,各個國家已經投入了大量資金精力對其發病機制進行研究,但目前還沒有明确的結論。

正因為如此,目前對于該病的治療手段是十分有限的,但前列腺癌在當今并不少見。

世界衛生組織保守估計,8個男人中大約會有1個患有前列腺癌。美國癌症協會資料顯示,自2014年以來,前列腺癌發病率每年增長3%,其中惡性癌每年增長5%,估計在2023年美國大約會增加288300新病例,大約34700人死于這種癌症。

上面的資料觸目驚心,但由于前列腺癌通常生長緩慢,并且早期沒有明顯的症狀,或者症狀與前列腺增生十分相似,很多人發現的時候已經是晚期。盡管現今已經有很多種治療方法控制前列腺癌,但當其進入晚期且發生轉移,治療就會變得十分棘手。

雖然患有前列腺炎或前列腺增生并不意味着就一定會患上前列腺癌,但這些疾病都會對男性前列腺健康帶來不同程度的損傷。是以,及早預防和定期檢查,對于保護這位男性“守門員”來說,是至關重要的。

提醒男性:這4個行為,或在悄悄傷害“前列腺”,勸你趁早改掉

三、這幾個行為,正在悄悄傷害“前列腺”

在現代生活的快節奏中,許多人對健康問題并不十分關注。男人作為家中的頂梁柱,常常忙于工作,對于身體上的一些小病小痛能忍則忍。然而,正是這些看似無害的行為正悄悄地傷害這男人的“生命腺”。

1.久坐不動是前列腺的頭号殺手

現代生活方式使得許多人需要長時間坐着辦公,即便是下班後也是喜歡坐在沙發上刷手機,日常生活中缺乏運動。這種習慣會導緻前列腺血液循環不暢,堆積廢物和細菌,進而引發發炎和感染,增加患前列腺問題的風險。

美國和上海癌症中心曾合作在上海進行了一項研究,試圖揭示職業與前列腺癌的關系。這個刊登在權威癌症雜志《Cancer Causes & Control》的研究發現,白領階層的前列腺癌發病率較高,而從事體力活動職業的男性患前列腺癌的風險則較低。可見,久坐這種現代都市人的生活方式确實是會給前列腺帶來極大的負擔。

提醒男性:這4個行為,或在悄悄傷害“前列腺”,勸你趁早改掉

2.經常性憋尿

某些特殊的職業,例如司機和櫃台從業人員,不僅需要長時間坐着,而且還不太友善随時上廁所。盡管當我們感到尿意時,忍住不去上廁所是一個常見的行為,但如果經常忍尿會對前列腺産生很大的負面影響。

忍尿會增加膀胱内的壓力,壓迫膀胱底下的前列腺同時,也有可能導緻尿液逆流至前列腺。尿液作為一種外源性物質,會引發前列腺發炎反應,損傷腺體細胞,久而久之可能導緻各類前列腺問題的發生。是以,及時排尿對于保護前列腺健康十分重要。

提醒男性:這4個行為,或在悄悄傷害“前列腺”,勸你趁早改掉

3.飲食也會對前列腺健康帶來巨大的影響

根據多項研究資料,高脂肪、高鹽和高糖的飲食習慣能顯著增加前列腺問題發生風險。一項發表在《Prostate International》在大鼠上進行了模拟實驗。結果發現,過量攝入高脂肪食物會導緻體内雄激素水準升高,增加前列腺癌的發病風險。

此外,一項針對50000人的大型研究發現,高鹽飲食與前列腺疾病的發展密切相關。鹽攝入過多會增加血壓,進而對前列腺産生負面影響。

提醒男性:這4個行為,或在悄悄傷害“前列腺”,勸你趁早改掉

4.過度性行為

古話有言“行房宜節制,戒酒保精神”,過度性行為不僅會導緻消耗大量體力,導緻身體疲勞,還有為前列腺帶來負擔。

前列腺就像是一條“橡皮筋”,需要适度地使用以維持它的功能。适度的性活動不僅能夠鍛煉前列腺平滑肌,還能排出過量蓄積的前列腺液,對前列腺健康有益。

但過度的性刺激會讓前列腺頻繁充血和收縮,損傷大量組織細胞,讓這條“橡皮筋”變得松弛。一項發表在《Journal of Sexual Medicine》雜志上的研究通過向小鼠注射雄激素增加其性沖動和性行為頻率,然後采集其前列腺進行病理組織學觀察。結果顯示,相比于正常組,這些過度性亢奮的小鼠前列腺組織結構異常,并且堆積了大量的死細胞,出現顯著的發炎浸潤。

久坐不動、忍尿、不良的飲食習慣以及過度性行為等,這些我們可能已經習以為常的行為,實際上都有可能增加前列腺問題的風險。前列腺作為一個脆弱敏感的器官,需要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給予精心呵護。

提醒男性:這4個行為,或在悄悄傷害“前列腺”,勸你趁早改掉

四、醫生:做到這幾點保護男人“生命腺”,遠離難言之瘾

預防勝于治療,保護男性專屬的“前列腺”是維持男性健康不可或缺的一環。實際上,保護前列腺并不困難。隻需要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稍加注意,這個“小家夥”就不會成為你的負擔,反而會為你的健康保駕護航。以下是醫生們提供的幾點保護男性前列腺的建議:

1.均衡飲食

除了要避免攝入高脂肪、高鹽和高糖等不健康食物外,醫生還建議男性要多吃富含維生素、礦物質和抗氧化劑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全谷物和健康脂肪。

其中,醫生推薦可以适當食用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魚類。哈佛醫學院專家指出,Omega-3有很好的抗炎作用,已經廣泛用于預防心血管疾病,這可能是Omega-3對前列腺也有一定保護作用的原因。

專家們還記錄了466名患有惡性前列腺癌的男性病人和478名正常男性的飲食習慣,同時分析體内與前列腺癌相關的Cox-2基因表達。分析顯示,攝入少量含有omega-3脂肪魚的男性,特别是那些本身Cox-2基因已經存在突變的人,發展成前列腺癌的幾率要比正常人高出5倍。

另外一份刊登在《Harvard School of Public Health》的研究報告也有類似的結論。報告稱,男性若攝入較多Omega-3可至少降低患前列腺癌風險41%。

提醒男性:這4個行為,或在悄悄傷害“前列腺”,勸你趁早改掉

2.适度運動

大部分現代人由于工作原因需要長時間久坐,是以在閑餘時間應該盡可能避免做“沙發洋芋”。與家人朋友一起進行一些簡單的戶外活動,如散步、跑步和遊泳,不僅能增進感情,還能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環,維持合适的體重,讓前列腺得到放松。

此外,由于盆腔底部的肌肉支撐和控制着膀胱、尿道、直腸以及男性的前列腺,有意識地鍛煉盆底肌肉,也是有助于增強前列腺的功能。

其中,最流行的盆地肌肉鍛煉就是Kegel運動(凱格爾運動)。它無需任何特定器材和場地,隻需想象你正在試圖阻止排尿或阻擋肛門排氣,集中注意力收縮盆底肌肉,保持約5秒後緩慢放松,然後再重複即可。

已有大規模的流行病學研究表明,定期進行Kegel運動有助于尿失禁或排尿困難的男性改善排尿情況。強健的盆底肌肉也可以提高勃起品質和時間。

提醒男性:這4個行為,或在悄悄傷害“前列腺”,勸你趁早改掉

3.定期體檢

由于前列腺問題剛開始并不嚴重,很多男士以為隻是小病,過一段時間就會自愈。大部分人對于前列腺健康常常抱着一種無所謂的态度,這分分鐘鐘會釀成大禍。

根據美國癌病學會的建議,50歲以上的男士每年都應該定期進行PSA血液檢測和肛門指診等前列腺檢查。這些檢查可以幫助醫生評估前列腺的健康狀況,及早發現潛在的問題并進行治療。

提醒男性:這4個行為,或在悄悄傷害“前列腺”,勸你趁早改掉

在生活中,我們經常忽視前列腺的健康,直到出現問題才開始關注。我們要像對待自己的好朋友一樣對待這位男性專屬的“小夥伴”,讓健康的前列腺成為高品質晚年生活的堅實後盾,陪伴你共同度過美好的每一天。

參考資料:

[1] Ma C, Su H, Li H. Global Research Trends on Prostate Diseases and Erectile Dysfunction: A Bibliometric and Visualized Study. Front Oncol. 2021 Feb 12;10:627891.

[2] Verze P, Cai T, Lorenzetti S. The role of the prostate in male fertility, health and disease. Nat Rev Urol. 2016 Jul;13(7):379-86.

[3] Gandaglia, Giorgio, et al. "Epidemiology and prevention of prostate cancer." European urology oncology 4.6 (2021): 877-892.

#頭條創作挑戰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