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十六進制」我是教育人第10期 | “激勵教育”為學生未來發展奠基

作者:十六進制智慧教學

“人人充滿自信,個個獲得成功!”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克拉瑪依市實驗中學以培養懂感恩、知敬畏、敢擔當、會生活的新時代的實驗學子為育人目标,以“激勵教育”為品牌,始終踐行“多樣不一、超越自我,為每一位學生的美好未來奠基”的辦學思想。章小紅是克拉瑪依市實驗中學的一名英語教師,激勵帶給學生的自信和成長在她的課堂上展現得淋漓盡緻。

「十六進制」我是教育人第10期 | “激勵教育”為學生未來發展奠基

陪伴激勵是孩子成長的動力

章小紅從教18年了。“不善言談,對學生要求高,有些嚴厲”是她對自己的評價,也是學生們對她的初印象。章小紅經常對學生說:“生活上可以照顧,但是在學習上是不可以‘照顧’的。”雖然嚴厲,但她也做到了用真心和耐心陪伴孩子一起成長。

“基礎不好、不背單詞、學習吃力”是很多初一年級學生的共性。“這些孩子的一個特點就是意志力比較薄弱,對自己沒有信心,覺得自己就算努力也學不好,而且最主要的是背單詞的确比較難,他要耗費比别人多好幾倍的時間來學習。”章小紅說,要想學好英語沒有捷徑,作為老師一定要有耐心陪伴他們一起學習,不能放棄他們。

幫助學生重拾學習的信心,首先就要激發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精心備好每一節課是章小紅從教18年一直堅持的事,相同的教材,不同的課堂,章小紅的授課形式和内容也會有所不同。“我不會直接拿以前的幻燈片或者是上課的内容來用。我會根據不同的學情,站在學生的角度去考慮他們的難點在哪裡,調整課程難易度。”

「十六進制」我是教育人第10期 | “激勵教育”為學生未來發展奠基

讓學生快樂學習、自信學習,是章小紅一直追求的目标。章小紅會陪孩子一起學,一起背,一起做題。對于基礎薄弱的學生,先給他們設定小目标,從1個單詞到10個單詞反複記憶,逐漸建立孩子的信心。章小紅還堅持跟家長回報孩子的學業情況,并做到“報喜不報憂”,她會告訴家長孩子今天又記住了5個單詞,讓家長也對孩子有信心,一起鼓勵孩子。“沒有好的方法,隻有耐心的陪伴。”章小紅坦言。

親其師,信其道!章小紅堅信用真心、愛心、恒心、耐心去陪伴每一個學生,才能讓他們敢于面對挫折并獲得學習的動力,才能讓每一個學生都願意走進她的課堂。

以“合作競争教學法”打造高效課堂

章小紅的教學節奏非常快,在課堂上完全不給學生“開小差”的機會。

章小紅的英語教學一直采用互助合作和小組競争教學法,7個孩子組成一個小組,他們在課堂上要積極回答問題,給小組加分,課下會互相督促完成作業内容。分組教學法在教學中并不鮮見,但章小紅課堂上的分組教學則别具一格,對孩子們的學習起到了很大的激勵作用。

章小紅介紹,“除了組内成員的互助合作,每一個學生、每一組都有一個競争對手,有一個孩子起來回答問題,他的競争對手就和他一起來搶答。答的聲音大的,準确率比較高的,會多加分,這極大地調動了孩子上課回答問題的積極性。在這種競争搶答的教學模式下,學生們要高度集中注意力,否則随時會被競争對手超過。”

小組教學也有獎懲機制。每周得分排名前三組會獲得獎勵,得分比較低的小組要一起表演一個節目。“他們的節目越來越出彩,準備得也特别充分,我覺得對于他們的才藝展示也有很大的幫助。”

「十六進制」我是教育人第10期 | “激勵教育”為學生未來發展奠基

在采用分組教學的同時,章小紅也會借助精準教學雲平台布置随堂測試題,當堂檢測學生的課堂學習成果。“平台的這些題組起來非常好,當堂測完後,學生能看到自己的成績,更有成就感。”章小紅介紹。

一堂課隻有45分鐘,要講、要說、要練,對學生來說遠遠不夠。“是以我對學生的要求是一定要提高語速,包括我也會提高語速,讓他們時刻關注我的課堂,沒有時間去想其他事情。”章小紅說,課堂效率很重要,教師的本職工作就是抓好課堂,讓學生喜歡我們,才能喜歡我們的課,才願意走進我們的課堂,他才能收獲更多,才有成就感。

多樣化辦學讓學生獲得自信

章小紅的教學方式和理念,是克拉瑪依市實驗中學育人模式的一個縮影,她将“為人正、為師愛、為業精”的教風貫穿到課堂教學以及學生培養的每一個環節。

克拉瑪依市實驗中學自建校以來,始終踐行“多樣不一、超越自我,為每一位學生的美好未來奠基”的辦學思想,學校聚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積極踐行“激勵教育”,以“人人充滿自信,個個獲得成功”為辦學宗旨,幫助每個孩子全面發展、快樂成長。

「十六進制」我是教育人第10期 | “激勵教育”為學生未來發展奠基

實驗中學堅持走特色發展之路,通過建構“生态多元課程體系”,踐行五育并舉,全面培養發展學生的綜合能力。“我們學校采用多樣化辦學模式,想讓更多孩子能夠在校園中享受到特色、有個性的教育。”克拉瑪依市實驗中學校長張偉介紹,學校打造了閱讀節、科技節、體育健康節、文化藝術節等四大節,給學生們提供展示的機會和平台,滿足不同潛質學生的發展需求,提供适合不同學生的特色課程,讓學生做到有選擇、有個性地學習,實作差異發展,滿足學生的多元化需求。

「十六進制」我是教育人第10期 | “激勵教育”為學生未來發展奠基

校園各類節慶活動的舉辦并不流于形式,已經形成了固定的模式和體系。以閱讀節為例,學校以世界讀書日作為閱讀節的閉幕式,會在寒假期間就發起閱讀節活動,讓學生利用假期自主閱讀,在開學後按照班級、年級等不同層次舉辦讀書分享會、名著劇作排演、讀書辯論賽等,讓學生從活動中體會到讀書的樂趣,并得到多元的鍛煉提升。

“舉辦這麼多活動會不會影響學生的學習?”曾有老師向張偉提出質疑。張偉認為,課堂教學并不是教育的全部,正如學校“讓人人充滿自信,使個個獲得成功”的辦學宗旨,其實就是要發現每個孩子的專長和閃光點,并激發他們的潛能,激勵他們成就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