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人工智能會取代人類嗎?真實的答案也許與你想象的不一樣

作者:夢回晴川沐書香
人工智能會取代人類嗎?真實的答案也許與你想象的不一樣

人工智能,是目前最為熱門的投資話題。讨論的最多的話題,就是人工智能是不是真的會取代人類工作。

從現實的角度看,人工智能的确已經消滅了一些工作崗位,并且在不遠的未來,将會繼續消滅更多的人類工作崗位。為了将來不被人工智能取代,我們首先需要知道,人工智能究竟會取代什麼樣的人類工作。本人整理了10多個已經或者将要被ai取代的職業如下:

  1. 流水線生産。批量化大規模的工業生産,機器人早已在這領域嶄露頭角。反過來,定制化、個性化、創新的柔性生産,則不容易被ai取代。
  2. 電話客服。自動化撥号系統和客服機器人應用更加廣泛。我之前報修了家裡的洗衣機,全程智能機器人語音服務,順利接受了我的修理申請,并安排就近的師傅上門維修。又少了一個可以靈活就業的崗位類型。
  3. 銀行和保險的基層。自助服務、線上銀行更加普及。銀行裡面排隊的更多的是老人。保險理賠方面,人工智能自動化處理理賠流程,包括損失評估、賠償計算。大學學習金融、保險(屬于金融專業的二級分支)的同學可以進一步思考一下未來何去何從。金融行業需要的是複合型人才,而不是僅僅知道金融知識的單一人才。
  4. 行政助理。自動化日程安排和檔案管理技術,可以自動處理很多日常辦公室任務,如記錄會議紀要、收發郵件等。大學專業秘書學(是中國語言文學類的專業),真不知道設計這個專業的意義是什麼。
  5. 酒店前台。自助入住和線上預訂等技術已經使得酒店前台的工作量大大減少。對應的是大學的酒店管理專業,這個專業是旅遊管理類專業,是比旅遊管理專業更令人無語的存在,毫無專業壁壘。
  6. 超市收銀員。人工智能可以通過掃描條形碼和RFID技術,快速準确地完成收銀和清點。當然,總得有個人看着,以處理各種複雜的情況,這一點是ai無法做到的。是以減少的也隻是大型超市的收銀員,一般小型超市仍然需要一個收銀員在崗。
  7. 基礎财務。自動化财務軟體和人工智能技術已經可以自動完成很多記賬和報表的任務,進而減少了基礎記賬員的需求。未來,财會專業需要提升自身的綜合能力和戰略管理能力,也就是面臨行業更卷的未來。
  8. 汽車駕駛。無人駕駛和自動駕駛技術日益發展。不過,隻要駕駛員還需要承擔法律責任,就不會完全被ai取代。否則出了交通事故,難道ai能坐牢嗎?不過,可以預見的是,交通事故發生率會進一步下降。網約車、代駕,仍然是靈活就業崗位的主力軍。
  9. 攝影師。自動拍照技術顯著提升了自然人的拍照水準。專業的攝影和PS技術将會進一步普及。其實這個方面的知識完全沒有必要作為一個專業進行學習(但如果你是視覺傳達設計等專業的教育背景,将會為你的履曆加分)。自媒體行業,對攝影師的需求增加,特别是對個人的攝影等能力的要求進一步上升。
  10. 倉儲物流。人工智能可以通過智能排程和自動駕駛技術,自動化地完成倉儲、物流管理和配送工作。是以物流管理專業應該建立在人工智能專業之上。換句話說,就是應該在大學階段學習計算機或者數學專業,研究所學生階段再去研究物流管理,才是最真實地滿足行業的切實需求。
  11. 傳統新聞。自動化新聞采集和處理技術已經可以自動完成一些簡單的新聞報道和分析。新聞專業,在新媒體到來之後算是徹底崩塌。自動化社交媒體管理和分析技術已經可以自動處理很多社交媒體的任務。新聞專業的價值不如中文類、視覺傳達設計。
  12. 英語翻譯。自動翻譯技術已經可以自動完成一些簡單的翻譯任務。科大訊飛最近出了一款耳機,直接能執行翻譯任務。大家覺得,翻譯專業的前景如何?我覺得一片灰暗。當然,如果能夠進入北外、上外等211院校學習冷門小語種,那将是外交官的職業路徑,是公務員中收入最高的群體之一。
  13. 醫學實驗室技術。自動化實驗室裝置和人工智能分析技術已經可以自動完成很多醫學實驗室的任務。醫學實驗技術專業不建議選擇。
  14. 旅遊導遊。人工智能可以通過虛拟導遊技術提供自動導覽和語音介紹。再次奉勸不要學習旅遊管理專業。毫無專業門檻的一個專業,并且還不是工商管理類的。從這個意義上将,連市場營銷、人力資源管理等專業 都比 旅遊管理專業 更好。
人工智能會取代人類嗎?真實的答案也許與你想象的不一樣

那麼,難道人工智能隻會消滅工作,不會産生工作嗎?又産生了什麼工作呢?

答案是産生了提示詞工程師,比如,把甲方的需求轉化為提示詞,向ai輸入精準需求表達,然後輸出甲方需要的結果。

未來每一個專業人士,都需要成為一個提示詞工程師,這就像是PPT、Excel、Word一樣,成為職場必備技能,也是關鍵的工作内容。而這樣的工作内容之是以産生,隻因為ai過于強大,導緻大部分人類都無法發揮ai的全部能力。它就是一把屠龍寶刀,但是能舉得動的勇士卻寥寥無幾。

那麼,我們究竟如何在ai時代,應對ai技術浪潮的沖擊呢?

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 你對ai的功能、資料、特性、交流方式的認知。
  2. 你對各個方面知識的儲備情況。如果你不懂實體,你也不可能調用ai的能力解決實體學問題。同樣的,如果你不懂金融,你也不可能用ai準确預測股價變化(但是如果大家都用ai預測股價,那麼股價将會更加捉摸不透,這又涉及到金融行為學)。
  3. 你對人類語言的使用能力。由于ai學習了大量人類語言,甚至在人類語言方面超過了人類。這時候就需要精通人類語言的人,才能與ai進行更加高效、更加充分的溝通。關鍵是,你要對ai所學習的這些人類語言具有足夠的認知水準。也就是說,ai将會成為人類語言的标準範式。如果你的語言,ai不懂,那說明你的語言不夠标準,那是因為ai已經學習了大量人類語言,已經具有人類語言的足夠代表性。所有的地域差異将會被ai所抹平。(再進一步說就是:你的英文水準,取決于ai是否能準确了解你的英文想要表達的意思。從這一點來講,多語言學習者,在ai溝通方面也具有更加獨特的優勢。)
  4. 你對ai生成結果的細節微調能力。ai不可能輸出完全令你滿意的結果,ai隻是輸出了大部分人大機率滿意的結果。ai的優勢是學習,弱點也是學習。ai學習了大量的知識,但是其對于知識的辨識能力取決于資料本身。在更加高水準、更加細微的領域,相關的資料是較為稀缺的,是以ai的能力也難以覆寫。這部分資料就是人類相對于ai的優勢所在。
  5. 你對人類價值觀的把握能力。價值觀是人際差異較大的部分。ai的資料大多數是互相沖突的。如果你問ai哲學問題,ai大機率會給出前後沖突、互相沖突的答案。這是因為ai的資料就是互相沖突的,即便是專業的哲學領域,各種觀點也是互相沖突和沖突的。如果讓ai學習大量互相沖突的哲學資料,大機率會形成一個自相沖突的ai。如果你定義ai的身份,比如某個哲學家。ai可以總結梳理出這個哲學家的觀點。但是如果讓ai整理出整體的哲學觀點,那就是一件沖突的事情。ai總不可能告訴你“有46%的哲學文獻支援羅素的觀點,有32%的哲學文獻支援尼采的觀點”。是以ai對于司法系統來說,更是一種輔助手段,而不能用ai直接進行司法裁判。ai遵循的是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而某些專業領域的知識,僅僅掌握在少數人手中,甚至不會出現在ai的訓練資料之中。
人工智能會取代人類嗎?真實的答案也許與你想象的不一樣

從上面的分析可以總結得出如下答案。

新時代的提示詞工程師并不是一件簡單的工作。仍然需要專業知識、專業術語、人類語言溝通,以及深厚的價值觀基礎。也就是說,更加需要人類對于某個領域的知識具有足夠的了解,特别是需要了解這個領域的價值體系。從這個角度來說,邏輯學、哲學、各種語言,都是提示詞工程師的必備技能。正如有了電腦之後,我們不會再學習複雜的手算技巧(聯考和公考例外)。至少徒手開根号這種傳統技藝已經失傳。但是這并不會影響數學本身的發展,反而是推進了數學的發展。

可以預見的是:

ai會讓人類社會各個領域的競争都更加白熱化。因為本質上,ai提高的是機關勞動力的生産力。這個世界需要的勞動力将會更少。現在大部分人都在第三産業工作,而ai則是直接把第三産業變成一個技術密集型産業(減少了三産的勞動力需求)。辦公室的工作将會大量消失,人類需要尋找高技能服務業作為自己的未來就業方向。

感謝您的閱讀,如果您覺得對您有所啟發或者幫助,還請點贊、關注,在評論區與大家共同交流。如果是在志願填報、升學規劃方面有所疑問,也但說無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