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那個把“等忙過這陣子再說”挂在嘴邊的老刑警,再也回不來了……

作者:光明網

“5月27日上午,與轄區企業一起組建警企反詐聯盟。”

“7月2日下午,全市公安機關夏季治安打擊整治行動動員部署會。”

翻開辦公桌上堆疊在一起的幾本工作筆記,裡面一條條記錄着每個階段的重點工作和相關計劃。

與這些筆記相對應的,是他“時時放心不下”的工作狀态。

每次有任務,他總是第一個說,“我去!”

每次身體不适,他總是撂下一句,“等忙過這陣子再說。”

清脆的語音,再也聽不到了。

那個把“等忙過這陣子再說”挂在嘴邊的老刑警,再也回不來了……

許樹林

7月3日,江蘇省連雲港市警察局徐圩新區分局刑警大隊教導員許樹林,在值班期間突發疾病因公犧牲,生命永遠定格在54歲。

許樹林生命的最後定格,是在那個全面掀起夏季治安打擊整治行動攻勢的清晨:當日5時36分,連續值班多日未曾回家的他,給妻子金豔打了一分多鐘的電話,“豔豔,最近機關比較忙,我這幾天就不回去了,你照顧好自己……”

“幹刑警,就要有摳細節的精神”

有些人,生來就是為了做某件事的。

許樹林,就是這樣的人。

2000年,經過部隊12年淬煉的許樹林,選擇“換裝”成為一名公安民警。當時,他給家人朋友的解釋很簡單:擇一業,了一願。

多年後,在一篇從警感悟的征文中,他吐露初心,“2000年,我引以為傲地選擇了值得奮鬥終生的人生後半程。我從連雲港警備區一名現役軍人轉業,成為一名光榮的人民警察。作為‘60後’,我的一切成長和進步都離不開黨的關懷和祖國的繁榮強大!我将堅守初心、牢記使命,把對黨對公安事業的無限摯愛和忠誠融入從警生涯!”

使命,需要赤誠奔赴。

從警23年,因為“今天能幹完的事情絕不拖到明天”“幹刑警,就要有摳細節的精神”的口頭禅,“拼命三郎”成為戰友們對許樹林的評價。

因為遺憾自己沒有經過專業的學習,從警第一天起,一有時間,許樹林就泡在轄區的大街小巷裡,去看、去聽、去學,随身攜帶的筆記本記着滿滿的學習心得。

在這些日積月累的過程中,他從抓獲的300餘名違法犯罪嫌疑人以及參與偵辦的500餘起各類刑事案件裡,總結出一個絕招——摳細節。

2017年9月上旬的一個深夜,大雨滂沱,轄區發生一起搶劫案,受害人無法提供有價值的資訊。許樹林帶隊在案發地附近調查犯罪嫌疑人活動軌迹,來來回回走了大半夜,摳出了一個有效線索——附近住戶家門口的監控可能會記錄下犯罪嫌疑人的身影。

十幾個小時沒合眼,最終确定嫌疑車輛并抓獲嫌疑人。訊問中,犯罪嫌疑人供述中一句看似不起眼的資訊,“搶來的财物中有一張銀行取款回執單,扔在公園垃圾桶裡了”,再次被許樹林摳住。

“必須找到那張取款回執單,這是一份很重要的證據。”顧不上歇口氣,許樹林挨個翻找公園裡被雨水浸泡了一整夜、已經散發出惡臭的每一個垃圾桶,終于找到了一張比撲克牌還小的卷縮的取款單。

“正是他那種執着勁,讓這個關鍵證據及時被找到,為後來案件順利訴訟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回憶當年的案件偵破經過,徐圩新區分局刑警大隊副大隊長孫興仍被許樹林的摳細節功夫折服。

對待工作,許樹林不僅善于摳細節,更敢于“啃硬骨頭”。

随着連雲港市徐圩新區持續大開發、大建設,實時人口急劇增長,還有近10萬流動人口,随之而來的是電信網絡詐騙案件發案數、群衆損失數大幅增長。

防是關鍵,打是重點,治理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是一個系統工程,技術含量大、難度高,但多年積攢的“啃硬骨頭”的幹勁讓許樹林敢于“偏向虎山行”。2022年8月,轄區有人被騙了30萬元。确定犯罪嫌疑人身份後,許樹林帶隊趕赴外地實施抓捕。時值三伏天,他們蹲守至深夜,最終将犯罪嫌疑人抓獲。

不僅如此,身為徐圩新區分局刑警大隊教導員,許樹林更是一人分飾三角:指揮員、戰鬥員、宣傳員。

為了壓降案件、保護群衆财産安全,今年5月底,徐圩新區分局與轄區企業一起組建警企反詐聯盟。如何更有效地借助科技力量?經常在隊裡自嘲“老頭子”的許樹林從未停止對新知識的學習和運用。也就一周的時間,他将轄區的電詐案件和預警資訊進行了系統分析,并根據發案類型、受騙群體特征等情況,制定針對性的治理舉措。

以打開路,全力開展打擊破案攻堅;點面結合,全力開展巡查宣防攻堅;清倉見底,全力開展風險管控攻堅;動态清零,全力開展網絡空間治理攻堅。夏季治安打擊整治行動開展以來,徐圩新區轄區各類刑事案件發案數同比下降34.8%,抓獲各類電詐違法犯罪嫌疑人18名,為群衆追回被騙款26萬元,止付挽損100餘萬元。

這些硬資料,顯示着平安連雲港的社會治安大環境,背後則是許樹林這些民警們的負重前行。

那個把“等忙過這陣子再說”挂在嘴邊的老刑警,再也回不來了……

“不礙事,等忙過這陣子再說”

和其他兄弟機關相比,徐圩新區分局扛在肩上的擔子更重——大建設離不開大安全。這裡是連雲港市公安機關落實“市縣主戰”實戰化要求、重點打造平安石化産業叢集樣闆所在區域。

時針往回撥,記錄的都是許樹林忙碌的身影。

“分局部門少,刑警大隊還要負責公共安全監管等業務,老許那種超乎尋常的負責精神太可貴了……”回憶起與許樹林共事的一幕幕,徐圩新區分局副局長張軍數次中斷談話以平複自己的情緒。

護航平安石化産業發展,許樹林“時時放心不下”。

2022年11月7日,許樹林正在辦公室電腦上檢視每日進入石化基地的危化品車輛GPS、運單資料和運輸路線時,發現了一條可疑線索:一輛貨車申請進入基地運輸丙烷,申報路線為連雲港到黑龍江省牡丹江市。幾千公裡的距離,來回不休息往返也需要40多個小時,但這輛貨車從出基地到傳回僅用了10個小時。

“貨車司機沒按照申報路線行駛,涉嫌違法。”許樹林第一時間上報情況,并與戰友迅速開展圖像偵查、資料研判、人員核查,經過48小時連續奮戰還原了事情經過,及時對涉事貨車司機進行了處理。

總結經驗時,許樹林輕描淡寫地說了一句:案子辦得快,主要得益于徐圩新區分局公共安全監管中心的智能監管系統。

和戰友們相比,許樹林負的“重”,還有另一種——身體上的病痛。

2020年8月,一個暴雨如注的日子,正吃午飯的許樹林接到了連雲港石化有限公司的緊急申請,對方急需采購一批易制毒試劑用于開工前的實驗。

匆匆扒了幾口飯,許樹林帶着同僚江勁輝沖進茫茫雨幕,去驗收企業使用、存放易制毒試劑的場所。正施工的工地上,一塊塊鐵闆鋪成的道路泥濘濕滑。因為趕得急,許樹林一腳踩偏,人摔倒了,頭上的安全帽也摔掉,繩扣飛出去老遠。

“趕緊去醫院看看吧?”看着半天沒緩過神來的許樹林,江勁輝小心翼翼地将他扶起并詢問道。扶着腰、喘着氣,緩慢活動了幾下後,許樹林連連擺手:“不行,我們多耽誤一天,企業就晚開工一天。”

就這樣,他一瘸一拐堅持了4個小時,檢查完畢回到辦公室又仔細将材料送出稽核。寂靜的深夜裡,周身的疼痛感一陣陣襲來,許樹林輕揉着疼處,就這樣在機關值班床上湊合了一夜。

回想起來,江勁輝有些自責:“那天要是強行拖他去醫院就好了,或許我們就能早點了解到他的病痛。”

其實大家都知道,就算知道了許樹林的實際情況,他也會用各種理由搪塞過去、拖延下去。

2022年10月,常年透支身體的許樹林因為時常頭暈頭痛不得不前往醫院檢查,腔隙性腦梗塞——診斷書上的這行字,讓醫生當場作出住院的治療方案。結果許樹林撂下一句:“不礙事,等忙過這陣子再說。”

整理許樹林辦公室物件時,同僚們在辦公櫃頂上發現4面卷着的錦旗,打開才知道,這些錦旗都是近兩個月來轄區企業送到這裡來的。而他,一個字都沒聲張。

江蘇瑞兆科電子材料有限公司負責人講述了其中一面錦旗背後的故事:

2021年9月,瑞兆科年産700噸高純氯氣裝置具備試生産條件,但一時無法外購工業級鋼瓶氯氣進行試生産。獲悉企業難題後,許樹林聯系市警察局、應急管理局和區應急管理局召開協調會,并安排專人到省應急管理廳對接協商,最終幫助企業解決難題。2022年6月,企業開始使用管道氯氣,在連雲港市無此先例的情況下,許樹林聯系全國各大化工園區公安負責人,尋取經驗,制定方案,使企業得以穩定生産。

徐圩新區分局自成立以來,保持着公安監管領域危化品事故零發生的紀錄,這其中有着像許樹林一樣的一代代公安人的默默堅守奉獻。錦旗背後的故事還有很多,許樹林那篇從警感悟的征文回答了一切。

“能把年輕人扶上去,我也就知足了”

許樹林就像一棵壯碩的大樹,凝聚畢生的力量,把根深深紮進這片熱土裡。在他的身後,是一片茂密的森林。

7月6日上午,連雲港市殡儀館内挽聯高懸,哀樂低回。

“我很幸運在從警路上遇到了許教導,教會了我如何當好一名刑警。”告别儀式上,刑警大隊大隊長楊堅悲痛不已。楊堅最欽佩的是,許樹林甘當年輕人的鋪路石。2021年10月,徐圩新區分局刑警大隊前任大隊長調離,分局黨委研究決定由許樹林主持工作,他卻推薦了比他小20歲的楊堅,并幫助其成長。看到楊堅不負衆望幹出成績後,許樹林總會驕傲地說:“我們的大隊長不僅是全市最年輕的刑警大隊長,也是能力最出衆的之一。”

同樣是從部隊轉業的徐圩派出所副所長李文鵬,也視許樹林為領路人。2021年11月,李文鵬偵辦第一起案件的當天,正當他不知所措時,許樹林過來很輕松地說:“聽說你傳喚了一個嫌疑人,我也想去看看。”就這樣,許樹林陪着李文鵬審訊、去案發現場、整理卷宗,直到案件成功訴訟。“這是我入警辦理的第一起案件,過程雖然不是轟轟烈烈的,但是許教導給我的關心和指導是一輩子都難以忘懷的。”李文鵬哽咽道。

通過言傳身教,許樹林培養了多名刑偵領域的骨幹力量,他們中有多人獲得二等功、三等功等榮譽,徐圩新區分局刑警大隊先後獲得青年文明号、江蘇省公安廳授予的成績突出集體等榮譽。面對功勞簿時,許樹林又總是悄悄地退到幕後,“我一個老頭還要什麼榮譽?能把年輕人扶上去,我也就知足了。”

從一棵樹看見一片森林。這是一種精神,這是一種傳承,這是一種力量。

“我知道了。”接到許樹林犧牲的消息後,說完這四個字,金豔轉身進了卧室,靜默了近十分鐘後,無法承受的悲痛化成了嚎啕大哭和對丈夫的各種“抱怨”:“你說這輩子陪伴我太少,等你退休了,咱們一起出去旅遊”“你說這段時間太忙,等忙完後,等忙完這陣子就去醫院好好治病”……

痛哭無數次之後,金豔不再“抱怨”許樹林的不告而别,湧上心頭的是每一份點滴之情,“他呵護的不僅是大家,對我們小家也一樣,隻要休息,家務活他全包。”

這些,也讓女兒許悅了解了父親的使命。

“以後收不到爸爸給我點贊了。”打開微信,看着領結婚證當天發的那條朋友圈裡父親的點贊,許悅淚流不止。6月26日,許悅生日當天,許樹林趕往蘇州見證了女兒領結婚證的幸福時刻,“因為有任務,爸爸吃了午飯就趕回去了。以前我總因他陪伴少、常失約而生氣,直到今天,我才真正了解了他。”

那個把“等忙過這陣子再說”挂在嘴邊的老刑警,再也回不來了……

作者:趙家新 趙芳 萊易

圖檔:新警事兒

來源: 人民公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