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會掼蛋,别在職場混了

掼蛋,徹底火了。
原來中産階級們的快樂老家和社交密碼是飛盤,是露營,是劇本殺。
現在,卻通通玩起了掼蛋。
先是金融圈的大佬們,曾幾何時德州撲克才是金融圈的首選,現在卻紛紛下場開始沉迷掼蛋。
甚至一度沖上熱搜#金融機構不是在打掼蛋,就是在清吧探店#。
圖源:微網誌
還有部落客吐槽一晚上聽到8個做券商的人在讨論工作日晚上打掼蛋:
圖源:微網誌
以至于網友們不禁調侃:“掼蛋是當下金融行業必備技能。”
不僅如此,體制内的上司們,也開始在茶前飯後張羅着組隊玩掼蛋。
甚至吃飯已經不是重點,掼蛋才是重頭戲。
打開社交媒體,各種掼蛋攻略層出不窮,有手把手教你打掼蛋的攻略:
圖源:網絡
甚至還有各種零基礎的“掼蛋教育訓練班”和“掼蛋講座”:
圖源:小紅書
看來,已經沒有什麼能夠阻止掼蛋出圈了!
可是,火遍大江南北的掼蛋,究竟是何方神聖?
其實掼蛋并不是什麼新鮮的玩意兒,和德州撲克一樣,掼蛋是一種紙牌遊戲,它起源于江浙地區。
隻是相比于德州撲克,掼蛋是一種社交屬性更強的紙牌遊戲,它需要玩家之間互相組隊,并打好配合。
兩副撲克,兩兩組隊,即可成局。
圖源:網絡
這項遊戲綜合了“八十分”“鬥地主”“更新”等牌類遊戲規則,通過組合“炸彈”“同花順”“對子”“三帶二”等牌型,與隊友配合出牌,同隊玩家手中的牌最先出盡,即算勝。
簡單來說,它集合了更新、鬥地主等各種撲克遊戲的精神和規則,卻又上手簡單,充滿變數。
在江蘇和安徽兩省,玩掼蛋的人比比皆是。
走進江蘇的飯店,店内通常有一張圓桌,用來吃飯,還有另外一張方桌,用來掼蛋。
掼蛋作為一種必要的餐前儀式,這局沒打完,服務員上菜都得慢點。
要是實在人手不夠,江蘇人還會喊服務員或者飯店老闆來湊一湊,不玩上幾局吃飯都不香!
圖源:網絡
江蘇本地有句老話:飯前掼蛋為了等人,飯後掼蛋為了醒酒。
是以飯後的各種娛樂活動,必然少不了掼蛋。
走進江蘇的KTV包廂裡,你會發現根本沒人和你搶話筒,大家都在忙着掼蛋。
本想着聚會結束去洗浴中心泡個澡放松一下身心,但你想不到的是在池子裡江蘇人竟然還在繼續掼蛋。
圖源:蒼梧晚報
四個江蘇人一旦出現在同一個場合,随手掏出兩幅撲克簡直跟呼吸一樣自然。
就連結婚這種大喜之事,也少不了“奶茶配掼蛋”:
圖源:網絡
就在2017年,江蘇省社體中心還制定了統一的掼蛋規則,并開始組織各種比賽。
也就是說,學會掼蛋約等于進入一門競技體育的領域。
圖源:網絡
掼蛋在蘇皖地區已經不單單是一種紙牌遊戲了,而是一種融入當地人骨血裡的文化和熱愛。
而本是江蘇省粹的掼蛋,現在已經開始殺瘋全中國了。
掼蛋,先是成為了金融圈的社交寵兒。
在北上廣深等大城市,“掼蛋”已經取代德州撲克成為金融人士聚會時必玩的項目。
就在今年2月,某證券團隊在深圳發出掼蛋活動邀請引發了一番熱議,在網傳的小作文中,聲稱打掼蛋已成為“融入光伏圈的核心技能”。
而3月的時候浙商證券又相繼舉辦了一場職工掼蛋比賽,某頭部券商甚至推出了掼蛋規則與說明,各種版本的“掼蛋教材彙編”開始在社交平台上廣為流傳。
圖源:小紅書
不少網友直接在微網誌上調侃,不會掼蛋已經無法在金融圈裡混了。
甚至不會玩掼蛋,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混金融圈的。
以上這些都還不算什麼,中信證券更會玩,專門出了一套聯名版的掼蛋撲克:
圖源:網絡
農業銀行和長江商學院也不甘落後,為此專門開了一個掼蛋講座。
有的基金券商還在公司内部搞起了掼蛋教育訓練,主打一個“客戶陪伴”。
其實,掼蛋這種遊戲模式可以天然地讓陌生人很快熟悉,甚至成為朋友。
是以掼蛋不僅是遊戲,它更是一種社交貨币或者職場生存技巧。
甚至,隻要不斷精進自己的遊戲技術,就可以極大地拓展自己的人脈,掼蛋局裡認識的人,很有可能成為未來工作中用得到的資源。
是以在金融圈子裡,掌握掼蛋這種社交技巧對于個人的職業發展至關重要。
圖源:網絡
而在别的圈子裡,掼蛋也被玩得同樣火爆。
這一兩年,北京體制内飯圈赴局的規律慢慢發生了變化,有些平常不太願意參加酒局的上司,也甯願早一點再出門。
原來上司早來,不過是為了可以湊一起,打幾把掼蛋娛樂一下而已。
掼蛋,悄然取代了高爾夫,成為體制内上司最鐘意的社交活動。
圖源:網絡
學術圈也開始漸漸玩起了掼蛋,有的網友讀研究所學生,導師帶他打掼蛋:
圖源:小紅書
校友聚會,也要組團來幾局掼蛋。
甚至企業家、投資人,做工程的、教授、醫生、書法家協會的理事等各種文化人,也都愛玩掼蛋。
老朋友帶新朋友,玩掼蛋的圈子,越來越大。
吃飯不掼蛋,等于沒吃飯
掼蛋,現在已經是各大圈層飯局最常見的“攢局由頭”,成為了男女皆愛、政商文通殺的“新社交工具”。
它的出現,很大程度上改變了我們舊有的社交方式。
畢竟,掼蛋的好處可太多了。
開一局掼蛋,總好過尴尬的寒暄。
一局玩下來就可以和陌生的面孔迅速熟絡起來,就連加微信都行雲流水般絲滑,妥妥是進入熟人圈的最佳工具。
畢竟還有什麼友誼是比“牌搭子”更堅固的呢?
圖源:網絡
而棋牌之間的刀光劍影,無需言語,便可領會對手的脾氣秉性甚至是能力。
在掼蛋圈流傳着這樣一個段子——
“掼蛋打得好,經商有頭腦;掼蛋打得精,算賬思路清”
有的人保守,有的人冒進,有的人直爽,有的人奸猾……幾局下來,便可看清一個人的性格底色。
圖源:網絡
甚至酒桌文化也随着掼蛋的出現直接跑路,酒是不能喝了,喝酒影響上司發揮啊!
可是問題來了,掼蛋這種新型社交工具的出現,難道隻是因為它太好玩了?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掼蛋的爆火離不開它背後的經濟原因。
券商的本職本該是投研,花費大把時間潛心鑽研掼蛋屬實有不務正業之嫌疑。
其實掼蛋在金融圈的流行,是從側面反映出了中國金融行業的發展趨勢。
圖源:微網誌
曾有一位金融分析師說過:“德州撲克是西方的遊戲,它代表了西方金融業的特點,比如高風險、高收益、個人主義等。而随着近幾年經濟下行的趨勢,掼蛋的出現則代表了中國金融業的特點,比如低風險、穩健收益、團隊合作等。”
據金融行業業内人士透露,他們現在募資很難,外資在外撤,民企老闆手上也沒錢了,于是他們紛紛開始找政府做LP。
長三角地區的政府還是很有錢的,又有魄力做投資,恰好這些地方政府的上司都喜歡玩掼蛋,為了能陪上司說上話,大家紛紛學起了掼蛋。
于是掼蛋這種地區性的遊戲就順其自然地擴散到整個投資圈,業餘時間裡組隊玩上幾把,談笑之間就能獲得圈子裡最新的消息和資源。
從國家大事聊到兒女出路,不經意間,要事全部談妥說定,家長裡短之間,生意就做成了。
而曾經金融圈人人都會的德州撲克,也在時代的洪流中悄然謝幕。
圖源:網絡
自此,掼蛋不僅僅是一種火出圈的紙牌遊戲,也變成了券商開辟業務的新模式,在遊戲中了解商業之道。
不過,從另一個方面來看,掼蛋作為一種遊戲類社交工具仍然需要警惕。
過去,麻将、鬥地主等遊戲也有發展成賭局的,商人和官員們一起打麻将,表面上是社交,實際上成了腐敗。
也許就像老話說的那樣,娛樂終歸是娛樂,把娛樂當作正事,是不太合适的。
作者:小福子
責任編輯:渡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