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當孩子總說“随便”“都行”“無所謂”,那是在向你“求救”!

當孩子總說“随便”“都行”“無所謂”,那是在向你“求救”!

前不久,我在視訊上看到一個模拟家庭劇場的情形:

媽媽:“今天早上穿短褲還是長褲啊?”

孩子:“短褲吧。”

媽媽:“穿短褲多冷啊!對身體不好。”

孩子:“那穿長的吧。”

媽媽:“明早上喝粥還是吃面條啊?”

孩子:“吃面條吧。”

媽媽:“早上吃粥好,容易消化,做起來也友善。”

孩子:“喝粥吧。”

媽媽:”你現在是在背單詞呢,還是寫卷子呢?”

孩子:“随便。”

媽媽:“哎,你這孩子,怎麼這個态度啊。”

家長們,弱弱地問一句,你們家是這樣的嗎?

無獨有偶,前天我去我叔叔家玩,他們家13歲的男孩,更是左一個“随便”,右一個“随便”。

——“晚上你想吃什麼菜?”

——“随便。”

——“周末咱們大家夥兒出去郊遊怎麼樣?”

——“随便。”

——“你床上這堆衣服,是洗還是不洗啊?”

——“随便啊。”

——“随便?你再給我說個随便看看!”

氣的我叔滿臉通紅,火蹭地冒起來了,真想給孩兒兩嘴巴子,硬生生又給憋回去了。

可憐天下父母心啊,我在旁邊看着都替他們揪心。

這孩子以前挺活潑的,知書達理還很有禮貌,而現在跟父母正常的交流都很費勁兒。

我不止聽過一位家長抱怨過孩子喜歡用“随便”搪塞父母。

很多父母聚一起就“倒苦水”。

當孩子愛說随便是真的不在乎,沒想法嗎?

還是這麼随口一說,隐藏着長久以來不被看到的情緒呢?

我去網上搜尋了一下,類似“随便”的例子屢見不鮮。

隐藏在孩子内心的傷疤一個個被揭露,孩子們的“控訴”比比皆是,其中的“隐情”,很是紮心。

隐情一:總是被否定,不被認可

咱們先來看一下評論區的留言:

當孩子總說“随便”“都行”“無所謂”,那是在向你“求救”!

很多孩子都會遇到類似的問題。

一名育兒部落客談及此話題時,一針見血:

請問父母們,孩子原來沒有想法嗎?又是怎麼沒的呢?

當孩子說,我想上天當宇航員,我想遨遊太空。

正常媽媽會說啥?還上天呢,地下還沒待明白呢,好好學習就行了。

父母否定了孩子的想法,親手剪斷了他理想的翅膀。

是以,次數多了,孩子什麼想法都沒有了。

之前孩子是有很多想法,甚至天馬行空的都有。

可當他表達了他的想法後,“啪啪啪”父母強制不行,還會扣上對你好的高帽,那孩子隻能說随便吧。

可父母這時候還火了。

當孩子總說“随便”“都行”“無所謂”,那是在向你“求救”!

父母表面上給孩子選擇的權利,

卻又暗自在心裡設定了“标準答案”。

如果孩子的選擇與父母的設定相符,那麼就都滿意。否則,父母會直接否定孩子的選擇。

慢慢地,孩子逐漸失去了選擇的欲望,反正我的想法是沒用的,最後還是要聽爸爸媽媽的,那我就不選了,“随便”好了。

長此以往,孩子們會更懶得去思考自己的想法和意願了,進而失去了自我表達的能力。

不僅如此,他還時刻在等待能夠趕快長大,遠遠地離開家。

當孩子總說“随便”“都行”“無所謂”,那是在向你“求救”!

也有很多家長說,為什麼我家孩子挺外向的,和誰都能溝通,就是和我不能溝通,要麼不開口,要麼說了幾句就開始吵,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當孩子總說“随便”“都行”“無所謂”,那是在向你“求救”!

其實,孩子之是以有這樣的表現,是因為孩子對父母失望了。

一溝通就被打擊,一開口就有沖突,那孩子幹脆就閉嘴好了。

父母的啰裡啰嗦,歇斯底裡,以對孩子好的理由,整天說這不對那不對。

這樣的溝通,讓孩子覺得自己從來沒有被真正讀懂,真正認可。

是以不願意向父母敞開,也自動屏蔽了父母的話。

甚至有孩子就擺爛,當廢物給你看,滿足父母的意願就好了,活得沒有任何價值感。

隐情二:經常被包辦,失去主見

再有一則發生在美術教育訓練機構的真實故事:

當孩子總說“随便”“都行”“無所謂”,那是在向你“求救”!

美術老師在家長群發了一個通知,說小朋友可以報周四的粉畫班,也可以報周五的國畫班,請家長和孩子商量一下,晚上8點前告訴他就可以了。

結果,一名家長,沒到10分鐘,報完名了。

這說明什麼?

說明家長根本就沒跟孩子商量,直接就替孩子做主了。

那這隻是一個興趣班,那平時生活中呢?學習中呢?家長還能留給孩子自主選擇的機會還有多少?

還有一則評論,看完想哭的沖動:

當孩子總說“随便”“都行”“無所謂”,那是在向你“求救”!

很多家長過于強勢,控制欲爆棚,壓制了孩子自主選擇的權利。

當孩子總說“随便”“都行”“無所謂”,那是在向你“求救”!

孩子無聲的反抗沒有人聽到,于是選擇隐忍,随便吧。

一個育兒專家說,在她咨詢了很多孩子後發現,

經常被父母包辦的孩子,長大後往往是不會做選擇的。

父母營造的舒适區,對于孩子來說,阻斷了孩子自己成長和經曆的機會,那麼孩子就很難發展出獨立思考的習慣。

特别是孩子幼年階段。

父母如果把孩子各方面安排得事無巨細,孩子會依賴父母替自己做決定。随着自己慢慢長大,自己也弄不清到底喜不喜歡,想不想要。

對世界也不會充滿熱情,失去了好奇心,變得麻木了。

隐情三:問題不具體,很難答複

父母給的問題不切合孩子的實際,孩子沒有辦法回答。

當孩子總說“随便”“都行”“無所謂”,那是在向你“求救”!

有的孩子不是沒主見,而是父母給的問題太寬泛了,不夠具體,他不知道怎麼做決定,就直接說随便了。

一個網友吐槽:

我媽老問我吃什麼,

我也不知道那叫什麼,而且天天問,

我确實不知道吃什麼,就說随便。

然後她就做她喜歡吃的,

我不愛吃,不想吃。

她就一整天數落我。

我們成年人的認知和小孩有很大差别,對于我們輕而易舉回答的問題,對于認知有限的小朋友來說,還是有些難度的。

3種溝通方式,激發孩子的自主性

心理學家鮑姆令德曾将家庭教養方式分為四類:權威性、專制型、忽視型、放縱型。

其中,隻有權威型是最有利于孩子成長的家庭撫養模式。

美國社會心理學家費斯廷格曾提出“認知失調”的概念,是指當一個人的行為與先前對自我的認知産生分歧時,産生不舒适感、不愉快的情緒。

也就是說,當我們“知行不一”時會變得很别扭。

是以,一個整天把“随便”挂在嘴邊的孩子,為了讓大腦的認知和行為統一,那麼他在學習生活中就往往真的不細心、不嚴謹。

除非他改變大腦的認知,不再頻繁地說“随便”。

當孩子經常說随便,也許正是孩子在用他的方式,向你發出求助的信号。

對于父母而言,除了要判斷孩子出于何種原因頻繁使用“随便”之外,最重要的就是要改進親子關系,尤其是上文中提到的三種情況。

01 尊重孩子的決定

我們既然想讓孩子做選擇,那就要尊重他們的決定。

很多時候,父母可能在孩子做決定之前已經有了自己的判斷,這種時候就不要問孩子要怎麼選擇了,選擇後被否定,反而更傷害孩子。

不妨與孩子商量你做的決定。

當孩子總說“随便”“都行”“無所謂”,那是在向你“求救”!

商量之後,如果孩子還是堅持自己的選擇,不違背原則的話,父母可以試着去接受孩子的意見。

02 給孩子有選擇的機會

當記者問一個媽媽,你是從什麼時候開始說随便的?

當孩子總說“随便”“都行”“無所謂”,那是在向你“求救”!

這位媽媽說,在工作上,當發現自己的意見無足輕重,并且上司不喜歡廣開言路的時候,從此便開始了随便;

在生活中,發現有人強制不講理,并且還想盡辦法讓我認同ta的所謂的觀點時候,以後就變成随便了。

父母沒有可選擇的機會,會以随便來應對,

同理,孩子也是如此。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不應該一股腦地安排所有事情,而不詢問孩子的意見。

征求孩子的意見不僅能鍛煉他們的表達能力,而且也能讓他們感到受重視。

雖然孩子的想法可能有時會有些天馬行空,有時還會與父母的意見不一緻。

這時父母應該嘗試與孩子進行讨論和互動,而且通過與孩子進行辯論,培養他們獨立思考和做出正确決策的能力,也能鍛煉孩子的辯論能力。

父母不要把自己的喜好強加在孩子身上。

學會讓孩子自己做選擇,也是對孩子的一種尊重,會對孩子以後的人格、性格發展産生積極影響。

最好的教育,便是讓孩子成為真正的自己。

當孩子總說“随便”“都行”“無所謂”,那是在向你“求救”!

什麼才是真正的自己?

不是放縱孩子的需求,更不是替他安排好你眼中正确的路。

而是讓孩子能夠接納自己,用欣賞的眼光看待自己,不會因為父母的喜好而改變自己的初心;

是保有自主選擇的權利,不被家長包辦,不管選擇正确與否,都學着去承擔選擇的責任;

是有對抗外界的勇氣和力量,是被允許勇敢表達自己最真實的想法。

03 給孩子“有限”的選擇

我們要嘗試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如果問題是孩子無法回答的,不如試着給孩子具體的問題,引導他們去選擇。

比如:

想讓孩子選擇喜歡吃的水果,把“你喜歡吃什麼水果?”換成“蘋果和橙子你想選哪個?”

把寬泛的概念具體化,孩子更好回答。

通過這樣簡短的問答,家長可以培養孩子選擇的意識和能力。

當孩子總說“随便”“都行”“無所謂”,那是在向你“求救”!

《放牛班的春天》裡有句話說:

“每一顆心都需要愛,需要溫柔,需要寬容,需要了解。”

願我們都能接納孩子本來的樣子,用溫柔、了解和愛,給他們釋放自我,表達自我的勇氣與信心!

孩子的人生是用來體驗的,不是用來演繹完美的。

用心傾聽每一次小小的發聲,

小腼腆很快會變成大自信!

他們也不再随随便便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