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南非社會三大政治力量各自的沖突,90年代初期曼德拉的傑出作用

作者:浩哥講史

在閱讀此文章之前,感謝您點個“關注”,既能有很好的體驗,還能有不一樣的參與感,謝謝您的關注!

前言

曼德拉、德克勒克和布特萊齊是20世紀90年代上半期南非社會三位起着舉足輕重作用的曆史人物。他們既反映所代表的種族、階級或集團的意志,同時又表現出他們個人的意志,而後者在一定曆史時期曾發揮頗大的作用。

南非社會三大政治力量各自的沖突,90年代初期曼德拉的傑出作用

90年代初期曼德拉的傑出作用 

曼德拉個人的思想、意志、風格和品質在南非1990—1994年的非常時期起了巨大的積極作用。1944年以來長時期的鬥争經曆,尤其是28年在白人監獄的鐵窗生活和特殊的鬥争,将他磨練成政治上十分成熟的黑人領袖。

在長期鬥争中,包括極艱苦的逆境中,他堅持三項不可動搖的原則:在南非實作一人一票的政治平等權利;廣泛發動群衆;廢除種族隔離制度之前堅持武裝鬥争。

然而,他又是正視現實的務實政治家,熟谙原則性與靈活性的結合,對南非形勢的認識十分冷靜,理性思考問題。

南非社會三大政治力量各自的沖突,90年代初期曼德拉的傑出作用

他深知曆史造成的南非黑人同白人雙方在經濟、政治、軍事和文化諸方面力量的懸殊對比,迄今遠未達到黑人能對白人“迫降”的地步。

基于這一符合實際的冷峻估計,曼德拉還在身陷囹圄之時,就深思熟慮兩個問題:

一、應如何正确對待統一國家中的多數統治問題;

二、如何适當對待白人的要求:需要有政治結構上的保證,不使多數人統治意味着黑人對白人統治。

南非社會三大政治力量各自的沖突,90年代初期曼德拉的傑出作用

1990年2月非國大“合法化”後,曼德拉着重抓幾件大事,都抓得既準又穩:

一、對重新在南非本土立足的非國大學身,他抓基層建設,實施他幾十年夢寐以求的“M—計劃”。

這個計劃要求從基層建立嚴密小組,逐漸組成區域、城鎮的上司機構,隸屬于中央執行委員會。在非國大被禁期間,這一計劃在一些地區遭破壞。

南非社會三大政治力量各自的沖突,90年代初期曼德拉的傑出作用

曼德拉要求重新将支部建立到南非絕大部分地區,會員人數迅速增加到了100—170萬人。二、在加強非國大内部團結方面,曼德拉本人的崇高風範起了很好的作用。

他自出獄後威望如日中天,80%的黑人擁護他,但他很尊重多年在國外奮戰、體弱多病的黨主席坦博,視之如兄長,自己隻願擔任副主席,直至積勞成疾的坦博去世。

對待非國大黨内帶有激進思想的派别集團,他積極做工作,努力闡明在目前力量對比下,“一人一票制”不應當、也不可能意味着立即實作黑人多數統治。

南非社會三大政治力量各自的沖突,90年代初期曼德拉的傑出作用

對1959年從非國大分裂出去的激進的泛非國民大會,更是多方工作,交換意見,協調立場,争取其參加政治談判。

對“阿紮尼亞人民組織”,他也做好團結工作,成立雙方聯合委員會,讨論促進團結的工作,耐心協商《經濟綱領》中“國有化”的提法。

曼德拉力圖說服非國大一些上司成員同意他同布特萊齊會晤,因有些上司人員認為這樣的會晤将提高布氏的地位,而這正是一心想成為“黑人領袖”的布特萊齊所企求的,故極力反對會晤。

南非社會三大政治力量各自的沖突,90年代初期曼德拉的傑出作用

非國大一些上司成員對于他們在黑人中最大的對手,團結工作做得不夠,政策上也有欠周詳之處,其嚴重後果不久就顯現出來了。

1990年6月,他對“多數人統治”進一步進行試探,提出“多種族統治”的概念,即他認為“存在着非國大同國民黨的一些成員和其他黨派組織聯合執政的可能性”。

南非社會三大政治力量各自的沖突,90年代初期曼德拉的傑出作用

後來曼德拉又明确表示,即使非國大在未來選舉中獲多數支援,第一屆非種族政府也将由各個政黨共同組成。

與此同時,曼德拉也需要試探他的這些建議在自己盟友陣營中能得到多大的支援。對白人執政者德卡勒克總統,曼德拉采取又打又拉的手段。

曼德拉所做的這些工作都是為加強黑人之間的團結,掃清與白人政府進行政治談判的障礙,以取得談判的主動權。

南非社會三大政治力量各自的沖突,90年代初期曼德拉的傑出作用

德克勒克的兩面政策 

德克勒克善于觀察形勢,他果斷采取的重大措施建立在對形勢的缜密觀察和思考上。首先,他認為南非形勢已發展到極為嚴峻的地步:

黑人的覺悟和反抗已到達任何血腥鎮壓都壓抑不下去的程度,對白人政府正形成越來越難以承受的壓力。

連續五年的全國緊急狀态幾乎不起什麼作用。白人政府的唯一選擇就是坐下來同非國大進行談判,否則隻能是被“改向的潮流沖走”。

南非社會三大政治力量各自的沖突,90年代初期曼德拉的傑出作用

其次,如果南非不根本改變政策,國際社會對南非各方面的制裁,特别是經濟制裁隻會越來越嚴厲。

1985年以來南非資金外流至少已達110億美元,外匯存底随之猛降,隻剩下19億美元,已有550家外國公司搬出南非。

經濟形勢極端嚴重,對政府運作造成巨大壓力,對白人資本集團形成很大沖擊。政界和工商界越來越多白人不僅認識到種族隔離制度非改不可,而且已經付諸行動,着手探索黑人白人和解共存的可行出路。

南非社會三大政治力量各自的沖突,90年代初期曼德拉的傑出作用

基于對形勢的日漸清醒的認識,德克勒克一旦正式就任總統,就敢放手去做前任總統博塔猶豫多年終未敢出手去做的事。

他自以為已奠定了一定基礎,便将重點轉向“配置設定權力”的争奪。他先打出了反對“一人一票制”的旗幟,揚言實行一人一票選舉将不可避免地要導緻黑人多數統治,因而是“完全不能接受的”。

南非社會三大政治力量各自的沖突,90年代初期曼德拉的傑出作用

實際上他反對的是所謂“赢者取得一切”的黑人内閣制,要求得到的是一人一票制下的對白人有利的權力配置設定,盡量縮小黑人在權力配置設定中的比重。

因而不久他又提出要實行“照顧不同集團利益”的兩院制等四五種政治方案。其中包括:需要規定少數人政黨在政府中占有一定代表,實行中央分權,加強地方政府權力等。目的實際上是要更多地保持白人特權。

為此,德克勒克“雙管齊下”:一方面緊緊握住現政權,把政治、經濟大權繼續留在他自己手中,反對成立過渡政府,盡量拖延政治談判時間,以竭力維護白人利益和特權的行動來“撫慰”、分化白人右翼力量,争取更多白人對他個人的支援。

南非社會三大政治力量各自的沖突,90年代初期曼德拉的傑出作用

一方面極力分化黑人陣營,支援布特萊齊的“因卡塔”,擴大黑人各組織間的沖突,慫恿并利用黑人地區的暴力沖突,坐收漁利,以牽制和削弱非國大。

1900年8月,德克勒克竟準許“因卡塔”成員可以手持“傳統武器”——長矛、刀、斧遊行集會。進而更加激化了非國大與“因卡塔”的沖突,導緻暴力沖突的不斷更新。

1990年幾個月的暴力沖突總數超過前三年的總和。有證據證明,有些黑人組織間的暴力沖突是德克勒克為政治需要而加以慫恿的。

南非社會三大政治力量各自的沖突,90年代初期曼德拉的傑出作用

更有甚者,德克勒克的閣僚、法律秩序部長伏洛克通過秘密政治撥款等手段,讓保安警察系統暗中資助“因卡塔”10萬美元,由南非軍隊幫助“因卡塔”進行軍事訓練。

但另一方面德克勒克也知道黑人的真正領袖是曼德拉而不是布特萊齊,是以,德克勒克不得不采取上述舉動的潛在願望,是要使曼德拉既成為可以談判的對象卻又不是過于強勁的對手。

布特萊齊扮演部族餘孽的配角 布特萊齊在非國大合法化和曼德拉被釋放後日益感到他在黑人陣營中地位降低,“因卡塔”作用下降。

南非社會三大政治力量各自的沖突,90年代初期曼德拉的傑出作用

1990年7月14日因卡塔自由黨成立,開始到納塔爾省以外征集黨員,與非國大對抗。這些舉措使黑人流血沖突迅速蔓延到約翰内斯堡周圍的黑人居住區。

從8月中旬起,黑人居住區的暴力沖突越演越烈。“因卡塔”的支援者與非國大的支援者之間的大規模暴力事件與日俱增,僅索韋托等黑人居住區9月初死亡人數就達800人。

12月初沖突再起,一周内死亡人數達200人。1990年因沖突而喪生的人數竟達3500人,比5年死亡人數的總和還多。

南非社會三大政治力量各自的沖突,90年代初期曼德拉的傑出作用

1991年新年伊始,黑人居住區又陷于暴力沖突。布特萊齊上司的“因卡塔”就是這樣在20世紀90年代初權力配置設定的鬥争中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德克勒克在一段時間内需要有一個制造鹬蚌相争的工具。

英國記者多次報導,南非白人政權内部的極右分子多次通過運送武器、訓練“因卡塔”軍事骨幹和挑撥離間等手法,挑動祖魯人的民族主義情緒,極力在“因卡塔”和非國大之間制造不和。

結語

南非的“第三種力量”即南非白人情報部門和警察部門直接插手了黑人城鎮的暴力沖突,加劇了事态的惡性發展。

Mandela Document,A.N.C,1990.1.in Riley,E.,op.cit.,p.214.

美國《時代》雜志,1990年5月7日,第23頁。

約翰·根寶:《非洲内幕》,下冊,世界知識出版社,1957年版,第550—552頁。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