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用支付寶小程式,能幫企業省下多少錢?

作者:鳥哥筆記

來源:見實

如中小企業如何最高成本效益地做數字化營運?現在能以低投入撬動高增長性的陣地還有哪些?

見實通過觀察找到了答案:私域小程式依舊是最高成本效益的選擇。相比APP、自建網站等方案,小程式的在前期投入和後期營運轉化效果上都有突出優勢。

而報告中提到的兩組測算資料也印證了我們的結論:

第一,中小企業選擇用支付寶小程式做數字化營運後,将會給企業節省20%-60%的前期投入成本。結合支付寶生态提供的其他強大工具能力,甚至可以節約更多。

第二,2022年,有交易的商家支付寶小程式GMV增長近50%。

是以我們從支付寶小程式生态的日益繁榮和增長性來看,小程式已經成為了商家必選的标配陣地。且相對于其他數字化載體,小程式除了低門檻、低成本外,還具有可靈活疊加各種數字化工具的特性,這能讓商家基于自身經營場景組合出更多元的解決方案,更好地提升數字化經營效果。

那麼具體怎麼做,接下來,我們一起看看。如下,enjoy:

​用支付寶小程式,能幫企業省下多少錢?

01 小程式依舊是主流選擇

小程式依舊是商家進行數字化經營的主流選擇陣地。社科院報告調研測算顯示,國内有能力和意願獨立開展數字化的商家不足1%(含自建App和網站)。數字化的門檻和成本與中小商家的承受力之間依舊存在鴻溝。

而小程式依舊是目前商家可以借力平台和服務商,最大限度降低成本的解決方案。以支付寶為例:平台開放可為小程式商家節省20-60%開發成本。

據不完全統計,國内小程式已經超過10家,包括微信、支付寶、百度、抖音、快手、360、快應用等等。其中微信和支付寶布局小程式最早,也由于這兩家App都有10億使用者量級,其小程式生态規模目前也在行業内居首。

如社科院報告的調研中,所披露的支付寶小程式生态最新資料顯示:平台上商家小程式數量已超過400 萬。2022 年在支付寶平台産生交易的小程式商家小程式成交 GMV 較 2021 年同比增長 49.2%。

從體量上看,支付寶小程式已經成為國内第二大開放生态,且平台上商家的商業轉化也呈現出明顯的增長态勢。

這麼多商家布局支付寶小程式,背後則與平台生态的高速發展和成長有很大關系,具體表現在:

第一,支付寶小程式本身具有多種優勢。

比如開發成本低,商家使用門檻低。且不同于純公域分發流量的平台,支付寶小程式采用公私域結合的模式,商家既可以從公域導流,也可以通過私域小程式做自己的使用者資産沉澱,在拉新後對老客做更多洞察,進行深度精準營運。從長期經營角度看,可以為商家帶來給更大收益和可持續的增長空間。

第二,支付寶使用者數量正在不斷增長且有着不同于其他平台的特征。

目前支付寶平台上彙聚了 10 億級消費者,龐大的使用者規模,可以幫中小商家以較低成本,高效接觸平台的全域潛在客戶。且支付寶使用者有一個明顯的特征——強交易心智,這使得支付寶小程式有效提升了商家的拉新率、複購率、客單價、GMV等。

第三,支付寶提供了多種豐富的生态工具。

如支付寶商家服務陸續開放近 2000 個數字工具,涵蓋營銷、推廣、管理、貨源、資金管理等,包括小程式、券、會員、物料商城、店員管理、語音播報、合同管家等等,且大部分為免費工具,可以幫商家提升營運效率,降低經營成本。

第四,支付寶此前提出了商家數字化自營運方法論。

如“C-CARE”模型就緻力于幫助商家做好可營運使用者資産。幫商家解決從獲客、轉化、複購到使用者沉澱的問題,支援商家數字化的可持續發展。并開放私域營運、公域推廣、關系建立等所需的系列産品及工具,為商家在支付寶上做精細化使用者營運提供了整體方案。

從以上幾點,我們可以看出支付寶平台生态的不斷變化,即産品能力在不斷提升、使用者在不斷增加、平台工具在不斷增加,平台使用者精細化營運方法論在逐漸成熟。

02 幫企業降本增收

除了平台生态的繁榮外,小程式成為商家主流選擇的背後,更核心的一個原因是可以幫商家降本增收。

大家都知道,深度的數字化轉型需要更多基礎資料、技術、人力資源的支援,這些背後都需要很大一筆資金的投入,但很多中小企業和商家在此的投入預算不足,尤其是在自建數字化營運管理系統和購買相關軟體系統方面難以負擔。是以大多數還處于數字化轉型的初步探索階段。

而通過報告,我們可以看出:對于數量龐大的中小企業來說,支付寶小程式是低成本入局數字化的最好載體之一,可以在商家的數字化布局中,節省很大一筆營銷費用和前期工具投入費用,具有顯著的降本增收優勢。

具體可以節省多少呢?報告中提到了幾組參考資料:

從營銷費用來看:

此前支付寶平台通過“繁星計劃”等流量激勵計劃,平均每天為商家小程式帶去 100 萬使用者,單個商家平均一年能省下約 20 萬元營銷費用。另據統計,2022 年,支付寶免費開放了近 200 億流量激勵,大幅度降低了商家營銷成本。

從工具費用來看:

最為基礎版的支付寶小程式,成本低于千元。支付寶小程式在整體上比APP或者網站的前期投入綜合成本低 20%-60%。此外,支付寶可為有數字化營銷需求的中小商家節省至少 30000 元投入成本,小微商家通過0代碼數字經營基礎工具可節省 4000-7000 元投入。

另外,除了小程式外,平台提供的其他基礎數字化工具包組合,也能夠為企業節省 30000 元以上的前期投入。支付寶平台服務商大人小店發起人戴政曾透露,通過在支付寶上的數字化方案,自己服務的每家街邊小店平均每月能多賺 340 塊錢。

是以從節省費用角度來看,小程式是中小企業和商家入局數字化的最好載體和工具。企業通過布局小程式,使自身營銷方式數字化、使用者數字化,并用小程式擴大了營收規模。

03 小程式 + X 萬能增長公式

相比自建App或在流量平台投廣告等模式,商家用小程式進行數字化,除了可以節約大量成本外,還可以和平台其他特色差異化能力進行靈活組合,帶來更全面和高成本效益的增長效果。

目前很多商家在支付寶小程式的實際營運中,就總結出一個全域組合公式:

線下門店+線上小程式+X(優惠券、直播、公域導流、會員卡、芝麻先享信任産品能力等等)。

在這個組合公式下,企業可以根據自己的不同營運目标和需求,在最後的X中疊加使用不同的支付寶産品能力。

如優惠券功能可以幫商家從線上精準鎖定目标使用者,吸引到線下門店核銷;會員卡可以幫企業從平台公域流量精準擷取高淨值會員,并在私域通過不同會員提供不同權益,做長期的觸達和精準營銷;芝麻先享可以讓使用者先享用後付費,有效降低了使用者決策門檻;直播能力可以幫商家用内容吸引公域使用者成為私域粉絲,并通過直播帶貨有效提升收益等......

是以疊加了 X 後,原始公式又衍生出一系列具體玩法:

玩法一:“線下門店+線上小程式+芝麻先享”的組合,可以幫商家提升到店率和複購率。

如瑜伽品牌「樂瑜」接入芝麻先享能力後,使得使用者到店轉化率接近 70%,商家每月收入增加 30%。奶茶品牌「滬上阿姨」也使用支付寶的芝麻先享能力,使得使用者 7 日複購率提升 5.5 倍,月複購次數平均提高 1.8 次。

是以,支付寶的芝麻先享、免押等特色信任能力,可以降低使用者消費的心理門檻,促進更多預付費形式的消費,提高成單率。「樂瑜」和「滬上阿姨」通過小程式疊加可以刺激消費頻次的先享産品,分别提升了線下門店的轉化率和複購率等名額。

玩法二:“支付寶小程式+直播+公域流量”的組合,可以有效提升商家銷量。

此前,航班管家支付寶營運部營運經理曾和見實提到,他們在不斷完善支付寶小程式功能搭建的同時,也在積極摸索支付寶公域流量陣地的玩法,通過直播内容定制等組合玩法獲得了支付寶首頁、生活頻道等公域的流量加持,最後使小程式月銷量提高了 132%,粉絲數增長了 25%。

玩法三,“線下門店+線上小程式+優惠券”的組合,可以幫商家提升客單價。

連鎖奶茶品牌「古茗」,曾在支付寶小程式上線了“1 元搶 20 元券包”活動,僅一周,支付寶端客單價提升超 30%,交易頻次翻番 1 倍多。

背後就是因為使用者在支付寶平台領券心智強,且商家、服務商進行優惠券的最優設計,精準發放優惠券,提高核銷率。是以通過小程式疊加優惠券,可以有效促進線下門店客單價和消費頻次的提升。

以上,我們可以看出,對于中小企業來說,通過支付寶提供的小程度等工具組合,可以高效進行數字化營運。在支付寶平台建立屬于自己的全域數字化經營陣地,不僅可以為企業節約大量成本,還可以達成使用者和業績雙增長的目标。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