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AI自動檢測工具引關注,ChatGPT能否實作與教育共存?

作者:執筆方寸AI

近日,ChatGPT的代碼解釋器版本正式向Plus使用者公開,這意味着無需專業程式設計技術,隻需用自然語言指令即可操作ChatGPT,實作複雜任務。

然而,ChatGPT自誕生以來一直飽受争議,尤其是其引發的學術倫理問題,使得其在學術界的應用并非易事。如何讓日益成熟的人工智能更好地服務于學術界,我們仍有漫長的路要走。

人工智能生成的内容引發了一系列學術倫理問題,同時也催生了AI檢測軟體。

由于ChatGPT強大的算力,它逐漸成為學生們撰寫論文的利器,這也引發了學術界的關注。是以,美國紐約、西雅圖、洛杉矶等地的一些公立學校已禁止學生使用ChatGPT。

許多科學家并不同意将AI作為作者名署名在文章中,Science期刊的主編曾明确表示:“我們不接受AI作為我們釋出論文的作者,如果沒有适當的引用,使用AI生成的文本可能被視為剽竊”。

AI自動檢測工具引關注,ChatGPT能否實作與教育共存?

Nature期刊的主編也強調:“任何大型語言模型(LLM)都不能被接受為論文的署名作者。這是因為作者的名字代表了對研究工作的責任,而AI工具無法承擔這種責任”。

是以,包括Turnitin、GPT Zero 和 Compilatio在内的一系列AI檢測軟體應運而生,許多高校教師已将其應用于日常教學中,其中GPT Zero的名氣最大。

GPT Zero, 一款被譽為最強大的AI反制工具,由普林斯頓大學四年級學生Edward Tian于今年3月釋出。該工具旨在協助教育者檢測由ChatGPT生成的作品,并已成功獲得投資。是以,Edward Tian也被贊譽為“全美學生公敵”。

然而,隻需稍作調整,AI生成的文章就能通過檢測,這讓人質疑AI檢測工具的真實有效性。

據GPT Zero表示,其AI文本檢測工具使用深度分析技術來确定文本的來源,檢測準确率高達98%。他們也承諾将不斷改進,将錯誤率降至2%以下。但是,這個準确率真的可信嗎?

德國柏林技術與經濟應用科學大學的媒體和計算教授黛博拉·韋伯·伍爾夫聯合多所大學的研究團隊,對包括GPT Zero在内的14種檢測工具進行了評估。

AI自動檢測工具引關注,ChatGPT能否實作與教育共存?

該研究團隊使用ChatGPT生成了兩份文本,每份文本都進行了輕微的修改,以掩蓋其由AI生成的事實。其中一份是由研究人員手動編輯,他們重新排列了句子并替換了單詞,另一份則使用名為Quillbot的AI轉述工具進行重寫。

他們發現,雖然這些工具在識别ChatGPT文本時的準确率為74%,但在文本經過輕微調整後,準确率降至42%。這意味着,學生隻需要稍微修改AI生成的文章,就可以騙過檢測工具。

谷歌的自然語言生成進階研究科學家達芙妮·伊波利托提出了另一種擔憂。她表示:“如果在教育環境中使用自動檢測系統,了解其誤報率是至關重要的,因為錯誤地指控學生作弊可能對他們的學術生涯造成嚴重影響。”

AI自動檢測工具引關注,ChatGPT能否實作與教育共存?

而對于ChatGPT,如果能夠培養出進階的AI使用者,或許它能與教育界實作和諧共存。

ChatGPT,一種人工智能技術,正在迅速發展并向所有使用者開放,尤其在學生群體中受到熱烈歡迎。然而,一方面,學術造假的争議仍在持續,一方面,AI檢測工具的完善程度仍有待提高。在這樣的背景下,ChatGPT将如何影響人類教育?我們應該将其視為朋友并歡迎其存在,還是将其視為敵人并試圖通過檢測工具将其排除?

南京師範大學道德教育研究所的教授馮建軍認為,在過去的一百年教育發展曆程中,每當有新技術出現,都會引發社會的擔憂和學術的争論。由于ChatGPT的智能性,人們更加擔憂它是否可能取代教師,甚至取代教育。

他認為,這種擔憂就好比問:當我們有了汽車并學會了駕駛,我們是否還需要學習行走?當我們有了計算機,我們是否還需要學習數學?然而,這些都隻是人類利用的工具,它們并沒有改變人類本身。

面對ChatGPT的出現,我們不能采取盲目排斥的态度。技術的進步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是無法阻擋的。未來的教育既不完全由人類主導,也不完全由ChatGPT主導,而是人類與ChatGPT的共同參與。是以,我們必須尋求人類與ChatGPT的共生共存。

Kristen DiCerbo,可汗學院的首席學習官,曾經說過:“GPT-4正在開創教育的新領域。很多人對這種技術已經抱有期待很久了。這是一種具有變革性的技術,我們計劃負責任地進行測試,以探索它是否可以有效地用于學習和教學。”

AI自動檢測工具引關注,ChatGPT能否實作與教育共存?

在一方面積極探索AI在教育領域的應用潛力的同時,我們也必須謹慎對待可能觸及的倫理道德問題。為此,我們需要引入監管技術,建立并完善ChatGPT應用的倫理規範、風險評估以及治理體系。在此過程中,我們需要在某些關鍵領域達成共識,包括是否應賦予ChatGPT署名權,以及如何評估其工作量等問題。

改寫成原創文案:

在積極挖掘AI在教育領域中的潛力的同時,我們也必須高度關注可能涉及的倫理道德議題。是以,我們需要實施監管政策,建構并優化ChatGPT在實際應用中的道德标準、風險評估和管理體系。在此過程中,我們需要在特定的領域内形成一緻的規則,包括是否應給予ChatGPT署名權,以及如何評價其産出的工作量等問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