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70後已經50歲了,擁有多少存款才是有錢人,銀行統計:97%不達标

閱讀此文前,麻煩您點選一下“關注”,既友善您進行讨論與分享,又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援。

70後已經50歲了,擁有多少存款才是有錢人,銀行統計:97%不達标

70後作為社會奉獻者的中堅力量,普遍現狀是老人需要贍養小孩仍需支援。那麼零零散散的存款彙集起來究竟要達到多少才算合格呢?銀行統計顯示僅有3%的人達标。

70後現狀一覽

70年代的生人年齡區間大都在44歲到53歲,是名副其實處在壯年末端的中年人。而他們在年輕時候也大都搭上了上世紀90年代的順風車。

不僅工資連年水漲船高,工作機會也是越來越多。可以說艱苦奮鬥自力更生,闖出屬于自己的一片天是大多數70後的人生目标。越早站住腳跟就可以越快實作财富自由。

70後已經50歲了,擁有多少存款才是有錢人,銀行統計:97%不達标

實際上有不少的70後通過自身的努力奮鬥而成為了成功人士的代表,比如企業管理層、技術專精者等,多年打拼下來的累積财富也不算是一個小數目。

但也有一些身處基層奉獻自身體力勞動的70後,在長時間為企業投入心血勞力後,卻收到一紙辭退書。原因是老職工都是最早進入公司的那一批人,早期各項成本較低。

而伴随着時間的增長,體力下降福利待遇要好等問題促使成本開支越來越大。而企業為了吸收新鮮血液和減低人力成本開支的需要,往往就會将一些崗位讓給年輕人來做。

70後已經50歲了,擁有多少存款才是有錢人,銀行統計:97%不達标

這樣一來,上有老下有小的70後基層勞動者的生存就顯得更為不易。其存款的财富規模可能也并不大,僅僅隻能夠維持一個家庭的開支。一旦碰上買房看病就入不敷出了。

有錢标準不同

大陸自古以來就是“儲蓄大國”,老百姓把錢存在銀行是首要往往也是主要的選擇。存款的原因大都是為了應對緊急情況和讓自己安心。年紀越大的越是如此。

對于70後來說,家庭存款越多應對風險的能力就越強,但随之而來的考驗和壓力也就越大。不負債有穩定收入老人小孩無較大剛需支出是大部分70後理想的生活狀态。

70後已經50歲了,擁有多少存款才是有錢人,銀行統計:97%不達标

據有關報道顯示,截至2022年12月,大陸居民的存款總數達到120.3萬億,人均存款約莫在8.52萬元。但存款餘額超過50萬元的,隻有600萬人左右,這裡面有多少是70後呢?

此外在有錢的看法上,也産生了兩種不同的标準。一種認為大于20萬即可,還有一種觀點認為存款餘額要超過50萬元才行。因為存款超過50萬元的,僅占總人口基數的0.4%。

但兩種觀點也有着看法一緻的地方:即存款的數目多少要建立在不負債的基礎之上。也就是說一個家庭要沒有房貸車貸。70後工作穩定且無欠債才算是為存款總數添柴加薪。

70後已經50歲了,擁有多少存款才是有錢人,銀行統計:97%不達标

在大環境收縮下行地今天,要想不負債還有穩定收入已是不易。對于已然半隻腳邁入老齡的70後而言,這筆存款還要容納自己将來的養老問題。

未來發展建議

作為一家支柱的70後,維持穩定收入的現狀是當務之急,但提升自己保持積極向上态度來應對社會市場環境工作的需求和變化是目前的重中之重。

一邊是樓市縮水地産不振一邊是生活成本上漲必要支出提高。固本培元拓寬額外收入尤其是利用空閑之餘增加副業收入就顯得尤為重要。

70後已經50歲了,擁有多少存款才是有錢人,銀行統計:97%不達标

無論是子女的成家立業,還是老人的醫療支出。以當下的社會發展水準去估量付出動辄便是十萬百萬甚至需要更多。龐大的數字背後所折射的卻是居高不下的壓力。

家中孩子的投入與扶持是一項長期的投資,考驗的是穩中求進的态度。老人的贍養與安置是應盡之責,考驗的是理性開支的習慣。對于70後來說,就像手心手背哪項都不得放棄。

是以要不斷學習不斷提升自己做,好一定的規劃,把雞蛋放在多個籃子裡,繳納社保考慮養老;學習理财嘗試投資;保障存款理性消費。在規避風險的同時又提升自身的财富總量。

70後已經50歲了,擁有多少存款才是有錢人,銀行統計:97%不達标

多元化被認為是投資組合選擇的基礎因素。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既可以分散風險又能夠以資本孳生資本,找到新的收益來源。

負重前行的70後,身上承載的是一個大小家庭的方方面面。對于存款總量的繼續增加是毫無疑問的,但面對多層壓力多方支出的資金流向,應當建立起相應的拓寬機制。

增加額外收入,提高副業收入,尋找和發現未被充分利用的資源來使得收益和支出達成動态平衡。在平靜生活的同時收獲一份存款叮咚的安甯。

本文由“瘋狂錦鯉壇”原創,已開通全網維權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