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二戰時期,德蘇關系的惡化,是無法抑制的沖突嗎?

作者:中永史說

在閱讀此文章之前,感謝您點個“關注”,既能有很好的體驗,還能有不一樣的參與感,謝謝您的關注!

前言

1939年8月23日的德蘇協定,在簽訂後22個月,因1941年6月22日德國進攻蘇聯而遭破壞。從一種意義上看,這種破裂是容易解釋的。當協定還在談判時,希特勒就已經打算在适合他需要的時候加以破壞;俄國人那方面,也料到他遲早會破壞這個協定。

終極目标

取得對蘇聯遼闊領土和巨大資源的控制,是希特勒先後一切侵略行動的終極目标,因為隻有這樣他才可能實作他的野心,把德國建成一個像美國那樣規模的超級大國。要做到這一點,不能隻靠實作他的那些比較近期的目标,諸如:把所有鄰近的操德語居民都合并在第三帝國的疆土内;把德國的霸權強加于它東西兩面的歐洲鄰國;以及犧牲受它之害的西歐國家,為德國在非洲或許也在印度尼西亞取得熱帶的屬地。

二戰時期,德蘇關系的惡化,是無法抑制的沖突嗎?

如果德國要按照美國在19世紀中提高其地位的程度,來提高它在20世紀中的地位,那就必須在蘇聯現有的領土中發現未開發的大陸,并像美國的拓荒者對待美洲印第安人那樣來處置當地的居民,把這塊土地據為己有。然而在俄國人那方面,他們一定會奮起戰鬥,如果遭到挫敗,也會繼續戰鬥下去,而不會乖乖地屈服,扮演北美印第安人那樣的角色,讓德國獲利。至少500年來,俄國人由于一直對自己的命運具有信心而受到鼓舞。作為基督教徒,他們一直認為,自己在土耳其奪得君士坦丁堡,進而完成了征服安納托利亞和東南歐信奉東正教各民族的大業以後,他們就是上帝特選的東正教的受托人和守護者。

再者,自1917年以來,俄國人民中當權的少數共産黨人也自命為全世界馬克思主義正統學說的受托人和守護者,因為在這個世界上蘇聯是以共産主義為正式信仰的第一個大國。結果,俄國的共産黨人和俄國的基督教徒,在抵抗納粹德國侵略者、保衛對各種信仰的俄國人來說都是神聖的俄國領土方面,是齊心協力的。在這種意義上,1941年6月22日爆發的俄德沖突是無法抑制的。可是,希特勒為什麼在這一天破壞他1939年8月23日同斯大林簽訂的協定,卻引起了兩個疑問。第一,為什麼希特勒在他追求俄國這個目标方面,決定放棄蟒蛇的政策,改用老虎的戰術呢?第二,即使在他已經得出結論,單靠壓力決不能把蘇聯完全置于他的權力之下的時候,為什麼他要在英國還沒有屈服以前,就對蘇聯作戰呢?

二戰時期,德蘇關系的惡化,是無法抑制的沖突嗎?

第一個疑問之是以發生,是因為希特勒從1939年8月23日以來對蘇聯運用蟒蛇政策,得到了不少的好處。顯然蘇聯政府十分畏懼德國,決不敢夢想進攻它。蘇聯政府不會動手打仗,除非德國像它在1941年6月22日那樣對蘇聯直接攻擊;蘇聯政府一再以事實表明,它多麼想要避免給希特勒以任何對蘇作戰的借口。它曾表明這一态度,即在蘇聯與軸心國之間對東歐的逐漸瓜分中,凡是雙方利益沖突的地方,它都對德國讓步。它又通過下列事實再次表明了這一态度,即蘇聯政府願意以寶貴的物資供應德國,并于德國已經證明不能或者不願以同等價值的交換物品供給蘇聯時,還繼續這樣做。

德蘇關系的惡化

在那22個月中,蘇聯政府在綏靖德國方面所做的事情,大大超過了英法兩國政府在希特勒上台後到1939年3月15日這段時期中所做的。難道希特勒不能采取精心策劃的步驟,繼續推動蘇聯沿着這條緻命的路線再走下去,而将其完全置于掌握之中嗎?希特勒過去曾證明自己是一位能手,長于計算他的受害者會忍氣吞聲地經受多麼大和多少次屈辱而不至于奮起反擊。看來,希特勒在用他的慣常手法對付蘇聯政府時,也許在那22個月中的某一階段已經認識到,如越過了一定的界限,蘇聯政府就不願意為了避免戰争而再遷就了。蘇聯與捷克斯洛伐克和羅馬尼亞不一樣,不會不經過戰鬥就讓他完全控制。是以他必須用武力取得對它的控制,就像他已經取得對波蘭、丹麥、挪威、荷蘭、比利時、法國、南斯拉夫和希臘的控制那樣。

二戰時期,德蘇關系的惡化,是無法抑制的沖突嗎?

沒有疑問,希特勒在1941年,和張伯倫在1939年一樣,嚴重地低估了蘇聯的戰鬥力。到那時為止,外國政府領略過蘇聯戰鬥力真正分量的,隻有前不久在戰場上同紅軍直接較量過的那兩個政府。日本軍隊1939年8月在諾門坎的慘敗給了日本一次教訓,使得它不敢跟着德國一起進攻蘇聯,即使蘇聯在德蘇戰争中處境最不佳的時候。芬蘭軍隊在1939—1940年冬季戰役中挫敗了第一批進攻的俄軍,取得了輝煌勝利,但這種勝利并沒有使芬蘭政府盲目到看不出一旦紅軍開始全力攻打曼納海姆防線,他們就必須投降。缺乏這種經驗的外國政府往往會從俄國在冬季戰役第一階段的失利中得出一種不那麼清醒和不現實的結論。它們會過高地估計1936年“大清洗”對紅軍造成的損害,并低估蘇聯政府在本國疆土上打一場防禦戰所擁有的兩項特殊有利條件的價值。

它們體會不到,面對兇暴的侵略者,大俄羅斯民族以及蘇聯的其他許多民族會以何等愛國主義的精神團結在蘇聯政府的周圍;它們也不能體會紅軍在本國領土内有遼闊的用武之地,使蘇聯不成其為閃電戰的理想目标。德國武裝部隊曾證明,它們的機械化和裝甲的進攻部隊,能于一夜之間侵吞丹麥,三個星期内占領波蘭,一個月内打垮法國;可是這些弱小的歐洲國家與蘇維埃巨人之間的大小不同,使得要給蘇聯“緻命一擊”的軍事問題,不僅在程度上而且在實質上有所不同。毫無疑問,這種極其重要的差別,希特勒的一些最有才幹的軍事顧問是知道的。可是希特勒本人不知道;是以後來他大大地低估了蘇聯的抵抗能力,以緻當他一旦認識到沒有戰争的壓力,便不能使蘇聯完全歸于自己的權力之下,就決定用武力去取得對它的控制。

二戰時期,德蘇關系的惡化,是無法抑制的沖突嗎?

如果這是對第一個問題的答案,第二個問題仍然存在。為什麼希特勒在英國還沒有被征服的時候就發動對蘇聯的戰争呢?假如他在法國覆滅以後馬上就動手進攻蘇聯,在這種情況下,反而比較容易了解。因為,德國人和法國人一樣,曾認為法國的覆滅等于西歐的戰争結束。他們不相信,英國在失去主要的盟友和軍隊被趕出大陸以後,還想繼續戰鬥;并且,當英國竟然在它的曆史上又一次荒唐到不知道自己已經被打敗的時候,德國人卻不相信它還能招架得住德國對它的攻擊。然而,到了希特勒發動對蘇聯的進攻時,距離德國空軍在“不列颠之戰”中遭受決定性的挫敗已經9個月了,而這9個月并不是“西線無變化”的階段。法國覆滅的震動和“不列颠之戰”勝利的喜悅使英國從失敗主義法國的一個萎靡不振的盟友,一躍而成為一個敢于和巨人鬥争的大衛。

再則,這同樣的兩種經曆合在一起發揮作用,又把美國從新世界一個孤立主義的局外人改變為“民主國家的兵工廠”。美國的戰争潛力是當時世界上決定性的軍事因素;是以,從長遠觀點看,1941年6月22日這個時候,由于英國人在他們的島上堅持不屈,又有美國為後盾,希特勒的西線比1940年5月9—10日夜間他對低地國家發動攻勢時要難以對付。英國這時已經變成美國的航空母艦,停泊在可以轟擊希特勒的歐羅巴要塞的西面圍牆的射程以内,它在1941年對希特勒的威力以及甚至對他的繼續存在構成的威脅,超過13個月前的法國,那時候法國蜷縮在馬其諾防線背後,其西端隻須橫越阿登就可以繞過。沒有疑問,希特勒在1941年不知道——他自始至終都不知道——美國能左右戰争的結果這一明顯的事實,因而他在美國還沒有正式成為一個交戰國的戰争階段,未能察覺英美聯合的危險。

二戰時期,德蘇關系的惡化,是無法抑制的沖突嗎?

另一方面,希特勒的基本原則之一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德國由于讓自己同時在兩面作戰而招緻失敗,是以避免重犯這一根本性的戰略錯誤,是德國第二次企圖用武力取得世界霸權能夠成功的一項必要條件。希特勒對這條原則如此堅信不疑,是以于1939年8月同蘇聯和解,以確定在他進攻波蘭時不緻既在東線和一個大國交戰,又在西線和另外兩個大國交戰。事态證明了這一迫不得已的決定是經過慎重考慮的;因為,即使蘇聯是一個友好的非交戰國,第三帝國這時的軍事力量在1939年的秋季戰役中,也僅僅能夠打倒波蘭,同時又守住齊格菲防線。假如法國人沒有那麼全盤失敗主義的心理,波蘭人不是那麼缺乏裝備,德國在波蘭的閃電戰,也許由于英法進行突破,越過萊茵河進入魯爾區,而會突然停止。

參考資料

《概覽,1939—1946年:大戰前夕,1939年》,第24—25頁。

《德國外交政策檔案》,第8卷,第13号。

《德國外交政策檔案》,第8卷,第271号,第2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