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為何至今沒人敢挖秦始皇陵?看到衛星俯拍圖後,這才明白其中玄妙

說到旅遊,西安這座古城是很多人的心目中的打卡地,來到這裡才能感受到大陸曆史的厚重,西安的曆史可以追溯到遠古時期,有13個朝代将這裡設為都城。

西安地鐵的段子也在網際網路上廣為流傳:不要奇怪為什麼西安地鐵修得如此緩慢,因為地鐵的施工機關是考古隊,别的城市修地鐵都是盾構機加各種先進機器,隻有西安是靠着考古人員拿個小鏟子一下一下地挖,要說原因,還不是因為西安挖了太多的古墓出來,最後隻能讓考古隊出馬了。

為何至今沒人敢挖秦始皇陵?看到衛星俯拍圖後,這才明白其中玄妙

雖然網絡上的段子有一定的戲谑的成分在,但反映的情況卻是真實的,西安這裡真的是挖出了多座具有重要價值的陵墓。但要說最知名的就非秦始皇陵莫屬了。這座皇陵的主人是大陸曆史上的第一位皇帝嬴政,根據史料記載,它一共修了39年才修好。

秦始皇陵可以說是國家乃至世界最關注的事件之一,畢竟一個随葬坑發掘的兵馬俑就已經聞名世界了。

1974年被發現的兵馬俑,堪稱是一座地下的軍事博物館,1978年來訪的法國前總理希拉克參觀後贊歎兵馬俑是人類曆史上的奇迹。它的問世讓人們對秦始皇陵更是充滿了遐想。

為何至今沒人敢挖秦始皇陵?看到衛星俯拍圖後,這才明白其中玄妙

根據史書所記載,秦始皇陵修建時共征集了将近80萬人,修了将近40年,到秦始皇去世的時候都沒有修好,直到秦二世繼位還修建了一年多才最終完成。陵墓中陳列着無數價值連城的寶貝,周圍的陪葬坑和墓葬已經探明的就有400多個。

古人是最講究風水的,帝王陵墓更是要選擇風水極佳的地方。秦始皇的這座陵墓南邊是骊山,北邊則是渭水。陵墓處在骊山的懷抱之中,與山體渾然一體,又像是蓮花的花蕊一般,就算用現代的眼光來看,也是設定陵園的極佳選擇。根據古籍所說,始皇帝的陵寝南面背山,三面環水,地理位置非常優越。

從衛星雲圖來看,陵墓所在的位置就像是這個龍形山脈的龍眼,這樣的位置對于笃信風水的古人來說,帝王的陵墓設在這裡,就注定讓很多的盜墓者望而生畏。

為何至今沒人敢挖秦始皇陵?看到衛星俯拍圖後,這才明白其中玄妙

不過還是有不少的文字記載,從古至今,幾乎各個曆史時期都有人試圖打開皇陵,窺探其中的秘密。最知名的毀滅者應該就是項羽了。

項羽進入關中之後,對皇陵進行了破壞和挖掘,而劉邦在取得天下之後則下令妥善保護皇陵以籠絡人心。

《漢書》中還記載了牧羊的小孩為了尋找走丢的羊而誤打誤撞進了皇陵地宮,并意外引發了大火的故事。

王莽時期的赤眉軍、唐朝時的黃巢以及五代時的溫韬都有關于他們因為籌集軍饷而對皇陵下手的記載。到了民國時期,觊觎秦始皇陵的軍閥就更多了。

為何至今沒人敢挖秦始皇陵?看到衛星俯拍圖後,這才明白其中玄妙

那麼看到這裡,估計大家心中都有個疑問,這些曆代的盜墓者,他們真的如史書的記載那樣對于秦始皇陵下手了嗎?又挖掘到什麼程度了呢?大陸的相關部門曾經利用現代技術和綜合所有的資料、資料進行分析,首先确定了地宮是真實存在的,并且墓室的主體并沒有坍塌和進水,其次就是盜墓也是真的被盜過,但是這些盜墓者并沒有挖到地宮,也就是說地宮中的珍寶并沒有遭到劫掠。

既然都知道秦始皇陵可能會有很多的稀世珍寶,而為什麼卻沒有被盜墓者染指呢?這主要是跟一種物質有關,它就是水銀。

一直以來都有個傳說,為了表示始皇帝坐擁天下執掌江山,是以用大量的水銀用來表示江河海流。

為何至今沒人敢挖秦始皇陵?看到衛星俯拍圖後,這才明白其中玄妙

為了驗證這個傳說,地質部門在對皇陵封土堆的土壤進行測量後,也發現其中汞含量分布異常。證明傳說應該是真實的,地宮中确實存在大量的水銀,能達到上百噸。

古人認為水銀有辟邪的作用,還可以驅鬼,并且墓室中的水銀也起到了對于陵墓的保護作用,如果有盜墓者潛入的話,古代又沒有防毒面具,單單這些水銀的毒素就足夠能要了他們的命,也許這就是皇陵得以儲存最大的功臣!

由于考古技術的局限,在沒有能完好儲存墓葬的方法之前,就讓這座千古一帝的陵寝靜靜地安眠吧,希望未來我們能看到揭曉答案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