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馬豪情的日子》将播,王雷領銜曹雲金助陣,京味年代劇回來了
“泥鍋兒,泥碗兒,你滾蛋。”
“一道黑,兩道黑,三四五六七道黑。”
“我買了一根煙袋烏木杆兒,我是掐着它的兩頭一道黑。”

二胡一拉,盧溝橋石獅子一亮相,童謠一響,那熟悉的味道,可不就回來了。
在國産劇裡,有一個帶有強烈地域特色标簽的分類——京味年代劇,曾大批湧現,備受觀衆青睐。
80後熟悉的京味年代劇,應該有《渴望》《四世同堂》《小井胡同》這些上世紀的經典國劇。
90後熟悉的可能是《大宅門》《茶館》這些進入新世紀的劇集。
但随着國劇流量時代的到來,國産劇題材逐漸偏向新一代觀衆,京味年代劇逐漸銷聲匿迹。
上一部破8分的正宗京味年代劇,還是2015年何冰、郝蕾主演的《情滿四合院》。
這幾年京味年代劇雖然不時還會出現,但主演基本已經換成了肖戰、韓東君這類青年演員。
雖然是時代的必然,但總覺得差那麼點味兒。
到底何時,觀衆才能再看到一部陣容強大又原滋原味的京味大劇呢?
要說這個類型,除了央視,最大的指望,當然是北京衛視。
北京衛視原本計劃在今晚,推出一部陣容強大到讓你不敢信的京味年代大劇,但最終登陸該檔期的,是張若昀領銜的《顯微鏡下的大明》。
不過,肉在鍋裡,出鍋遲早的事,該劇最早在8月,就會和觀衆見面了。
《鐵馬豪情的日子》。
編劇是國産京味年代劇的編劇扛把子王之理。
主演王雷。光是參演的國家一級演員,就有5位。
相聲演員一位,曹雲金。
從各方面來看,它都具備成為今年京味劇劇王的潛質。
成不成,我先帶着各位爺瞅瞅?
一、年代京味劇能出爆款嗎?這次赢面很大!
說到京味年代劇,老觀衆首先想到的,就是胡同,是南鑼鼓巷、什刹海。
《鐵馬豪情的日子》故事一開場,就是從胡同說起。
王雷飾演的小子,瞅着心愛的姑娘。
又是打着年代劇幌子的愛情劇?還真不是。
“以小見大”,是年代劇劇王們的一大制勝法寶。
你看當年的京味年代大劇:《大宅門》《正陽門外》......鏡頭聚焦的幾乎是小人物,觀衆們得以在他們的酸甜苦辣中見證時代的變遷。
從故事上看,《鐵馬豪情的日子》也是一部“以小見大”的作品,既有年代劇的元素,也有抗戰劇的内容。
劇中康本善(王雷飾演)和王冉秋(袁姗姗飾演)這對戀人是長辛店的機廠勞工。
“七七事變”之後,日本鬼子占領了長辛店。康本善和王冉秋配合晉察冀抗日根據地運送戰備物資、搭救技術骨幹、傳遞重要情報。他們還專門組織了工友複仇隊,專殺鬼子和漢奸。
新中國成立後,康本善和王冉秋擔任機廠的工廠中的房間主任和設計師,最終實作了老一輩勞工階級“大工匠”的夢想。
故事有三個特點:
一是年代跨度非常大,從民國初講起,前後經曆了辛亥革命、五四運動、抗日戰争、解放戰争、新中國成立等重大曆史時期,跨越近四十年。
二是包含工業劇的元素,故事圍繞康本善、王冉秋、萬承順等長辛店鐵路勞工修機器造火車展開,講述了中國鐵路工業發展的史詩。
三是京味道非常濃,抗戰劇内容也不少。
預告片中就出現了勞工跟着我黨幹革命,男主操起匣子槍對抗侵略者,
還有李光複和劉佩琦飾演的老兄弟以肉身攔截鬼子的運輸火車等情節。
不過,故事跨度長達數十年,如何做到每個年代的觀衆都有代入感,是個難題。
那麼,《鐵馬豪情的日子》是怎麼解決的呢?
答案是演員,讓好演員,帶觀衆入戲。
二、王雷、曹雲金主演,5位國家一級演員助陣,這陣容是那個意思
本劇編劇是最讓人放心的部分,王之理的《情滿四合院》、《正陽門下》、《正陽門下的小女人》都是标準的京味年代劇,他出手,兩個字:道地。
導演周友朝拍過《張伯苓》等8分佳作,《聶榮臻》也備受觀衆好評。年代劇、抗戰劇顯然是他擅長的領域。
編劇導演都找對人,接下來就是演員。
因為本劇跨越的年代相當長,因而在選角方面要考慮到兩點。
一是京味兒,看演員的年齡、狀态、閱曆是不是适合角色,有沒有那個味道。
二是演技,年代劇是非常考驗演技的,被年輕演員演砸的年代劇也不止一兩部了。
《鐵馬豪情的日子》的政策就是一個流量都不用,全部用實力派演員,這或許是劇集拍完放到現在的原因,那些有流量明星參演的、品質沒那麼高的年代劇都播了,因為對于電視台那是收視保障。
但要戲好看,就得看《鐵馬豪情的日子》這樣的。
先說男主,金鷹視帝王雷,飾演康本善。
從戰争劇《永不磨滅的番号》中的 “陳峰”到生活劇《金太狼的幸福生活》中的婦産科醫生“金亮”,王雷真正找到演技的巅峰狀态,還是年代劇《平凡的世界》。
“孫少安”這個角色,樸實接地氣,一口道地的方言,就像從書裡蹦出來的,雖然有點大男子主義,整天說要錘老婆,其實也沒見他真錘過,對家人有擔當,對朋友有情有義,做生意講誠信,西北錘王名不虛傳。
到了《功勳》,他塑造的李延年真實又感人,王雷僅憑一個單元的演出,就拿下視帝獎杯。
接下來他還有今年最受期待的戰争大劇《上甘嶺》。
他來演康本善這個貫穿全劇始終的角色,從隻愛姑娘的胡同串子,到帶着勞工們打鬼子幹革命的真爺們,再到扛起家國責任的大國工匠,可以說内娛中生中,不作第二人選。
他來了,這部劇就穩了。
再說女主,袁姗姗飾演王冉秋。
早年憑于正劇《宮鎖珠簾》《新笑傲江湖》等走紅的袁姗姗,近些年告别于正劇之後,事業發展不算平順,雖然有《江山如此多嬌》等品質劇,但總的來說接到的好戲并不多,人氣也下落。
這部劇是她難得挑起大梁、角色也有看頭的新劇,劇中她的造型也完全撐得起男主白月光的人設,就看她的發揮了。
接下來,讓我們說說超豪華的演技派陣容。
其一,任程偉,國家話劇院一級演員。
作為早就拿下過金鷹獎最受歡迎男演員的實力派,任程偉當年絕對配得上當紅小生的稱号。《大雪無痕》《絕不放過你》用現在的爆款看都算得上年度爆款。
年紀上來了不再演主角,他依然憑《戰長沙》中薛君山一角綻放光彩,角色在24集以身殉國的段落被他演得太動人了。
這幾年他最出圈的作品是《縣委大院》,一衆演技派中他的表現依然相當搶眼,這就是一輩子的好演員。
本劇中他飾演的角色應該是為勞工據理力争的民族資本家,穩得很。
其二,國家一級演員李光複。
李光複也是一位老戲骨了,建議流量明星都聽一聽李光複的台詞。
字正腔圓,毫不誇張,又充滿感情和煙火氣,僅僅通過台詞戲就能清晰表達角色的情感。
這些年《人民的名義》、《正陽門下》和《人世間》裡都有他,今年的央視大劇《人生之路》中他飾演順德爺,戲不多,但堪稱全劇的金句王。字字句句都是人間智慧。
這部劇他飾演的應該是男主爹,角色沒跑了。
其三,國家一級演員劉佩琦。
劉佩琦1985年就參演了陳強、陳佩斯父子主演的電影《二子開店》,從此開啟了數十年的演藝生涯。
《大宅門》裡的白三爺,《白鹿原》的朱先生,都是他的代表角色。
《風雪悍刀行》中,他飾演的李義山也十分精彩。
這次他的角色是李光複的老兄弟,一場醉卧鐵道笑唱小曲的戲,戲味十足。
隻能說劉佩琦演年代劇,那是不可能出錯的。
其四,國家一級演員劉威。
劉威的經典角色太多了。
當年就有唐明皇、魏延、李自成、李斯。
近年來他飾演的《平凡的世界》中的孫玉厚,《幸福到萬家》中的老村長,個個經典。
這次他演的應該是我黨上司勞工們的負責人,一句“規矩應該由主人來定”,平靜中氣宇不凡,太頂了。
其五,國家一級演畢彥君。
這幾年這位老戲骨在《人民的名義》《人世間》等多部爆款中都有演出,京味年代劇也沒少演,《情滿九道彎》中他演的是男主爹。
這種演員屬于放進劇裡,劇就多了一份年代劇的味道,肯定是不會錯的。
國家一級演員說完了,可剩下的也不是泛泛之輩。
其六,華表獎影帝果靖霖。
讓他獲獎的角色,就是觀衆最愛的袁隆平。
隻有這個版本的袁隆平,才是真正還原了袁隆平的本真性格。
現實中的袁隆平永遠都是一副和善的表情,經常面帶微笑,幽默又頑皮。
當年劇集開拍前,果靖霖問袁老:“袁老,你什麼時候都比我厲害,我該怎麼演你呢?”
袁老笑着回答:“要注意發型。”
果靖霖這幾年的演技有口皆碑,剛剛開播的《消失的十一層》他又有精彩的反派演出,
他來演劇中老北京的爺,再合适不過。
其七,無冕影帝王硯輝。
是的我也搞不清為什麼這部大劇到現在才放出來,演技派實在太多了。
王硯輝第一次一鳴驚人,就是拍了曹保平的《李米的猜想》,後來《烈日灼心》中一個出場2分鐘的角色,讓他演成了國産片演技教科書。
這幾年王硯輝的演技開始被看到,也逐漸在國劇中挑起大梁,本劇中這樣戲份不多的角色,可能演的不會太多了。
其八,梁天。
又一位喜劇老戲骨。早年間,在《我愛我家》、《茶館》、《過年》、《頑主》等,都有他的身影。
尤其是《我愛我家》中的賈志新,可以說是絕對的經典。
雖然随着年齡的增長,梁天接的戲少了,但隻要演,就演啥是啥,這次演的軍閥,也别有一番喜感,值得期待。
最後一位,曹雲金。
曹雲金是本劇的三番,戲份應該不少。
這些年曹雲金的演藝事業可謂跌宕起伏,人氣一度下墜,但又憑借直播重回人氣高峰。
不過在影視領域他始終沒什麼突破。
本劇中他的角色是男主師弟,貧嘴又愛炫,為了争姑娘和兄弟大打出手,角色絕對是曹雲金的菜。
我很看好他本劇的表現。
看得出來,本劇全是是實打實的演技派,随便一場戲就是金鷹視帝、華表獎影帝,和國家一級演員對戲。
别的不敢說,演技這一塊,翻車的可能性,為零。
三、全員實力派聯袂的京味劇還能出爆款嗎?這部劇或許可以打個樣
曾幾何時,京味年代劇是絕對的國劇收視保障。
這類題材,故事戲味足,演技講究,還帶着煙火氣,很受老觀衆的喜愛。
不過,那個屬于京味年代劇的黃金時代,肯定是過去了。
新一代觀衆對于老北京沒什麼概念,比起正宗北京味兒,更愛玄幻、古偶劇,電視台也見風使舵,不再追捧這個類型。
好在,還有北京衛視能夠把它排進黃金檔,想必也是看中了這部劇的品質。
但電視台真是搞錯了,這種道地北京味兒的劇,其實不僅僅是北京觀衆們喜歡看,大量中老年觀衆都愛看。
隻要播出,收視根本不用擔心,更不用說,本劇還有如此華麗的演技派陣容。
這屆年代劇最愛的就是頂流參演,實力派鑲邊。
可回看之前的京味劇集,大多由資深演員挑大梁,他們本人的經曆更貼近年代屬性,很容易沉澱着不同的時代韻味,戲才好看。
等了這麼久,終于又有一部全員實力派、味道夠正的京味年代大劇登場了,我也很看好這部劇,能成為這個暑期檔的國劇黑馬。
畢竟,在那個《狂飙》《漫長的季節》創造的上半年國劇高潮之後,對于沒那麼愛看古偶劇的普通觀衆來說,最近的國劇市場,太寂寞了。
《鐵馬豪情的日子》,來的正是時候。
接下來,就看它如何為落寞了這麼久的京味年代劇,争一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