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家庭都有老人,當我們和老人接觸時,時常會聞到一股“怪味”,那種從老人身上散發出來的,讓人感覺有些不适的味道,被稱為“老人味”。
大多數上了年紀的老人身上,都會有“老人味”。年幼的時候,不懂得其中的原因,自認為是歲月留下的痕迹,是一種天然形成、無法改變的特殊記号。
直到看到張泉靈的一則采訪,才恍然大悟。
主持人張泉靈在采訪一位老太太時,彼此相談甚歡,于是,她沒忍住就問了句:“奶奶,您多久洗一次澡?”
老太太遲疑了許久,難為情地說:“我一般不洗澡,年紀大了,洗澡很危險,一個人在家裡萬一摔了,又要給孩子增添負擔了……”
原來,上了年紀的人身上有“老人味”的背後,竟是那麼周詳的考慮,是顧全大局的沉默,是深明大義的隐忍,是體諒兒女的自覺。
洗澡、洗漱,保持自身的幹淨整潔,在絕大多數人看來,是再尋常不過的事情了。但是,對于上了年紀的老人而言,卻是一項十分艱難的任務。
因為年紀大了,身體行動不便,精力和體力都跟不上了,即使自己也想從頭到腳洗洗幹淨,但是現實卻是力不從心、無能為力;
另外,浴室水多地滑,年輕人尚有不慎摔倒的時候,更何況是行動不便的老人呢?
一些獨居老人,一旦在浴室摔倒之後,就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即使千方百計聯系上兒女了,除了給兒女添麻煩外,還丢了自己的臉面。
的确,人老了之後,會十分在意自己在兒女心目中的形象,也會十分維護自己的尊嚴。
雖然人老了,行動不便了,但是,隻要自己還有一點自理的能力,都沒人願意被别人當成失能老人,尤其不願意讓兒女覺得自己一無是處。
或許,這是每個老人内心的倔強,他們想要活得有價值、有尊嚴,想要活在别人的尊重之中,而不是事事依賴别人,處處看别人的臉色。
如果連洗澡這樣私密的事情,都要假别人之手,那他們隻會覺得自己沒臉活在這個世上,覺得自己拖累了兒女後輩。
其實,人上了年紀之後,除了洗澡不友善之外,生活中還有諸多不便的地方。
現實生活中,很多老人甯願默默忍受各種不便,都不願意和兒女講述,一方面是私密的事情,不好意思和兒女說;另一方面是怕麻煩兒女,給兒女增添負擔。
網紅鄉村小喬的爺爺,今年85歲了。誰能想到,看似身體健朗、行動自如的爺爺,内心一直有着難言之隐。
自從上了年紀之後,爺爺如廁就成了一大問題。因為家裡的衛生間是蹲坑,爺爺蹲下去之後,就難起來。于是,将近七年的時間,爺爺每次如廁,都是躲在房間裡,用一個比較高的桶作為馬桶,然後悄悄地倒掉……
偶然間得知這一情況的小喬,立即給爺爺換了可以坐着的馬桶,并且還貼心地裝了幾根欄杆,讓爺爺坐着起身時,可以有個支撐。
看到家裡的蹲坑換成了可坐的馬桶,還量身為他定制了欄杆,爺爺激動的不能自已。多年來的窘境,如今終于解決了。
其實,如果不是看到網紅爺爺的這一情況,年輕人永遠也不會想到,老人看似一切順遂的背後,卻有着各種難以啟齒的困窘。
然而,對于老人來說,甯願自己将就一點,委屈一點,也不願意給兒女添麻煩。中國式的父母就是如此,永遠都隻會為兒女考慮,卻從來不會真正為自己着想。
最近,安徽發生了一件“一位老人喝農藥出走”的事件。
老人患有長遠病,每年都需要去醫院治療幾次,幾乎花掉了家裡所有的積蓄。為了不再給兒女添麻煩,她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
老人為兒子做好了最後一頓飯,然後大口喝下一瓶農藥,忍着劇痛走出門,之後再也沒有回來。老人離家已經數日,兒子多方尋找,但始終沒有找到母親。
老人選擇以這樣的方式和兒女分别,不僅成全了兒女的名聲,也給自己留下最後的體面。
她不想讓兒女看到自己慘死的一幕而心生内疚,也不想自己一直拖着病體,成為兒女的拖累。
這世間最偉大的愛,莫過于父母對兒女的愛。
父母在年輕的時候,竭盡全力地把最好的一切都給兒女;當父母老了以後,不管自己多難、多苦也不願意給兒女添一丁點麻煩。
父母對兒女的愛,不可謂不偉大。
身為兒女後輩,當父母老了以後,務必要給予父母足夠的重視、充足的耐心,盡量讓他們生活上不再窘迫,有尊嚴、有體面地享受晚年生活。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