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一個很在意親緣關系的國家,血緣的紐帶将人們緊緊聯系在一起,而“家族”的觀念也是一直存在于人們的思想觀念裡,親戚之間互相照應就成了約定俗成的事情。
但是人與人的關系也有親疏遠近之分,父母、兄弟姐妹自然是最親近的,也是為你付出最多的人,而親戚相對來說就差一些了,是以就會産生一些沖突沖突,而那些“見不得你好”的親戚也開始冒了出來。
“愛嚼舌根”是現在很多大學生對于親戚的評價,不管是學習還是工作、結婚生子等問題上,都會看到一些不太友善的親戚,還有很多親戚将貶低學生的話說得理直氣壯,而這些“壞親戚”的出現少不了家長的推波助瀾,網友們用自己的經曆揭開了家長僞善的一幕。
貶低你的親戚是父母慣的,網友分享個人經曆,揭開家長僞善的一面
記得筆者聽到的一句話就是“親戚就是見不得你好”,不管學生過得好不好,都免不了成為親戚茶餘飯後的談資,各種貶低的話随口就來,哪怕當着學生家長的面也毫不收斂。
俗話說“打狗還得看主人”,為何親戚卻能如此嚣張?還不是吃準了家長的心态,是以網友就說出了“貶低你的親戚都是父母慣的”的結論來。
而這個結論也讓評論區裡炸開了鍋,紛紛開始分享自己的經曆,進而揭開了家長的遮羞布,讓人們看到了家長僞善的一面。
比如有學生就說自己的父母總喜歡“家醜外揚”,在外人面前靠貶低自己的孩子來尋求關注和共鳴,絲毫不顧及學生的感受,給學生的心靈造成了極大的創傷。
而且筆者身邊也有這樣的例子,明明學生成績已經非常好了,親戚也都會說還不夠好,這将來考名校都費勁,家長甚至還覺得親戚說得對,跟着一起“規勸”學生好好學習。
還有就是現在大學生就業本就很難,剛畢業能找到一個差不多的工作就不容易,掙得少很正常,但是到了親戚和父母的嘴裡就變成了“書都白讀了,沒啥大出息”,這些話狠狠刺痛着學生的心。
明知學生受了欺負,家長卻不以為然,錯誤的相處模式直接瓦解親情
學生優秀與否都會聽到一些負面的聲音,就算是已經足夠優秀,有些親戚也總能挑出你的毛病來,學曆、工作、容貌乃至結婚生子都會被拿出來挑刺。
這種現象在生活中可并不少見,而在學生“被欺負”的時候,有些家長卻在一旁裝看不見,或者是跟着一起欺負學生,就算學生已經明顯表現出了不滿,家長也是不以為然的。
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家長的教育觀念出現了問題,總覺得學生就應該時刻被提點,甚至還有一些家長打着“良藥苦口,忠言逆耳”的名義去數落、貶低學生,表面看是為學生好,實際上無形之中給學生的身心造成了嚴重的傷害。
總是生活在貶低的環境中,也得不到家長的幫忙和鼓勵,學生一般會走向兩個極端,一種是叛逆心變強,奮起反抗,和家長産生沖突沖突,彼此的關系會越來越僵。
另一種就是學生在不斷貶低之下變得十分不自信,性格也變得唯唯諾諾的,甚至沒有自己的主見,家長見此更加不滿,如此惡性循環就會坑了學生的一生。
和諧美好的家庭氛圍就是在這樣錯誤的相處模式下分崩離析,是以不管是家長還是親戚都不要隻會挑毛病,還要懂得了解和尊重,否則親情被瓦解是早晚的事。
家長責怪學生親情淡薄之餘,更要從自身找原因,别隻會推卸責任
現在很多學生都不太願意走親戚,尤其是面對一些長輩的時候,更是顯得很不耐煩,于是家長就責怪學生不懂事,甚至還會說學生親情淡薄、不懂得尊敬長輩等等。
但是家長是否思考過為何學生會有這樣的想法和做法呢?學生從呱呱墜地到長大成人,都是在家長的教育之下生活,那麼學生的一言一行也就展現着家長教育的成果,但凡學生身上有讓家長看不過眼的地方,就說明教育存在漏洞甚至是已經跑偏。
其實成長是家長和學生共同的必修課,每家的相處模式和教育方法不盡相同,但是家長依然要給予學生足夠的愛與關心,能夠給學生足夠的信心和安全感,才能讓學生有力量前行。
雖說護犢子不是好事,但是也不能看着孩子被欺負,甚至是在一旁幫腔作勢,那樣隻能一步步瓦解家長和學生之間的關系,等到真的到了分崩離析的時候,想補救都來不及。
【筆者寄語】學生的生活裡總會有一些不友善的親朋好友,那麼學會處理這些複雜的人際關系就是學生成長的必經之路,當然作為家長也要自我反思,學生被貶低很可能是家長慣出來的,别隻會埋怨學生不懂事、不成熟,多從自身找原因,别等真的失去了孩子的愛與回饋,才知道自己錯的有多離譜。
話題:你身邊有喜歡貶低你的親戚嗎?歡迎留言分享與讨論。
(圖檔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