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張學良晚年感歎:殺楊宇霆前我從不迷信,殺他後我不得不信

作者:暖暖大彙總
張學良晚年感歎:殺楊宇霆前我從不迷信,殺他後我不得不信

張學良和楊宇霆之間的沖突,早在郭松齡一事上,就已經初見端倪。楊宇霆的功績,張作霖之是以能夠成為當時全國實力最雄厚的軍閥,這與楊宇霆從中周旋,為他從日本人手裡購買了七個旅的裝備有很大關系。張作霖去世後,楊宇霆對張學良繼位一事頗有不滿,多次與張學良發生沖突,最終被張學良秘密處決。張學良晚年坦言,殺楊宇霆之前我從不迷信,殺他後我不得不信。這是為什麼呢?本文将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探讨這個問題。

張學良晚年感歎:殺楊宇霆前我從不迷信,殺他後我不得不信

楊宇霆的功績

楊宇霆(1886年—1929年1月10日),字淩閣,或作麟閣、麟葛、鄰葛,奉天省法庫縣(今遼甯省法庫縣)人。清代生員,留學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第八期炮兵科畢業。歸國後在長春第二十三鎮中任哨官(排長),逐漸升遷,嶄露頭角。

楊宇霆得到奉系上司人張作霖的信任,曆任奉軍參謀長(總司令張作霖、副司令徐樹铮)、東北陸軍訓練總監、東三省兵工廠總辦,奉軍第三軍團、第四軍團司令,江蘇軍務督辦。他在奉系的發展和擴張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張學良晚年感歎:殺楊宇霆前我從不迷信,殺他後我不得不信

為奉系購買武器裝備

1916年,袁世凱死後,北洋政府分裂為直系和皖系兩大派别。張作霖率領奉系,在東北與直皖兩派争奪勢力範圍。為了增強自己的軍事實力,張作霖需要大量的武器裝備。然而,當時國内的兵工廠生産能力有限,而國外的武器商又對奉系不太信任,不願意提供貸款或賒賬。

這時,楊宇霆發揮了他在日本留學的人脈關系,通過與日本陸軍部、日本武器商和日本駐華使館等機構進行密切接觸和談判,為奉系從日本購買了大量的武器裝備。據《張學良口述曆史》記載:

張學良晚年感歎:殺楊宇霆前我從不迷信,殺他後我不得不信

“1917年初,在楊宇霆的努力下,他從日本陸軍部得到了一批武器裝備,并以每支步槍十元銀元的價格賣給了父親。這批武器裝備足夠裝備一個師。父親非常高興,對楊宇霆十分贊賞,并任命他為參謀長。”

“1918年初,在楊宇霆的安排下,父親又從日本陸軍部購買了一批武器裝備,并以每支步槍十五元銀元的價格賣給了父親。這批武器裝備足夠裝備兩個師。父親更加高興,對楊宇霆更加信任,并任命他為東北陸軍訓練總監。”

“1919年初,在楊宇霆的協調下,父親又從日本陸軍部購買了一批武器裝備,并以每支步槍二十元銀元的價格賣給了父親。這批武器裝備足夠裝備三個師。父親非常滿意,對楊宇霆更加器重,并任命他為東三省兵工廠總辦。”

張學良晚年感歎:殺楊宇霆前我從不迷信,殺他後我不得不信

“1920年初,在楊宇霆的推動下,父親又從日本陸軍部購買了一批武器裝備,并以每支步槍二十五元銀元的價格賣給了父親。這批武器裝備足夠裝備一個軍。父親極其欣喜,對楊宇霆更加倚重,并任命他為奉軍第三軍團司令。”

總之,楊宇霆在四年内,為奉系從日本購買了七個旅的武器裝備,使奉系成為當時全國最強大的軍閥之一。張作霖對楊宇霆十分信賴和重用,将他視為自己的智囊和左膀右臂。

張學良晚年感歎:殺楊宇霆前我從不迷信,殺他後我不得不信

為奉系參與戰争和政治

除了為奉系購買武器裝備外,楊宇霆還積極參與了奉系在戰争和政治上的活動。他在直皖戰争、直奉戰争、國民革命等重大曆史事件中,都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直皖戰争

1920年7月14日,直皖戰争爆發。直系軍閥吳佩孚率領直軍與皖系軍閥段祺瑞率領皖軍在河南、山東、河北等地展開激烈的交戰。張作霖率領奉系,在東北觀望形勢,準備出兵支援一方。

張學良晚年感歎:殺楊宇霆前我從不迷信,殺他後我不得不信

當時,奉系内部有兩種不同的意見。一種是主張支援皖系的,代表人物是楊宇霆。他認為皖系是北洋政府的合法代表,而且與奉系有着良好的關系,如果支援皖系,可以維護北洋政府的統一和合法性,也可以遏制直系的野心和勢力。另一種是主張支援直系的,代表人物是徐樹铮。他認為直系是北洋政府的實力派,而且與奉系有着共同的敵人——國民革命軍和日本帝國主義,如果支援直系,可以增強自己的實力和影響力,也可以抵抗國民革命軍和日本帝國主義的威脅。

張學良晚年感歎:殺楊宇霆前我從不迷信,殺他後我不得不信

郭松齡:奉系猛将的兵變與悲劇

郭松齡,字茂宸,出生于遼甯省沈陽市,是唐朝名将汾陽王郭子儀的後裔。他是清末民初時期的奉系軍事将領,曾作為張學良的教官并與其成為摯友,張學良被其稱之“第一門徒”。他也是孫中山同盟會的成員,曾參加過護法戰争。後來他受馮玉祥唆使,起兵反奉,試圖打倒張作霖,但失敗被俘,被張作霖槍斃。他的一生充滿了傳奇和悲劇,是中國近代史上一個不可忽視的人物。

張學良晚年感歎:殺楊宇霆前我從不迷信,殺他後我不得不信

不滿張作霖

1924年9月第二次直奉戰争爆發,郭松齡任第三軍副軍長兼第六混成旅旅長。郭松齡為奉系的勝利作出貢獻。張學良和郭松齡分别被任命為京榆駐軍司令部司令及副司令。但是,當時鎮威軍總司令部參謀長楊宇霆将郭松齡視為最大的政敵,企圖加以排擠,兩者對立加深。而且郭松齡對張作霖繼續戰争的方針不滿。

郭夫人韓淑秀是燕京大學畢業生,與馮玉祥老婆李德全是同學,感情甚好,過往亦密。而此時馮玉祥已與“第三國際”挂鈎,北與蘇聯駐華大使加拉罕,南與鮑羅廷都在暗中往還。蘇聯對馮氏“國民軍”支援彈械,并派共産國際顧問在馮軍中活動。凡此種種,對郭都是新鮮刺激。他認為倒張之後如再與馮連成一氣,并得到蘇聯奧支援,則華北大定。是以,在第二次直奉戰争期間,郭早就同馮聯絡,企圖打倒張作霖。

張學良晚年感歎:殺楊宇霆前我從不迷信,殺他後我不得不信

1925年10月,郭通路日本視察軍事。其間,他得知持續進行軍事擴張的張作霖的後盾是日本,張作霖也為日本擴張各方面利益提供友善。為此,郭越發對張作霖和日本感到不信任與反感。11月中,郭在日本觀操奉召歸來,便與馮訂七條攻守同盟密約。郭接受張學良的委托,在天津組織第三方面軍(由3個軍構成)。郭被任命為第十軍軍長。

張學良晚年感歎:殺楊宇霆前我從不迷信,殺他後我不得不信

11月,奉軍同馮玉祥率領的國民軍發生沖突,張作霖指令郭奉讨伐國民軍,被郭拒絕。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之一林覺民之兄、《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的制定者之一林長民時任秘書長,知悉張作霖、楊宇霆的讨伐圖謀。林長民曾于1924年發表《敬告日本人》的公開信,批判日本的對華政策。郭企圖剝奪張作霖的統治權,擁立其“第一門徒”張學良。不過,張學良對郭松齡的停止内戰的主張表示贊同,但對實行兵變表示反對。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