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冷霜
實習生 黃明圓
圖/主辦方供圖
7月6日,廣州市南沙區工信局牽頭開展“制造業企業數字化轉型媒體團調研”活動,展示南沙區企業數字化創新成果。
近年來,南沙區通過一系列政策落地實踐,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成效顯著。據統計,2022年南沙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作産值3805億元,規模、增速均位列全市第二,目前全區獲得各級專精特新稱号企業762家,其中約51家企業實施了數字化轉型。初步統計,近3年在數字化帶動下,相關轉型企業合計新增産值約達70億元。
強化新型數字基礎設施建設
據介紹,近年來,南沙陸續部署建設了一批新型數字化基礎設施,建成了5700多座5G基站、8個新型低碳智能資料中心等設施項目,有效地推動5G網絡技術在企業内網的廣泛部署。經由政策指引,安捷利電子實業有限公司積極推行工廠中的房間資訊化建設,通過打造全新的智能制造體系,為企業實作業務流程的超級自動化、業内首次全流程管理追溯化,員工工作效率與企業效益大幅提升。
廣船國際有限公司
南沙區工信局資訊發展處處長劉成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南沙區工信局始終着力于加快推進新型資訊基礎設施建設,推動數字技術與應用場景融合,築牢企業數字化轉型根基。劉成表示,區工信局與華為公司合作建設的華為(南沙)人工智能創新中心,在兩年多來共為120多家區内企業提供了多種數字化轉型更新服務,“這些企業近兩年的産值營收增速平均可達15%,高于未開展數字化轉型的企業。”
記者在現場獲悉,廣船國際有限公司作為首批通過工信部數字化和工業化融合評價體系的企業,目前已完成了從造船設計、制造到管理的一體化平台建設。其良好的資訊化基礎是公司駛入數字化轉型的快車道的堅實保障。據了解,廣船國際未來還将加快推進廠區工業5G專網部署,為廠内衆多生産裝置互通互聯建立網絡保障。
全力搭建數字創新“大平台”
記者了解到,自華為(南沙)人工智能創新中心成立以來,中心積極與南沙區600餘家企業開展走訪調研工作,與工信局共同推動了120餘家企業的數字化轉型,解決企業140多個核心技術問題。以芬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為例,華為為其搭建的一站式資料智能營運平台,通過建立起營銷、供應鍊、營運闆塊名額體系和可視化平台,讓企業經營過程中的痛點、盲點被細化展現,進而為企業調配生産、營銷資源以及企業經營決策提供更多輔助。幫助企業規整資料量超1000萬條,将原有1個月的企業營運資料模組化工作縮短到4天以内,芬尼數字資産使用率由10%提升至60%。
廣東芬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記者在調研過程中了解到,敏嘉制造技術有限公司作為典型的專注于數控機床的傳統制造業中小企業,于2021年通過政策的指引開始進行數字化轉型,依托華為工業網際網路和雲計算技術對公司業務流進行數字化改造,顯著提升裝備企業的管理水準,降低對人員的依賴。數字化改造後,企業售後工作效率可提高20%,裝置故障處理效率提升50%,産品競争力和售後服務能力得到了躍遷更新。
重點聚焦專業人才培育政策
敏嘉制造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趙虎表示,人才缺口是橫亘在企業數字化轉型過程的一大難題。目前,嘉敏制造短期采用低代碼工業程式設計軟體實作快速搭建和疊代MES系統和運維,以此降低對數字化人才技能要求。但從長遠來看,自我搭建工業軟體開發團隊,引進專業人才仍是企業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
廣州市敏嘉制造技術有限公司
芬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聯合創始人宗毅也表示,要在組織與文化上進行适配和調整,加大對數字轉型人才的激勵和培養,確定戰略的可執行落地。
記者在現場還了解到,華為公司自2021年以來,便聯合區工信局持續開展數字化轉型賦能教育訓練工作。一方面組織企業高管,探讨華為數字化轉型經驗,區内100餘家企業先後參加。另一方面,通過舉辦粵港澳大灣區智能制造論壇、華為生态峰會等品牌活動,定期組織線上系列教育訓練活動。兩年以來,中心共組織50餘場活動,覆寫500餘家企業,教育訓練複合型人才3000餘人,為南沙區傳統制造業企業的數字化轉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安捷利(番禺)電子實業有限公司
據了解,下一步,南沙區還将加大對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支援力度,做好企業智能化數字化改造的支撐保障工作,加快南沙制造業數字化、智能化轉型的步伐。通過加快建設一批智能制造平台和出台《促進制造業高品質發展十條措施》等相關政策,持續支援企業向智能化轉型更新,打造出一批國家級的智能示範工廠、智能制造場景企業。
(更多新聞資訊,請關注羊城派 pai.ycwb.com)
來源 | 羊城晚報•羊城派
責編 | 符暢
校對 | 彭繼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