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世界新聞攝影獎
人物:阿富汗塔利班士兵
一名受傷的塔利班士兵被北方聯盟的部隊俘虜。他似乎已經預知了自己的命運,眼中充滿了對死亡的恐懼,癱坐在地上不肯站起…
3支AK-47步槍同時向他開火,作為戰俘的塔利班士兵最終還是還沒有享受到《日内瓦公約》對于戰俘待遇的規定。事實上,在充滿着仇恨與報複的阿富汗内戰中,很多戰俘的命運都和這名塔利班士兵一樣…
阿富汗普什圖語中,塔利班是“學生”的意思,它的大部分成員也都是阿富汗難民營中的普什圖族學生,是以又被稱為“學生軍”。
最初,塔利班武裝隻有800多人,是以許多勢力對他們不屑顧。然而紀律嚴明、作戰勇敢的塔利班武裝打出了“鏟除軍閥、重建國家”的旗幟,是以它得到了阿富汗平民、特别是占全國人口40%的普什圖族人的支援和擁戴。很快,塔利班武裝發展成為擁有3萬正規軍、100多輛坦克和幾十架戰鬥機的強大武裝。1995年5月,塔利班發動了代号為“進軍喀布爾”的作戰行動,他們在當年9月就攻人了首都喀布爾,建立了自己的政權。面對塔利班強有力的攻勢,馬蘇德、杜斯塔姆和哈利利三方建立了一個反塔利班聯盟。由于他們的勢力範圍都集中在阿富汗的東北部和西北部,是以又被稱為了“北方聯盟”。盡管北方聯盟當時隻控制了阿富汗北部10%的須土,但塔利班政權仍然将共視為了危險的敵人,他們處死了數名北方聯盟的将領和數百名支援者。
馬蘇德
2001年9月9日,北方聯盟的核心上司人馬蘇德在接受兩名阿拉伯記者的通路過程中,被一名僞裝成記者的塔利班刺客用炸彈炸死。随後,北方聯盟的的二号人物杜斯塔姆也遭到了塔利班刺客的自殺襲擊。
這種刺殺對方将領的行為讓北方聯盟和塔利班的仇恨越來越深,而“911事件”的發生讓這種仇恨得到了宣洩。
在美國的支援下,北方聯盟的大軍在2001年12月13日重新奪回了首都喀布爾…根據聯合國調查人員的報告顯示,北方聯盟在進攻北部重鎮昆都土的戰鬥結束後,同樣進行了有組織的屠殺,大約5000名投降的塔利班土兵死在了自己同胞的手中。
混亂的阿富汗
一個國家的内亂是産生暴力輪回的根源,這在阿富汗的曆史和現實中展現得如此的充分。仇恨是内戰的溫床,而内戰催生了更多的仇恨和苦難,進而導緻整個社會陷入惡性循環,阿富汗就在這種循環中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頭條創作挑戰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