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蒸茶、烤茶、潤茶,五花八門的提香方法,真能讓茶葉更香嗎?

作者:小陳茶事
蒸茶、烤茶、潤茶,五花八門的提香方法,真能讓茶葉更香嗎?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于頭條号: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時間是個有趣的過程,因為永遠不知道它會怎樣改變你。

比如說,曾經不喜歡的食物、不喜歡的書、不喜歡的人、不喜歡的茶,後來有一天,卻喜歡上了。

但同時,時間如潮水般,也會讓你失去一些東西。

擁有的,都是過去擁有的。

時間記錄的是每一幀的事情,以及在這每一幀畫面裡,所擁有的東西。

這個說法有點抽象,就像“人不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

說回正題。

今天的題目,其實來自背景一位茶友。

蒸茶、烤茶、潤茶,五花八門的提香方法,真能讓茶葉更香嗎?

他孜孜不倦地給我們留言,已經有一年多的時間了。

估算着,一共留了近萬字,這種毅力令村姑陳佩服,這種長度比我的很多文章都要長。

沒想到,居然在字數上輸了,後生可畏。

是以決定,寫一篇文章專門回答他的問題,感謝他長期以來提供的素材。

他的留言,除了記錄自己的喝茶感受,還提到:

“原本很香的白茶,受潮之後濕度過高,香味沒了,怎麼提香?”

說實話,這個問題看起來簡單,但其實很難回答。

三言兩語,說不清楚。

蒸茶、烤茶、潤茶,五花八門的提香方法,真能讓茶葉更香嗎?

《2》

原本很香的白茶,為什麼突然會沒了香味?

其實茶友已經發現了,茶葉的香氣變化,和幹度有關。

合格的白茶,按照國标中的規定,含水量必須低于8.5%。

這是最低的标準,是一條紅線。

一些對自己要求更高的制茶師,會将白茶的成品,做得更幹,更有利久存。

低于7%,或者低于5%,甚至更低,接近出口級白茶的幹度,低于3%。

因為含水量低的白茶,才能經得起長期存放,不變質、不變味。

再說到,白茶的加工很簡單,推崇純天然、原生态。

以萎凋和幹燥為主,精髓就在于,把鮮葉内多餘的水分排出去,帶走不好的物質,留下好的物質。

在盡可能保留白茶營養物質和風味的同時,将茶葉做幹。

蒸茶、烤茶、潤茶,五花八門的提香方法,真能讓茶葉更香嗎?

如此誕生的白茶,才能幹香撲鼻,清爽濃郁。

然而,白茶是吸收高手,恰好空氣裡含有大量的水分。

若是沒有注重密封,讓白茶吸收了外界的水汽,那麼,随着水分含量的增加,白茶的内質,就會一天天被水分侵蝕。

營養物質受損,正向的轉化停止。

茶葉在特定的溫度和濕度下,開始過度發酵,發生負面的轉化,進而生成一些不好的物質。

與此同時,原本豐富的芳香物質,層次多變的毫香、花香、草藥香、荷葉香等,通通被雜味和怪味掩蓋。

最典型的例子,是白茶中生出巧克力味、酸味、煙味、倉味、悶味、水味、黴味等一系列不清爽的氣味。

這就代表着,白茶被存壞了。

沸水一沖入,各種怪味就會清晰地出現在蓋香上,自然也就不香了。

随着熱氣,騰空向上,熏得鼻子極為不适,絲毫不複白茶該有的鮮香醇爽、香清甘活。

蒸茶、烤茶、潤茶,五花八門的提香方法,真能讓茶葉更香嗎?

《3》

喝白茶之前,要不要提香?

很顯然,品質正常的白茶,無需提香。

先要了解,什麼是“提香”?

曾經聽一位茶友說,因為興趣,她報名了茶藝師教育訓練班。

而老師教她,在喝茶之前,可以根據具體情況,把茶葉提前蒸一蒸,烤一烤,這個步驟就叫“提香”。

茶友當時是個小白,對此感到疑惑。

況且,日常生活中喝茶,好像也沒有看到有人提香。

其老師又說了,那是因為别人不懂,隻有資深老茶客才知道,提香之後泡出來的茶,更好喝。

蒸茶、烤茶、潤茶,五花八門的提香方法,真能讓茶葉更香嗎?

彼時,茶友已經被老師認真的表情給唬住了,并深信不疑。

直到後來,在與朋友喝茶的過程中,想要進行提香,卻被人制止了。

大家都說,這茶品質好,香氣足,不用提香了,不好的茶才要提香。

這時候,才恍然大悟過來。

不可否認,提香确實是一個廣泛存在于茶圈裡的說法。

比如,村姑陳去不同的茶葉産區,在不同的茶農家裡,不約而同地聽到了提香。

再比如,在某個春茶季采茶結束後,一直催着老S發貨,而他也告訴我,再提一次香就發出去。

蒸茶、烤茶、潤茶,五花八門的提香方法,真能讓茶葉更香嗎?

再再比如,武夷山胡歌說,自己在喝剛提完香的岩茶。

在茶農這裡,提香指的是成品茶儲存一段時間後,由于擔心含水量上升,需要在發貨之前再進行一次烘幹。

順便,把茶葉當中有可能産生的水分,趕出去。

但還有一種提香,是由喝茶的人自行操作。

拿一個爐子,提前加溫,把茶葉放在上面,烘一烘,在高溫的作用下,茶葉的香氣就會散發出來了。

隻是,一般隻有含水量比較高的茶,才需要把多餘的水分給蒸掉。

更何況,對于白茶這種喜幹怕濕的茶類,倘若已經受潮了,即使自行高溫提香,也于事無補。

因為在我們看不到的地方,内質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雖然水分排出去了,但品質,依然不盡如人意。

蒸茶、烤茶、潤茶,五花八門的提香方法,真能讓茶葉更香嗎?

《4》

一款白茶,從出生到變老,要經過很多人之手。

采茶、制茶、存茶,而當茶葉從茶農轉移到客戶手中之後,它的品質,就不再由賣家負責了。

這責任,轉移到了買家身上。

當然,有一些不負責任的賣家,出售的是含水量超标的白茶。

他們沒有提前告訴茶客,這批白茶要快點喝,趁着茶葉還沒有進一步受潮變質,趕緊喝完。

于是,主人就會下意識地覺得,白茶能越陳越香,越放越值錢。

三五個月後再去喝,發現香氣、滋味、口感,全變了。

神奇的是,那些含水量高或者幹脆沒有烘幹的白茶,剛買回來的時候,喝起來稠厚、飽滿。

因為含水量高,内含物質含量也高。

反倒比已經烘幹的白茶,還需要聚一聚香氣和内質的白茶,表現更出衆。

蒸茶、烤茶、潤茶,五花八門的提香方法,真能讓茶葉更香嗎?

不過,這僅僅是暫時的。

半年後,所有香氣就皆不見了,留下的隻有一股水味。

這就意味着,大家買白茶,一定要關注含水量,否則到手的白茶,即使儲存再細心,最終還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而如果買到的是品質合格,含水量達标的白茶,則需要細心儲存。

簡單來說,有五個關鍵,密封、幹燥、避光、陰涼、無異味。

通常情況下,大家收到貨的時候,白茶都是用三層包裝法密封好的。

一層鋁袋,一層食品級塑膠袋,一層厚實的瓦楞紙箱,組成三層保護。

之後,茶葉就可以在紙箱裡,安靜地陳化,轉化出更豐富、更美妙的内質。

等到時機成熟,開箱來喝,隻覺得香氣濃郁,湯水醇厚。

提香,純屬多此一舉。

蒸茶、烤茶、潤茶,五花八門的提香方法,真能讓茶葉更香嗎?

《5》

提香,不是喝白茶的正常流程。

尤其是品質優秀,儲存得當的茶,本身就芳香撲鼻,何來提香一說呢?

隻有品質有缺陷,含水量超标的茶,才需要彌補,用高溫來蒸發水汽。

美其名曰:提香。

實際上,若是不提香,泡出來的茶湯會更加糟糕。

香氣寡淡,滋味淺薄。

但,亡羊補牢,為時已晚。

倒不如認真學習選茶、買茶、存茶的技巧,将來真正擁有一款品質優秀的老白茶。

更多關于白茶的知識

新白茶、老白茶、春白茶、秋白茶、散白茶、白茶餅,有哪些不同?

桂花白茶,茉莉白茶,玫瑰白茶,它們和白茶不是同一種茶,别弄混

春白茶白綠,秋白茶五彩,這是春白茶與秋白茶最直覺的差別

你真的認清白茶了?安吉白茶、月光白、福鼎白茶誰才是白茶

白茶國标隻限制新白茶,管不了老白茶?是以老白茶是三不管地帶?

原創不易,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幫忙點個贊。

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識!

小陳茶事村姑陳,專欄寫手,茶行業原創新媒體“小陳茶事”主筆,已出版白茶專著《白茶品鑒手記》,2016年-2020年已經累計撰寫超過4000多篇原創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