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世界人工智能大會在滬舉辦 30餘款新品首發首展

作者:每日

新華社上海7月7日電(記者周琳、龔雯、有之炘)“别看這輛無人駕駛車體型小,但動力十足,可以一次性拉動8隻成年亞洲象,而且可以實作全天候運輸,非常适合在空港、物流等領域。”

世界人工智能大會在滬舉辦 30餘款新品首發首展

這是7月6日拍攝的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會開幕式現場。新華社記者 方喆 攝

在6日開幕的世界人工智能大會的西井科技展台,講解員正在講述一款全球首發的新能源無人駕駛牽引車——“Q-Tractor”。會展結束後,這輛車将會進入多個機場實地營運。

本屆世界人工智能大會首發首展新品達到30餘款。複旦大學數字孿生大腦、張江“Super City”等成果進行首秀,GE醫療、美國高通等外資也帶來産品的首展。

世界人工智能大會在滬舉辦 30餘款新品首發首展

7月6日,參觀者在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會展會現場的特斯拉機器人旁駐足觀看。新華社記者 方喆 攝

美國高通首次向中國使用者展示了全球最快的手機端“ControlNet”用例示範,支援一個15億參數模型完全在手機運作。這一生成式AI解決方案,隻用不到12秒即可在手機上生成AI圖像,無需通路任何雲端。

大模型是大會最火熱的領域,30多個大模型團隊集體亮相,不少通用和行業垂直模型都是首次登場,集中展現人工智能如何更好賦能行業、從感覺走到認知。

6日,上海人工智能實驗室聯合香港中文大學、上海市測繪院首次釋出了城市級實景三維大模型“天際”。這一大模型能夠對100平方公裡範圍的城市實景進行高精度快速模組化。

值得一提的是,這一前沿大會現場處處都是“中國風”,不少大模型的名稱源于中華傳統文化,将人工智能這一先進技術與人文價值巧妙融合。

世界人工智能大會在滬舉辦 30餘款新品首發首展

7月6日,人們觀看華為雲盤古氣象大模型。新華社記者 王翔 攝

華為推出“盤古”,寓意開天辟地、變革産業;商湯取名“日日新”,取自“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網易“丹青約”取自古詩“已有丹青約,千秋指白頭”;慧拓搭載了大模型的礦山體系則命名為“愚公”……

據介紹,世界人工智能大會至2022年已連續成功舉辦五屆,共吸引60餘萬觀衆線下觀展,15億人次線上參會,總計推動200多個總投資700億元的重大産業項目簽約落地;300餘項産品首發首秀,走向全球市場。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