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西北旅遊的反思與突圍:減少景區投資失敗的六個“秘方”

作者:執惠
西北旅遊的反思與突圍:減少景區投資失敗的六個“秘方”

投資錯,步步錯,目前全國景區項目投資失敗率高達80%。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前期論證不充分,項目投資方沒有做好足夠的市場調研和風險評估,對項目的可行性沒有足夠的把握,另一方面是項目實施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沒有得到及時有效的解決,造成了項目的失敗。

為了避免景區項目的投資失敗,需要投資方在項目啟動前進行充分的調研和分析,制定出科學合理的投資政策,并在實施過程中密切關注項目進展情況,及時調整投資方向和政策,保證項目的順利進行。許多景區項目在規劃階段缺乏充分的調研和論證,導緻項目定位不清、設計缺陷等問題。例如,一些景區項目在建設過程中過于追求規模和豪華度,忽略了市場需求和遊客需求,結果建成後遊客數量稀少,門票收入無法覆寫巨額投資。

此外,管理不善也是導緻景區項目失敗的重要原因之一。許多景區項目在建設過程中缺乏有效的管理和監督,導緻建設品質差、安全隐患等問題。而在營運過程中,又缺乏專業的團隊和人才來進行管理和營銷,導緻景區服務品質下降、客流量減少等問題。

西北泛指西北五省,新疆和陝西是“兩隻領頭羊”,其餘三省旅遊發展水準相差不多。西北旅遊區域分割強、資源受限、發展落後、供給側難以實作全國共享,顯現較強局部市場特征,因遠離旅遊核心市場,旅遊投資失敗率遠超平均水準。

例如,在西北區域投資酒店,往往回報周期過長,投資平效過低,2018年中國星級酒店8962家,平均房間年坪效15.3萬,上海平均房間年坪效36萬,北京平均房間年坪效27.9萬,四川平均房間年坪效14.7萬,甘肅平均房間年坪效6.7萬,新疆平均房間年坪效9萬,青海平均房間年坪效5.4萬,可見新疆甘肅青海年坪遠低平均數,在西北投資星級酒店大機率不是一個好生意。西北區域主要是本地旅遊,據不完全統計占比80%,本地消費能力不足是最大問題。以甘肅省會蘭州為例,蘭州本地旅遊消費932元/人,低于全國平均水準953元/人。

西北旅遊的反思與突圍:減少景區投資失敗的六個“秘方”

甘肅蘭州中山橋

西北區域旅遊市場特點:資源貧瘠,品級低,總量大但密度低,發展不集中,開發價值不高,且旅遊産業遠不足以成為在地政府的支柱産業。同時投資超配問題在西北地區尤甚,因屬地客群與服務半徑有限,對市場研判出現失誤,容易造成資産閑置問題。是以,在投資方面一定要做好市場研判,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結合當地實情,不宜超前或過度開發

近年來,一些地方出現了超前開發、超市場容量投資的現象。這種做法不僅容易造成資源浪費,還可能帶來一系列負面影響,如景區過度商業化、遊客體驗下降、環境破壞等。

要因地制宜地制定景區開發規劃。在編制景區規劃時,應充分考慮當地自然環境、文化特色和市場需求等因素,避免盲目跟風、一刀切、貪大式的開發。

要合理控制景區容量。在景區建設和營運過程中,要根據當地的生态環境和交通狀況等因素,合理确定景區容量。既不能過分壓縮遊客數量,影響景區經濟效益;也不能過度擴張,導緻資源浪費和環境破壞。

化劣勢為優勢,提升旅遊産品成本效益

西北旅遊與其他地區相比,成本效益并不高,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交通費用高:西北地區地處中國内陸,交通費用比沿海地區高出很多,特别是對于遠端遊客來說,機票和火車票的費用是相當昂貴的。

西北旅遊的反思與突圍:減少景區投資失敗的六個“秘方”

新疆獨庫公路

2、旅遊配套設施不完善:雖然西北地區擁有得天獨厚的旅遊資源,但由于經濟相對落後,旅遊配套設施相對不完善,如酒店、餐飲、娛樂等方面難以滿足遊客的需求。

3、旅遊服務水準低:由于西北地區旅遊從業人員相對較少,且缺乏專業教育訓練,導緻旅遊服務水準較低,難以滿足遊客的高品質需求。

4、景區門票價格高:西北地區部分景區門票價格較高,對于普通遊客來說,門票費用可能會成為一種負擔。

西北旅遊的反思與突圍:減少景區投資失敗的六個“秘方”

陝西華山

然而,西北旅遊雖然成本效益不高,但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将其不利因素轉變為有利因素,例如:

1、推出優惠套票:為了吸引更多遊客前來遊覽,西北地區可以推出優惠套票,如門票+住宿+交通等,以降低遊客的整體成本。

2、提升旅遊從業人員素質:加強旅遊從業人員的教育訓練和管理,提高他們的專業素質和服務水準,進而提高整個旅遊行業的服務品質。

3、引入先進管理經驗:引進國内外先進的旅遊管理經驗和技術,運用到西北地區的旅遊管理中,提高管理效率和服務品質。

4、加強景區設施建設:加大對景區設施的投入,改善景區基礎設施和旅遊配套設施,提高遊客的遊覽體驗。

優化産品供給整合機制,破解淡旺季困境

西北地區淡季旅遊産品供給缺乏針對性,導緻淡季旅遊市場難以激活。整合機制缺失,不少景區景點及農家樂、牧家樂等旅遊産品與服務循着旺季經營路徑,缺乏因時、因地、因季、因人、因需的差異化開展項目創新。同時,西北地區旅遊營銷意識和旅遊企業的傳播意識有待提升,以破解淡季旅遊困境。

西北旅遊的反思與突圍:減少景區投資失敗的六個“秘方”

敦煌雅丹世界地質公園

西北旅遊面對淡旺季如何把握?淡旺季所有景區都存在,從業者應尊重客觀規律。經營重心是抓好旺季更旺,解決辦法如提高旺季客單價、延長營業時間、豐富業态内容、提高景區附加值、延長遊客滞留時間等;而在淡季應積極進行減虧,如果想要打造全季景區需有強大财力支撐。

因地制宜,尊重旅遊市場與産業規律

1、生态餐廳:大部分是失敗的,因為違背客觀規律,尤其是熱帶植物生态餐廳,成本過高,難以為繼。

2、房車:大陸房車經過二十多年發展保有量不超過30萬台,目前房車市場需求不高,且房車使用場景單一,成本效益不高,折舊高。這與美國1100萬輛鮮明對比,國情不同,不能簡單照搬照套,中國隻能按中國人的方式生活。

3、旅遊産業六要素:吃住行遊購娛。怎樣按照産業的要素聚集到某一個點,形成爆破點是目前西北景區要考慮的,如最近吃出名的淄博,娛出名的榕江村BA;西北地區旅遊要素普遍品質不高,少有聚集效應。

西北旅遊的反思與突圍:減少景區投資失敗的六個“秘方”

榕江村BA 圖源:貴州省文化和旅遊廳

4、開發角度:當地政府應限制低端水準景區的重複開發。鄉村振興産業應是以農業及其深加工為主,旅遊為輔,若不限制會形成内卷,造成惡性競争,目前全國景區“去産能”任務較重,是以在地政府對于旅遊資源應該客觀看待,不适合開發的應該及時止損。

注重跨區域配置,減少市場波動風險

西北地區地理環境較為惡劣,氣候幹燥,溫度低,交通不便,這給旅遊産業的發展帶來了一定的困難。其次,西北地區經濟相對較為落後,旅遊業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來改善基礎設施和提升旅遊服務品質,這也給當地政府和企業帶來了很大的壓力。

但是,西北地區旅遊産業也具有很大的發展潛力。随着人們對旅遊品質的要求越來越高,西北地區獨特的自然景觀和差異的文化資源也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是以,西北旅遊應該注重進行區域互補,不要将雞蛋放一個籃子裡,通過跨區域配置景區降低闆塊市場波動風險。

西北旅遊的反思與突圍:減少景區投資失敗的六個“秘方”

巴音布魯克草原

在進行景區資産配置時,盡量不要在一個區域投資。也就是說,西北區域的景區項目投資最好與和華東、華南或西南區域結合起來進行互補配置,跨區域開發景區項目是平衡區域闆塊或市場波動的重要手段。同樣,其他區域也需要關注本區域市場,關注本區域的産品結構和市場特點,按照區域市場的特點進行經營,而不是按照全國市場的特點進行經營。

比如,港中旅在投資旅遊目的地時,優化項目布局,強化項目落地能力,在國内與國外,尤其是國内旅遊資源禀賦突出的雲南、浙江、廣東等地擷取并開發優質的自然人文景區項目,不僅聚焦中西部旅遊資源富集地區,還利用城市休閑度假品牌的優質資源和市場影響力拓展業務,并在港澳及海外探索收購和打造标杆型旅遊目的地和IP。

優化開發模式,提升民企參與積極性

在西北地區,旅遊景區開發中民間資本參與程度仍顯不足,其中一大原因是資源壟斷現象的存在。由于曆史和地理等原因,部分旅遊景區資源被國有企業或政府部門所壟斷,民營企業難以進入,這無疑給景區開發帶來了不公平的競争環境。

此外,無利可圖也是影響民營企業參與景區開發的因素之一。許多民營企業對于投資景區開發是否能夠獲得相應的回報持懷疑态度,是以對于參與旅遊景區開發保持謹慎态度。這種情況的出現,部分原因在于目前景區開發模式存在的弊端,如缺乏公平競争的環境和足夠的政策支援。

在面對這些問題時,我們應采取積極措施,鼓勵和引導民營企業參與到景區開發中來。首先,應當打破資源壟斷,為民營企業提供公平的競争環境;其次,加大政策支援力度,提高民營企業參與景區開發的積極性;最後,優化開發模式,確定民營企業能夠獲得合理的回報。隻有這樣,才能真正實作西北地區旅遊景區開發的繁榮和發展。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