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在北極鲶魚前失聲,對580元買個帆布包尖酸刻薄,誰窮誰蠢?

#夏日生活打卡季#

首先,表明我個人對580元購買有LV- logo帆布包的态度:

現在的我:不買。因為現在的我更多考慮的,是所購商品的實用價值。

20歲左右的我:極可能買。雖然因“窮”而會影響夥食,但能滿足一下好奇乃至小小的“虛榮”,獲得心理滿足與愉悅——盡管可能很短暫。

在北極鲶魚前失聲,對580元買個帆布包尖酸刻薄,誰窮誰蠢?

有一家自诩“智媒領跑者,價值傳承者”、名叫《南方都市報》的,對此直接給出了“又窮又蠢又虛榮”的七字評價。

從這七字評價,能夠感受到他們對因不自信而産生虛榮心的消費行為的否定——對此,我個人也一定程度地以之為然!

但這七字,卻也深深透出了一個字,就是《南方都市報》的——“窮”!

“窮”與“不窮”?那就以①其所根植的廣深這一得改革開放風氣之先的土壤,②新聞媒體應有的真實性、客觀性、時效性、平衡性、社會責任性的原則要求,來做參照物。此報能不能回答以下幾個問題?

在北極鲶魚前失聲,對580元買個帆布包尖酸刻薄,誰窮誰蠢?

七字評價的客觀依據在哪呢?

隻有七字評價,再無其它内容。試問,你對580元購買LⅤ-logo帆布包人群的年齡、性别、職業、消費能力及習慣等等,作過采訪調查嗎?怎麼得出窮、蠢、虛榮的結論的?沒有客觀采訪調查,隻有主觀臆斷評價,作為媒體,此等職業行為,窮不窮?

為啥不深一步地探讨此消費行為的背後邏輯?

行為都有行為邏輯。商家搞此活動的商業邏輯是什麼?消費者的消費邏輯、心理邏輯是什麼?如果深入采訪調查、探讨研究,相信會對商業、市場從業者都是一個很好的回報。而浸淫市場經濟高度發達的珠三角多年的媒體,隻有七字評價,此等職業的眼界廣度、思維深度,窮不窮?

在北極鲶魚前失聲,對580元買個帆布包尖酸刻薄,誰窮誰蠢?

你對近在眼前的新聞事件發聲了嗎?

沸沸揚揚的“北極鲶魚”一事,已快百日。你跟蹤了嗎?你動态發聲了嗎?也許你會說這個要等權威部門的調查結論。問題在于,你始終跟蹤關注推動了嗎?你隻是在坐等權威結論?如果是,此等職業操守,窮不窮?

你對當地反貪腐主動發揮過作用嗎?

此報創辦于1997年。在黨中央反貪腐的堅強意志、雷霆行動下,廣州原市委書記萬慶良、原副市長曹鑒燎,深圳原市長許宗衡、原副市長陳如桂等被斬落馬下。作為深耕當地的媒體,你主動發揮過輿論監督等作用了嗎?退而求其次,對本地的一些不規行為,你原發、主動曝光了嗎?如果沒有,此等職業擔當和社會責任感,窮不窮?

在北極鲶魚前失聲,對580元買個帆布包尖酸刻薄,誰窮誰蠢?

如果對以上問題能給我們閱聽人有個肯定的回答,那我們就放心地尊重你和你的意見。

在重大新聞事件前失聲,對580元買個袋子的百姓斬釘截鐵地尖刻評價,這樣的媒體,深深地懷疑它真的是“又窮又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