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種優化的技術開發方法

一種優化的技術開發方法

ajsawin推薦 [2006-6-9]

出處:http://www.ccw.com.cn/cio/research/info/htm2006/20

作者:不詳

           設想一下,一個全球化資訊技術公司計劃采用一個改進的CRM軟體(CustomRelationManagement:客戶關系管理軟體)作為公司新産品線投入生産的支援系統。

        一種方案是:美國軟體開發組花了一年的時間研發CRM軟體。在美國總部試用時沒有任何問題,該軟體完全能夠滿足産品生産的需要。軟體開發組于是将軟體推向中國市場。由于對中國市場缺乏了解,他們花了大量的費用和工作對軟體系統進行改進。在經過一年的改進後,終于完善了軟體功能。此時中國本地産品也開發出來了。

        第二種方案是:組建兩個軟體開發組,他們互相獨立而又同時開展工作。但是中國軟體開發組團隊既缺乏技術、又缺少經驗。由于公司規定中國是受控國之一,中國軟體開發組難以及時獲得新産品線的有關資訊,緻使開發工作進展十分困難。是以,客戶關系管理軟體CRM軟體在中國市場的推廣工作非常不理想,緻使大量客戶十分不滿。公司不得不花了兩年多的時間,才消除了市場的負面影響。

        假設還有第三種方案:與當地軟體開發組采取松散的方式聯合工作。美國軟體開發組具有的豐富支援産品線的軟體開發經驗,他們把這些經驗快速地傳遞給中國軟體開發組。CRM軟體在美國照常按計劃投入使用,而在中國的軟體開發組繼續後面的工作,解決軟體系統适應在中國使用的有關問題。CRM軟體最多晚三個月,就能夠在中國市場順利投入使用。

        以上三種假定的開發方案中,方案一是高度集中化,方案二是高度分散化,而方案三是最優化。其中第三種軟體開發方案,特别适用全球化公司的軟體開發,稱之為聯合開發FTD(federatedtechnologydevelopment:聯合技術開發)。應用軟體內建僅僅是FTD發揮作用的領域之一。FTD方法不僅适用于資訊技術和業務處理,而且适應軟硬體開發和産品開發。

        FTD是優化業務産出的方法之一。采取這種方法,一是本地組織可以自主作出決定,不同組織之間是平等關系而不是聯盟。二是要有一個中心機構負責工作協調,每一個分支都能夠在統一的指令和安排之下開展工作。

        我們知道管理大公司要遠遠比管理小得公司複雜得多。但是,由于許多公司都是從小及大,習慣于集中管理。比如,公司的預算要由最高上司層管理,再如,地區辦事處必須得到最高上司的準許,而且任何主要項目上的花費都需要授權等等。

        大的公司往往需要通過外部采購的方式開展業務。比如,公司的資料中心采用統一的運作方式可能會達到最好的效果。由于美國的勞動成本較高,在資料中心設計中,可以通過外部采購的運作方式使成本降至最小。如果在外部采購安排上采取統一的合同規則,那麼外部采購人員采用FTD方式采購,可以在地理位置不同的地方執行采購任務,會達到較低的資本投入和實施成本,達到具有競争力利益的采購效果。

        實際上,可以采取多種方法實作項目規劃。如集中化的方法,由一個獨立的機構負責全球範圍内的開發工作;或者分散化的方法,開發機構分散在世界各地,他們之間無需溝通、也難以溝通。對于全球化的公司來說,這兩個極端的方式都不是最好的,都不能達到最佳的業務效果。我們常常希望有個恰當的中間地帶――不是全部集中化,也不是全部分散化,即聯合方式的技術開發-FTD。

        采取FTD方法分析公司業務,就會自然而然地綜合考慮業務産出的最大化。在具體業務工作的過程上,分布式方法能夠提高一緻性水準。比如,在滿足目标的時間、在縮短意外事故系統恢複的時間、或在重新設計後系統恢複的時間等要求上,就能夠較快地實施,提高業務的靈活性。再之,已經高度優化的子產品一般是比較成熟的。是以優先重用已有的子產品,對縮短系統開發周期十分關鍵。如果正在開發中的系統已在公司的業務中使用了一段時間,最好通過重用已有的子產品來壓縮開發周期。

        任何産品的開發都需要經過業務和技術兩條線。從某個方面來看,開發基于技術的産品,在研發、概念考證、工程實施等環節上都需要制定詳細的工作步驟。而業務開發過程通常由分散的元素組成。對于采用FTD方法來說,每個步驟的較長的描述都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每個步驟都要和前後階段的過程相銜接。清晰的接口是要通過經驗才能達到的,而且接口還要遵從已經存在的開放标準,如XML标準等。

        在兩個不同的地理位置上,并行的開發流程可以完全獨立,或在相似的或相同的業務過程之間,多個銜接點同步工作。多個銜接點同步非常适合公司内的輔助部門并行實施開發任務。比如,市場或廣告活動的同步就是銜接點的最好範例。并行開發雖然并不能縮短首批産品上市的時間,但是,那些面向國際銷售的定購産品可以通過這種方式更早地投入市場。如果業務安排需要的話,甚至可以比在本地還早投入市場。

        總之,采用FTD方法分解業務開發流程,可以保證本地開發适用于本地需求。這種方法尤其适合全球布局、集中設計的公司。FTD方法還尤其鼓勵内部的讨論,各個分支機構能夠明确地決定自治水準,這有利于現實的業務環境,有利于不同地區分支機構互相合作,共同實作全球業務目标。

        一般而言,要在完全集中化還是完全分散化的之間選擇如何更好地管理技術開發過程的方法。不是在客觀分析的基礎上而明确地做出的決策,項目開發計劃實施最終達到的目标将不是最優的。FTD就是在這兩個極端方法之間的最好交點。

        我們列舉兩個采用FTD方法技術開發的例子:一個是作業系統,一個是網格計算,來說明FTD方法的神奇效果。在Unix作業系統的開發過程中兩次采用了FTD模式:第一次是初始開發階段;第二次是開源軟體的革命,即Linux開發階段。網格計算技術則是FTD産生奇效的另一個例子。該技術不是由一個公司發起的,而是由許多“玩家”通過“标準開發組”共同開發的。在網格計算技術發展的過程中,采用FTD動态協定,多個組織将這些協定轉化為詳細而明确的戰略計劃。

1、Unix作業系統

        1969年貝爾實驗室的KenThompson和其他幾位研究員開發了Unix作業系統。為了反對技術壟斷,他們免費提供Unix作業系統的源碼給大學和研究機構使用。Unix作業系統源碼的規模相對較小,能夠安裝在多種機器上運作。正是由于這個因素,許多和學者研究所學生針對Unix作業系統發表了許多研究文章和博士論文。每項研究都可以被認為就是一個FTD的例子。

        代碼簡潔是Unix作業系統具有競争力優勢的根源。Unix作業系統的成功還歸功于免費提供給大學的使用,這無形之中推動了FTD。參與這些項目的學生畢業、工作或建立新的計算機公司(如,Apollo,SunMicrosystems,Multiflow,Convex,Alliant,NeXT,Apple以及其他許多公司)時,Unix作業系統便成為首選。由此,Unix作業系統的曆史地位得到了确認。

        1991年,LinusTorvalds開發了一個類似Unix作業系統的核心,即Linux。發生了同樣的現象。從FTD的角度來看,這是由單個人而不是一個公司發起的。開源軟體Linux推動了FTD的發展。随着Linux系統的不斷開發,被成千上萬的公司、組織和個人參與、承認,并被廣泛采用。

2、Grid網格技術

        從FTD的角度來看,網格計算技術的發展僅僅是興趣所至。從傳統意義上來看它不是産品,你不能夠到商店去購買一套網格。每個網格都是唯一的,不是被嵌入一個産品中。其中每一台參與計算的計算機就是一個“節點”,而整個計算是由成千上萬個“節點”組成的“一張網格”。每一台計算機就像擺放在圍棋棋盤上的棋子一樣,而棋盤上縱橫交錯的線條對應于現實世界的網絡,在網格上做計算,就像下圍棋一樣,不是單個棋子完成的,而是所有棋子互相配合形成合力完成的。随着網格技術的發展,企業界達成了這樣的共識:業務和支撐業務的資訊技術驅動了網格技術的應用。一旦這項技術得到應用,将使産品和技術開發達到最優組合。

        實作大範圍的不同群體能夠“一起而又獨立地”工作,通過協商一緻的标準進行合作,網格計算技術将會有較大的發展前景。這正是FTD的精髓所在。(it168)  

  (網頁編輯:秋月)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