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氯化鉀半年漲兩千 還會繼續麼?

2021年上半年已經過去,氯化鉀最多增加了2000元/噸,特别是僅去年6月就已經超過一千。最近,這種氯化鉀真的很瘋狂,雖然現在的價格已經從2008年的記錄沖到了曆史上第二高的價格,距離還有大約一千元的距離,但單一的"動能"這塊可以說是在2021年創造了一段新的曆史。之前寫過漲價總結,也寫過漲價原因,今天就"風險世界"寫了一個負條。事實上,氯化鉀價格一直缺乏實質性的支撐因素,是以沒有更兇猛的隻是天閣,一旦下行也就有可能一團糟。

首先,氯化鉀價格上漲的主要原因可能是供應限制,但到目前為止已經"可能",特别是随着高價銷售壓力的增加和下遊開工率的大幅下降,這種緊張關系的可能性也已經動搖。海關資料顯示,1-5月份氯化鉀進口量達到404萬噸,減去少量實際出口供應量約390萬噸。去年,該港口與青海的彙總調撥庫存約為360萬噸,其中國倉儲能力為150萬噸。由于礦産資源貧乏等原因,初步預測今年氯化鉀産能可能降至650-700萬噸。也就是說,無論後期進口量多少,目前的供應量都可以确定在1250萬-1300萬噸左右。氯化鉀年消費量一般在1400-1600萬噸範圍内,看來下遊開工率已經明顯下降,預計後期硫酸鉀的開工率會繼續下降,複合肥的含鉀量會降低,是以今年的消費量預計會低端甚至更低。如果後續的到貨量不是那麼小,還是需求量減少得更厲害,那麼氯化鉀也就漲了呢?

其次,氯化鉀價格曾經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但現在沒有了,那就是單一營養成分含量的價格低。目前,港口62%的白鉀價格計算出66元的含量,而氮、磷的含量還在60元左右。同時,政府對化肥價格的擔憂越來越高,随着相關措施的實施,後期尿素價格下跌的可能性逐漸增加,磷酸铵再次上漲的可能性很可能受到限制,氮磷不再上漲甚至下降,市場心态發生了變化, 單靠氯化鉀可以漲到哪裡?

第三,一方面,疫情的危害正在逐漸減弱,另一方面,上遊通貨膨脹在國際範圍内普遍存在,各國都在努力解決,是以食品價格過熱,化肥價格總會有盡頭。雖然鉀肥具有運費較高、美國産量減少、白俄羅斯出口限制等因素,但也有鉀肥産量、新增産能投入緩沖的因素,以及該地區高低價格過高的潛在威脅。而且,國内高端市場和國際高端市場的實際價格一直持平,即使合約大幅飙升,從某種角度來看,對價格的支撐力可能非常有限。

總之,中國需要世界,世界也需要中國,面對可能出現的鉀肥張力,我們還有力氣去抗争。即使黑天鵝稍後飛來,供應也将非常緊張,但6月份氯化鉀的上升有理由走得太遠。今天,筆者并沒有給出賣家出售或不出售的建議,隻是建議下遊繼續盡可能減少對氯化鉀的需求,以幫助市場回歸理性。如果上層能找到進口更多鉀鹽的方法會更好!中國肥料網 作者 阿杜 / 審稿人 燕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