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大山的饋贈!山核桃開打第一天,有人一小時撿拾落果30多斤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 總記者 包亞飛 記者 梁磊

大山的饋贈!山核桃開打第一天,有人一小時撿拾落果30多斤

"每年的這個時候,村裡所有的人都會在橋邊排隊打開電線杆。9月7日是白露的季節,也是位于山區的六安縣望鹹鄉山核桃采摘期的第一天。

山核桃是望縣鄉農民的主要經濟作物,山核桃對他們來說也是這座山最有價值的東西,是以這種大自然的禮物在當地也被稱為"山之子"。而有意思的是,王家家所有有山核桃的農民,都會在白露那天淩晨5點.m在山上收集,比如統一開欄的口哨聲。

大山的饋贈!山核桃開打第一天,有人一小時撿拾落果30多斤

在白麓的頭幾天,村民們在家就開始早早地準備山核桃的各種工具:男人張璐的竹竿、手套、頭戴式手電筒等,如果有缺陷就會第一時間更換,還要給電池車充滿電,女人會疊好幹淨的衣服, 準備騾子、面包、玉米等傳統食品作為幹糧,在國外工作的年輕人也會提前請好假,在白鹿前一天晚上回家,當天就和家人一起上山。經常這個時候,是王偉祥除了春節之外最熱鬧的時候。

早在黎明前四點,村民們就開始起身洗漱吃飯,然後慢慢地走到村口的橋口等待開杆,一道暗暗的閃光。

"五點鐘白露到鞭炮當哨子,一方面是村裡的傳統習慣,多年來已成為老百姓不可缺少的儀式感。另一方面,友善政府統一管理,讓村民進山有一定的安全保障,我們也在早期接管了保險公司,以80%的政府補貼的形式為有需要的村民提供特殊保險服務,目前有5008人投保。王說。

五點鐘準時響起鞭炮聲,村民們開着電動車有序地往山上走去,第一天早上往往會去接前一段時間散落的兒子為主,等待落下者接起後開始的杆子。

大山的饋贈!山核桃開打第一天,有人一小時撿拾落果30多斤

老一輩農民更習慣于使用他們熟悉的舊竹竿,但許多人選擇了更便攜,可拆卸的銅杆。"感覺會有一些差别,但影響不是很大,主要是看個人習慣,我還是更喜歡銅棒,拆裝有點麻煩,但随便一路走來不會戳别人。王家尹家鄉燕家坪村的村民揮舞着秋千說。

随着時間的流逝,白天也漸漸亮了起來,落地基本都收拾得差不多了,很多農民一直背着大大小小的麻袋,先運回家卸貨再折回去,産量大的農民甚至不到一個小時就裝滿了30多斤山核桃。

大山的饋贈!山核桃開打第一天,有人一小時撿拾落果30多斤

在.m 10點到中午之間,農民經常停下來休息一下,坐下來喝點水。離家很近會選擇先下山吃午飯,午休時間繼續上山,離家會就地做一鍋火,煮一些粥或友善面,拿出準備好的幹糧和果肚,長期農民在山上知道勞動的真相, 不會貪婪。

"今年的山核桃總産量和去年持平,不多,整個采摘周期大概10-14天,少數大戶可能采摘20天,但今年的價格比較樂觀,比去年高很多,是以今年普通人玩山核桃的熱情也非常高。對于疫情防控,我們向外籍職工建議,否則人數較多。王偉祥相關負責人表示,前一周,鄉鎮主要負責各點值班管理,下一個整個收獲期,将重點抓取秩序和人員安全。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制、編輯、重寫和網絡傳播所有作品著作權使用,否則本報将依據司法管道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