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自我關懷的力量》:善待别人的同時,也不要忘了關懷自己!

作者:國媽母嬰

我們都更容易關懷他人、包容他人、了解他人,卻忽略了自己!

自我關懷是當今社會高壓下人們共同缺少的一種心理能力。因為自尊、自我批評的主流地位,人們在善待别人的同時,卻不能同樣善待自己。

作者為我們打開了另一扇心靈之窗,讓我們承認自己的苦難與不完美,并且關懷自己,愛自己。人非萬能,總有人比我們做得更好,在坦然接受這一切後,我們才能重新感受到快樂與幸福,并能更加愛護他人。

内夫博士通過許多經典的研究結果、個人經驗、實用練習和幽默故事,讓每個人都學會如何轉變不良的情緒模式,讓自己變得更健康、快樂、幸福和高效。

本書通過自我關懷、靜觀、共通人性的講解與練習,幫大家找到與自己和解的辦法。

學會自我關懷,也就掌握了反轉生活的力量。

《自我關懷的力量》:善待别人的同時,也不要忘了關懷自己!
《自我關懷的力量》:善待别人的同時,也不要忘了關懷自己!

你能想象的最壞的人生有多糟糕?

你是否經常覺得自己全部生活都沉淪了?

總感覺好像哪兒出了問題,讓自己變得愚蠢、醜陋、污穢?

想多交朋友,卻不知如何入手?

曾經也有一兩個朋友,但最終都離去了?

不敢公開地說太多,因為言多必失,可能是以收獲嘲笑與羞辱?

遇到想要親近的人,卻害怕他們不懷好意,最終也會把他們“ 趕”走?

這些自我懷疑,與自我否定,想必對于很多人來說,都熟悉得像個如影随形的老朋友一樣。然而不同的是,樂觀的人會把它歸結為“水逆”,咬咬牙就挺過去了;悲觀的人會覺得人生沒有一絲希望,唯有死亡才是真正的解脫……

然而卻很少有人想過,這樣極端的自我批評,自我抨擊,已經演變成了一種生活的方式,這種内心暴力,是嚴厲的自我批評的外部表現。

消除自我批評的最佳方式是了解它,對之抱以關懷之心,并代之以更為友善的反應。通過讓自己感動于自我批評時所經受的痛苦可以增強自我療愈的欲望。

在漫長的自我批評之後,我們最終會決定:夠了夠了,該是結束自虐式痛苦的時候了。

《自我關懷的力量》:善待别人的同時,也不要忘了關懷自己!
《自我關懷的力量》:善待别人的同時,也不要忘了關懷自己!

愛要自給自足

在跟别人相處的過程中,不要過度依賴于對方給自己的愛,接納和安全感這種東西,這種東西要靠自己自給自足。

不要因為别人的怠慢,就會做出過激的反應,這其實就是自我關懷的一種扭曲形式,但是這種苛責都是徒勞的。

我們不需要等候生命的完美與如意。

我們不需要為了感到被愛的價值,強求他人的關切與關懷,這不是說我們不需要他人,但是誰才是最了解你笑容背後真實的感受的人呢。

誰才是最為了解你所面臨的痛苦和恐懼的人呢?誰才是最了解你最迫切需要的人呢。

在你生命之中,誰又是對你不離不棄,守護着你,呵護着你的人呢。恰恰就是你自己。

自己應該樹立更為健康的自我對話的方式,要學會跟自己進行溝通,跟自己商量問題。而不是跟自己較勁兒。

要明白自己的真實想法,而且把這個想法闡述出來。應該好好想,我觀察到了什麼,我感受到了什麼?我需要什麼?

我對自己有什麼要求,還是對别人有什麼要求?

《自我關懷的力量》:善待别人的同時,也不要忘了關懷自己!
《自我關懷的力量》:善待别人的同時,也不要忘了關懷自己!

怎麼進行自我關懷

有幾個很簡單的方式,幫助我們練習自我關懷——這個實用的技能,或者說行為模式。

自我描述的時候,不用特質來界定自己。

這是最簡單的一個方法,當察覺到自己的情緒的時候,告訴自己,這個情緒不代表我們本身。

譬如,不說“我是一個憤怒的人”,改為“有時,在某些情況下,我會變得憤怒”。

留意練習。

找個放松的位置,坐下,大約持續十到二十分鐘。放松、閉目簡單地留意閃現于覺察之中的思維、情感、氣味、聲響及其他的軀體感覺。

例如,“吸氣”,“孩子玩耍的聲音”,“左腳發癢”,“想知道聚會穿什麼”,“不安全感”,“興奮”,“飛機飛過頭頂”,等等。

隻要覺察到一份新體驗,就在心裡輕輕地做一個記錄,然後讓注意徜徉于新的體驗。

有時,你可能會發現自己迷失于思維之中,你甚至用五分鐘一直在想午餐的事,完全忘記了修行練習。不用擔心,隻要你注意到迷失,簡單地記錄“迷失于思維”,然後把注意力轉向留意練習。

自我關懷日記

在日記裡寫下任何覺得糟糕的事情:你對自己苛刻的評判,或者痛苦的體驗。

我想,我可以試下《自我關懷的力量》中的建議:

對于每個事件,請以自我關懷的方式,運用靜觀、共通人性和善待自己對待
《自我關懷的力量》:善待别人的同時,也不要忘了關懷自己!
《自我關懷的力量》:善待别人的同時,也不要忘了關懷自己!

寫在最後

本書有言“我們欣賞自己并不是因為我們比他人更優秀,而是因為所有人都有善良的一面”。我們欣賞自身優點的同時對方也能欣賞到我們的優點。

我們對真、善、美的渴望,對自身的期許是時刻存在的,讓我們學會調節自身情緒,更好的體味生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