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幾多天真的理想:30個普通人眼中的黃家駒

幾多天真的理想:30個普通人眼中的黃家駒

大家好,歡迎來到《新周刊》的“碎片收發室”。上周,我們發起了話題為“聽見光輝歲月”的征集,為了紀念那個我們離不開的黃家駒。

今天是2023年6月30日,30年前的今天,香港搖滾樂團Beyond的主唱黃家駒在一場意外中離開了世界。但在這30年間,黃家駒卻仍然活在許多人的生命裡:

@樂觀不是我的說,自己學吉他、“夾band”,很大的原因都是因為Beyond;@趙野友二聽到黃家駒還是會不禁落淚;@北城依舊在埋怨“為什麼家駒要去日本” ;@Michael告訴我們黃家駒的歌曲陪他走過了考研枯燥又孤獨的日子;@彬還在親切地喊黃家駒“二哥”。

關于《30年了,我們為什麼還在懷念黃家駒?》,在衆多讀者的投稿中,我們找到了答案,也再一次感受到黃家駒巨大的魅力,以及對于不同年代的人們的影響。

今天是黃家駒逝世30周年,關于黃家駒,我們有太多話想說,以下是我們整理的30個讀者生命裡的黃家駒與故事——

@華晨

我是86後,記得當時不到十歲,家裡人買了台黑膠唱片機,頂上是放黑膠唱片,中間的左右兩邊,是放卡帶的,就聽到了Beyond樂隊的音樂,一聽就喜歡至今。每當失意、難過,聽到Beyond都會重新鼓起勇氣來面對。現在還将Beyond文在肩膀上,激勵自己,面對一切困苦,都要勇敢面對、超越。如今,三十幾歲了,無論是當年用諾基亞手機,還是現在的智能手機,Beyond樂隊的音樂,必須要存在手機裡欣賞。

幾多天真的理想:30個普通人眼中的黃家駒

@關公

家駒走的那一年我15歲,記得第一次聽家駒的歌是1990年的《真的愛你》。初聽是聽到别人的翻唱,當時并不知道唱的人是誰,後來步入社會,聽到鄰居家錄音機放的《海闊天空》和《光輝歲月》後,從此像是着了魔一樣對Beyond一發不可收拾!過去30年,家駒的聲音一直都在陪伴着我,就算以後慢慢老去,我相信我依然還會放肆嘶喊着他的音樂!

幾多天真的理想:30個普通人眼中的黃家駒

@佩恩六道

從國中開始聽家駒的歌,現在已經二十幾年了,每年的6月30日都是傷感追憶家駒的日子,今年我們這邊仍然還會舉辦懷念家駒的演唱會。

@貓咪愛狗狗

2022年連續遭遇了幾次倒黴的事情,住院手術,養傷期間不知道是不是怎麼的,看到了抖音修複版的91生命接觸演唱會,一下被動聽的歌曲吸引了,當黃家駒唱起《再見理想》的時候,自己的眼淚完全控制不住,感覺黃家駒在用他的歌曲唱出我多年的心聲,竟然不同時代的人能夠通過歌曲跨越時空找到共鳴。我想隻有像黃家駒這樣為理想打拼過的人,才能了解他的歌曲裡面的含義。Beyond的歌真的好治愈人,又好聽,有大愛!考古黃家駒一發不可收拾,從此迷上了他和他的音樂!

@栗子

我媽媽說我是聽Beyond長大的,因為小時候爸爸就很喜歡聽Beyond。

幾多天真的理想:30個普通人眼中的黃家駒

@佳

已經記不清第一次聽家駒是哪一年了,應該是九幾年,我上國小的時候。那時候電視上經常放《真的愛你》和《光輝歲月》,于是深深地被這個背着吉他的歌者吸引,後來才知道當時看的就是1991年他們在紅館的演唱會,後來我就去買他們的卡帶,租碟片,反複地看,反複地聽。小小的年紀的我聽不懂他們的音樂所要表達的唏噓,彷徨與無奈,隻是單純地着迷着旋律帶來的美好享受,後來知道家駒已經離世,暗自下決心長大後要去将軍澳看他,可是那個時候看來,這簡直是個夢想。于是每晚跟家駒說晚安成了心靈的慰藉。

家駒的歌總是能直抵靈魂深處,我想共鳴是他的歌能傳唱到今天的主要原因,他對理想的堅持,對信念的執着,無一不鼓舞着我們,很多人說他們的歌是怨曲,其實他們隻是把心底最真實的想法用音樂準确地表達出來了,就像我們要發洩情緒一樣。對于家駒的歌迷來說,他不僅是偶像,更是信仰,這信仰會一直延續下去,因為家駒太正能量,他的光芒太耀眼。

@佳澎小王子

從1997年開始接觸Beyond,那時候聽的歌很雜,我記得那幾年特别流行李克勤的《護花使者》,後來聽弟弟說人家現在都聽Beyond的歌了,出于好奇我買了第一本Beyond的錄音帶,聽到的第一首歌便是《海闊天空》。當時沒什麼感覺就是覺得好聽,從那一刻便一發不可收拾,後來慢慢地明白了歌曲的意思。一晃三十多年了,始終如一地聽Beyond,他們的精神在别人音樂裡很難找到我想要的模樣,家駒雖然離開了三十年但他的精神一直在,并且永遠不會消失。

@樂觀不是我的

其實,我還沒出生,家駒就走了。從小到大,我聽着Beyond的歌長大,《真的愛你》《海闊天空》《光輝歲月》……再長大一點,身邊有學吉他、夾band的同學、朋友都會說自己學吉他或者夾band很大的原因都是因為他們。感覺自己現在很喜歡搖滾也是因為他們,失落時,會反複聽他們的歌,給自己充充電。現在很多的樂隊也是因為他們踏上自己的音樂道路,感覺也是一種傳承吧。

0630,你好,黃家駒,再見黃家駒。

幾多天真的理想:30個普通人眼中的黃家駒

ps:圖檔是去年在珠海看Supper Moment 拍的,搖滾精神的傳承。

@葉申田

2012年在電視上聽到《大地》,才有對Beyond的最初印象。之前大概也聽到過他們的歌,不過或許是心智成熟得晚,糊糊塗塗,心裡也就沒什麼印記。

隔年,工作變動,一個人租住在城中村裡。樓下的夜市熱鬧到很晚;夜半,常有醉酒的人在街上打鬧争吵。太陽升起後,一家賣衣服的店就開始唱:“動起來,動起來——”起初以為是人唱的,後來才意識到是音響。我于是下樓買粉漿面條和燒餅吃。吃完,看體育新聞、招聘資訊。茫然無措裡,開始一遍遍聽Beyond的歌。不懂粵語,就把“年月把擁有變做失去”聽成了“命運把擁有變做失去”,當時深以為然。不過,還是把那句“風雨中抱緊自由”寫作了QQ标簽。

數月後,和同僚一起走街串巷吃午飯。他聽到一家雜貨鋪傳過來的歌聲,說:“這歌好聽!”我說,這是黃家駒的歌,《情人》。飯後,街邊一個老人蹲着身子修自行車,身邊一台老式錄音機,唱着“這個世界已不知不覺的空虛”。我給他指了指,笑說,這是黃家駒的《灰色軌迹》。笑罷,頗為自得。

幾年後,轉行做輔導老師。一次,一個學生抱怨課本沒意思。我說,那是因為選材不當吧,像黃家駒的歌,“鐘聲響起歸家的訊号,在他生命裡,仿佛帶點唏噓”,難道不應該作為詩歌選進去?他聽後有些錯愕。他此前并不知道黃家駒和Beyond這個英語單詞的意思。

前不久,身邊多了一個二十歲的工友,閑聊中談及歌曲。我問,聽黃家駒的歌嗎?他笑笑,不聽。我想自己也很久沒聽了,雖然短視訊刷到時還是以為曲調很美妙。

@彬 (文字上下滑動檢視)

在我上國小的時候,那個時代雖然已經有了CD唱片,但是人們普遍還都是用卡帶聽歌,不像現在,都是數字音樂了,用手機就可以聽了。現在的年輕人肯定對這些卡帶比較陌生,甚至見都沒有見過,但是對于我們這種人到中年的人來講,還是很有感情的,畢竟它承載了我的青春年華以及那些初識Beyond的日子。大概三四年級的時候,因為期末考試考得還不錯,老媽獎勵了我一台愛華的随身聽。那個時代能夠擁有一台卡帶随身聽給我帶來的幸福感,可能不亞于現在換了一輛好車的感覺吧。

好的音樂,總會聽到的,我最早接觸到的便是那首在國内傳唱度非常高的《真的愛你》,之後便買了卡帶,下學的時候,一有時間就會打開随身聽。那個時候就感覺“哇,怎麼有這麼好聽的歌”,不過因為我是北方人,開始的時候聽不懂歌詞,不過好在有歌詞本,一邊聽歌一邊看歌詞,一遍一遍地重複,到後來不知不覺已經能用标準的粵語完整地哼唱下來了。

就這樣,家駒的歌陪伴着我度過了學生時代,到後來工作,又到後來的娶妻生子,人到中年,時間過得就是這麼快,一轉眼,Beyond已經40年了,而家駒也已經離開我們30年了,說到這裡,确實說離開也并不準确,他其實一直都在的,就像新周刊的這篇文章《30年了,我們為什麼還在聽黃家駒?》,我所了解的就是,對呀,不管是30年也好,還是60年也好,我們還是會聽的。家駒的音樂就是有這樣的一種魔力,不管怎樣失意,都不要放棄理想、希望、鬥志。家駒的音樂已經不單單是一首首歌曲了,他更是在患難中溫暖我們心靈的一種慰藉,在逆境中激勵我們成長的一種力量,在絕望中給予我們希望的一種精神。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當年“5·12”汶川地震,全國悲痛,劉德華帶領衆多藝人舉行赈災義演,将《海闊天空》重新填詞進行演唱。試問在那個時候,還能有哪首歌曲更能給人帶來感動和力量呢?也許,真的很少有歌曲能夠給人們帶來這麼大的共鳴了吧,然而,家駒的歌可以。面對這種大義時刻,家駒的歌總會讓人感動、振奮、團結、凝聚力量,帶來希望。這就是為什麼30年了,我們還在聽家駒吧。關于家駒的故事,如果大家用心搜集的話,可以了解不少,在這裡我并不想多講什麼。之前讀書的時候,尤其是讀那些經典之作,雖然作者已經故去,但是他們的文字卻留下來千百年。當閑暇下來,喝上一口香茶,捧着這些文字的時候,我面對着的就是作者當時的心境,仿佛這個時刻正在與我進行心靈的交流,他們又“活”了過來。同樣地,每當我聽家駒的音樂或者看視訊的時候,我都覺得仿佛他就在我們身邊,這個時候我總想問一句“嘿,二哥,你還好嗎?”。

@幹瞪眼

“家駒一個人站在外面,屋子裡傳來小妹呼喊的聲音‘二哥’,但家駒内心很郁悶,回告了小妹一聲,手扶着陽台上的欄杆,此時音樂響起:前面是哪方,誰伴我闖蕩……”

這是印在我心裡的畫面!人生何嘗不是徘徊在這樣的一幕場景中。歲月把我們的人生當成減法,把我們擁有的慢慢地拿走。最後隻剩下赤裸裸的自己,在亘古不變的天地間,不知前面是東南西北,更沒有誰在身旁。孤獨落寞的感覺無可比拟。這就是此歌的境界。

幾多天真的理想:30個普通人眼中的黃家駒

@趙野友二

第一次聽是在2000年同學家放的VCD。2001年去上中專,先是買了錄音帶,CD光牒,還有就是上網聽歌,看視訊,像發了瘋一樣狂熱。2003年在中央電視台《同一首歌》看了Beyond20周年北京演唱會,看到黃家駒的影像,感覺他又回來了,感動得落淚。

幾多天真的理想:30個普通人眼中的黃家駒

@bãdMiй糖

《再見理想》國中的時候(大概是1997年)開始聽Beyond,那個時候我和另外三個同學組了一個隻唱不演奏的“樂隊”,我算是主唱,計劃着要搞Beyond音樂演唱會……二十多年過去了,今年我跟本地幾個樂器老師、喜歡音樂的好朋友計劃這兩個月搞一個Beyond懷念家駒專場,我當年那三個老同學不知道是不是已經忘了當時的約定,但當年的理想總算要實作了。

幾多天真的理想:30個普通人眼中的黃家駒

@海闊天空

那是2004年夏天的某一個傍晚,當時,是在威海乳山市的一個建築工地幹活,工地緊靠着海邊,每日裡吹着海風。在這之前,是在威海開發區的一家電子廠上班的,在這家電子廠裡工作了一年多,還喜歡上了一個王姓女孩子,種種原因,2003年離開了那家其實不想離開的電子廠。

本來都有點自卑心理的我,到了2004年變得越發強烈,每日裡彷徨、失落更是充斥心頭,常常一個人徘徊在十字街頭,不知道該往哪個方向走。

就是在那個燥熱的夏夜,同村的小工友買來了一盤新的錄音帶,當時也不知道錄音帶上的Beyond是什麼意思,因為,小弟讀到初二就辍學了,隻看着錄音帶上面寫着“Beyond是一種精神,是一種鞭策”,在錄音帶的一側還印着四位不知名的人物。

無心睡眠的我,隻是拿過來那本錄音帶瞥了幾眼,就把那本錄音帶還給了小工友,繼續躺在木闆床上輾轉反側。突地,一段很平和的旋律響起,緊接着就是一段很蒼涼、落寞的歌唱:“忘掉遠方是否可有出路。”

我一個激靈,從木闆床上爬起:“這是什麼歌?”

工友:“《農民》啊,你沒聽過麼?”

“沒有,第一次…...”我從工友的手裡拿過了那台小錄音機,打開了小錄音機的倉蓋,拿出了那本錄音帶,反複地觀看:“這是誰的歌?”

工友道:“Beyond啊,黃家駒的。”

“讓我聽一會哈。”說着,我播放起了那本錄音帶,旋律如天籁般慢慢響起“一天加一天每份耕種,鐘聲響起歸家的訊号,勿用高站高處心境多恬靜,陽光曆次消散别去,唱,為這世界歌唱,世上我四個最出衆。”

那一晚,我在反反複複的聽着那本錄音帶,在不知不覺中,我的内心已不再彷徨與失落,在不知不覺中,家駒的精神已伴随了我差不多二十個年頭,在這裡說一句:“二哥,小弟想你了。”

幾多天真的理想:30個普通人眼中的黃家駒

@Clyde

高中三年,在家鄉小鎮,每天晚自修放學後跟同學們一起騎自行車回家,都會一路高歌《海闊天空》《光輝歲月》,永遠忘不了那段已經逝去的時光,而Beyond那一首首經典的歌曲也一直陪伴着我從高中到大學再到走入社會,從青蔥少年到走入不惑,我想,還會一直陪伴下去。

@淩杉

我是2003年出生,聽家駒也有小十年了,那些旋律都刻在了腦子裡,每每聽到都會非常激動。也是因為他,小時候我選擇去學了吉他,在買電吉他時也選擇了和他的很像的紅色。現在因為嗓子的原因唱他的歌少了,也不會把他的歌曲一遍遍地單曲循環了,但每次我的心情糟糕時,我都會去選擇去再聽他的歌。他雖走得早,他青春不老!我會好好練琴,我會好好生活的!

@BEYOND

00後,第一次聽家駒的歌的時候還是在幼稚園和國小,具體時間記不清了。當時歲數很小,隻是覺得好聽,也不懂得歌中的意思。後來慢慢長大了,到了國中。第一次離開父母,進入到寄宿學校,青春懵懂,年少的無知……其實少年也有煩惱。在那段時光裡,是家駒的歌陪伴着我。進入高中之後,被繁雜的學習任務壓得我喘不過氣來。高中三年的娛樂很少,聽的歌也變少了。現在,我上了大學,在一天夜裡,我又打開了播放器,聽到了熟悉的歌聲,回到了那段時光……

@永遠愛家駒永遠愛Beyond

大家好我叫闫琨,我介紹一下我自己,我身體有點殘疾我希望各位歌迷了解,我是一兩歲發高燒導緻腦癱喂飯喂水大小便都需要人,我躺了十六年,家駒給了我自信,家駒每年生日我都會訂蛋糕,我會用我一生好好懷念家駒,今年喜歡12年了,從2011年第一次聽《真的愛你》就愛上了Beyond,感謝家駒,感謝Beyond,寫出那麼多好聽的作品,你們關愛着世界和平大愛,2023年是你們成立40周年,也是家駒逝世30周年,堅持喜歡這麼多年了,希望家駒在天的那方開心快樂,希望三子越來越好身體健健康康,2011年至2023年,永遠懷念家駒,永遠的Beyond。

@潇灑琴獸

1996年第一次聽到就愛到現在!還促使了我學了吉他!

幾多天真的理想:30個普通人眼中的黃家駒

@磁

初聽——1998年,國小四年級,有個從鎮上回村讀書的同學,天天唱着白話歌,似懂而非,感覺很好聽,就跟着哼哼了,後來才知道是家駒。

陪伴——2000年,幫父母看雞,晚上,一山一人,幸虧有群雞和一個“收放一體機”陪伴。茫茫山林,為了對抗守夜的寂寞,我偷了二哥的一盤錄音帶。月光灑在山林間,家駒的歌曲回蕩在山腰,多少個夜晚,沒有恐懼,隻有美好的回憶。

幾多天真的理想:30個普通人眼中的黃家駒

@期末化學不合格不改名

打開視訊,是黃家強在忍着熱淚與現場的觀衆合唱着那首《祝您愉快》,忍着痛,壓着淚,他一度哽咽着,此刻我在螢幕前也在默默跟唱着,我慢慢共情于此……“講實話,我真系唔習慣三個人企在台上”,講到此時,我隻覺鼻子一酸,眼眶中也有一絲淚光閃現過。接着,便是那首大家再也熟悉不過的《海闊天空》。唱到“那會怕有一天會跌倒”之時,家強聲淚俱下,此刻螢幕前的我也已潸然淚下,眼眶中的淚珠如屋檐雨滴般緩緩滴落着,因為此時此刻,不僅是家強,是大家在唱給那位本應在此但卻早已别去的人。

兩曲作罷,眼淚在我的臉頰滑過兩道痕迹,我深深共情于此……

自己也算是大大小小喜歡了Beyond五年吧,雖然中間有着一小段時間的對他們的“失聯”,但是他們在一些生活中帶來了很多,基本上他們的每一首歌都能聽出來,大部也能唱出,因為他們的音樂理想所帶來的不就正是我們每一個年輕人在青春之中正所需要的沖勁嗎!

在這Beyond成立四十周年之際,我也希望與盼望,三子能夠辦出一場屬于家駒更屬于Beyond的紀念演唱會!也希望“有生之年”能等到啊!

@北城

與你相識是一場91年Beyond發行的Live演唱會的年底,那時的我還是一名國小六年級的學生,我從小就熱愛音樂,那時下課是聽到我的數學老師MP3裡面放的一首《光輝歲月》。那時候我并聽不懂粵語。可是我聽到那個旋律就再也沒有忘記。

今年我36歲了,二哥你已經去了天堂整整30周年。到今天為止我自己都不曉得是因為你的善良,還是你的樣貌,抑或是你創作歌曲的旋律,你已經占據了我的整顆心。真正地驗證了那句:君生我未生,如果你不去日本,如果現在你還活着,該有多好啊!常常想到這些,聽着你的歌我都會淚流滿面!

幾多天真的理想:30個普通人眼中的黃家駒

@樹 (文字上下滑動檢視)

上世紀90年代初,我考入祖國西部的一所大學,同寝室7個兄弟均來自不同省份。好像是二年級假期返校後,睡在我鄰鋪的兄弟---“小沈陽”(名字發音相近,但是廣東人,當然不是後來爆紅過的獨幕喜劇演員)拿出一盤錄音帶,沒錯,就是這張Beyond第一張國語專輯《大地》。當時的内地,對Beyond完全不了解。我隻是覺得這盤專輯内每一首歌都很好聽。與以往香港歌手粵語唱歌不同,Beyond的國語唱腔讓人顯得更加親切,朗朗上口。我和同屋雲南的兄弟決定翻錄下來,以便用“随身聽”随時欣賞。在那個物質生活比較匮乏的年代,翻錄《大地》我們還是用了一番心思的。

空白錄音帶用的是我們能找到的品質最好的SONY,甚至将封面也進行了精心的影印。翻錄唱機是動用了雲南兄弟老鄉的關系,用的是老鄉親戚家一台日本雙卡錄音機進行翻錄,錄完後,将影印的黑白封面細心地裁成錄音帶大小,折進錄音帶盒内,以後的幾個月我就時不時地欣賞哼唱着Beyond的《大地》。

一轉眼,又到了放假的時候,我帶着《大地》回到了家。我的弟弟當年上國中,受港台片的影響,他留着當時頗為流行的港式“蘑菇頭”,聽到這盤錄音帶,也是非常喜歡,央求我将錄音帶留下來。

據他回憶,那一年學校新年晚會,他成了最受矚目的明星歌手(沒有之一),受到學校男女同學們的熱烈追捧。當然,成名曲就是這首《大地》。這盤翻錄錄音帶被同學們借去多次翻錄,早已不知去向,錄音帶内的歌曲在他們校園内風靡一時。

多年以後,我曾經在KTV包廂内聽他演唱過Beyond歌曲。确實,吐詞、發音已經很接近原唱了,甚至很有技巧地一個人就能唱出專輯中的和聲部分。

後來的某一天,我端着飯盆在學校讀報欄看到了家駒離世的消息,說不出是悲傷還是難過,好像很難以置信的感覺。

再後來,Beyond又出了幾盤紀念家駒的專輯,我也到了可以買正版錄音帶的年紀,瘋狂地買入。但是聽過後,總感覺差了點什麼。漸漸地,Beyond也逐漸泯然衆人矣。

現在的我,成了一個一事無成的胖子,已經提前憧憬着自己的退休生活。弟弟的頭型也早已從“男模”變成了“秃瓢”,我們已經很久不去KTV唱歌。生活中,每當不經意間聽到Beyond歌曲的旋律,我的腦海中都會浮現出家駒當年的形象,還是那麼陽光、帥氣。家駒如果活着,也是一位60多歲的老人了,如果有一天,碰到家駒,我會走上前去,握着他的手,說:“謝謝你,家駒!謝謝Beyond!”

@姝心

從1998年開始喜歡黃家駒至今,依然迷戀!

@Michael

2019年下半年,是我在鄭州大學讀大四的時候,當時在考研,備考過程很枯燥很孤獨,晚上在自習室複習,每天有家駒的歌聲陪伴着我,給我力量,有一天晚上,聽到廣播的點歌環節,我就點了《光輝歲月》,沒想到被電台主播選中播放了,很驚喜很感動……

轉眼間,已經30多歲了,畢業後先後在北京鄭州南陽工作,幾年前來到了改革開放的最前沿——廣東,現在已經結婚定居在美麗的海濱城市,一路走來,家駒的歌陪伴着我的成長,陪我走過人生的低谷和高潮。

一起走過的日子都是光輝歲月,前方的路依然海闊天空。

幾多天真的理想:30個普通人眼中的黃家駒

@貓寶

因為喜歡Beyond,愛黃家駒,是以學了bass,大學組了樂隊,排練了他們30首歌,真開心啊。曾經還去香港将軍澳看過他,也為他哭過無數次。

@筱

我是1996年開始喜歡上黃家駒的,當然那時家駒已經去世了。起源是軍訓拉練的時候,黑黑瘦瘦的教官唱起《海闊天空》,當時那種場景下隻覺得歌曲符合心境,恰好有個同學是Beyond迷,将他的錄音帶分享給我,從此我開始喜歡上了Beyond樂隊,有家駒在的Beyond樂隊。後來斷斷續續買了好多錄音帶,也找到家駒他們出演的電影,家裡現在還有他的照片,知道了家駒和家強的兄弟關系,知道二樓後座的心酸和不易,隻是一直不解為什麼能從舞台上摔下去。現在聽歌關注得少了,但是每年的6月都會想起他,生日和忌日都在6月,也曾想過有一天去香港的話,一定要去他的墓地給他獻束花,隻是年少的夢有多少都未曾實作。最喜歡的歌是《早班火車》,“願永不分散,祈求路軌當中永沒有終站”。

@得翁

我是個高中生,但是從小跟着父母也聽了很多Beyond的歌,小時候聽不懂,隻覺得旋律好聽,上國中的時候開始喜歡上了這個樂隊,國中三年一直都在聽Beyond的歌,快中考前那段日子很難熬,都是每天晚上聽着他們的歌熬過來的。中考前一晚我緊張得失眠,打開微網誌給世榮老師發了個資訊,沒有想到過了一段時間老師真的回複我了,我也考上了心儀的高中,真的很感謝Beyond的各位,給了我勇氣和力量

幾多天真的理想:30個普通人眼中的黃家駒

@我聽Beyond的歌長大的

我曾經兩次做夢夢見有一座Beyond回憶館,裡面每天人來人往,很多歌迷來這了解他們的故事,欣賞他們的音樂。我還沒有機會來得及去看一次Beyond的演唱會。隻要三子任一人來我的城市開演唱會,我都會毫不猶豫去看。我喜歡Beyond,中意黃家駒,他們的音樂我都喜歡聽,專輯和現場版我都會聽。

@艾克旦

初二那時候無意間聽到“真的愛你”,那時候小而且很少聽其他語的歌(因為本人少數民族小時候就聽自己民族的歌),以為這首歌講的是愛情,後面慢慢去聽、去了解,被他們的歌深深吸引到了。直到現在大三畢業依然很喜歡他,再過幾十年我也會繼續聽下去!永遠的Beyond,永遠的黃家駒!

幾多天真的理想:30個普通人眼中的黃家駒

30年過去,黃家駒在這個世界上留下的不僅僅是歌曲,還有各種令人感受深刻的精神——《海闊天空》中“被人嘲笑那又怎麼樣”的不屈服,《不再猶豫》中的自信和勇敢,《真的愛你》中的溫暖與真摯,《Amani》中的和平與大愛……

幾多天真的理想:30個普通人眼中的黃家駒

1991年,黃家駒前往非洲作慈善探訪工作。(圖/網絡)

最近,天空中總是出現尤其真實的“漫畫雲”,很是立體,立體到讓人都覺得天空離我們好近,觸手可及的近。6月末尾,天空離我們好近,黃家駒也是。

歌手黃藝明唱過一首歌《我們的天空》,是Beyond的歌迷寫給黃家駒的,如果你看到這裡并且有聽一首歌的時間——                                                                                                                  

     ——以上思念,緻30年不見的黃家駒

不見的黃家駒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