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消防裝置電源監控系統在高層民用建築内的應用

陳盼

安科瑞電氣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嘉定

【摘要】:當高層民用建築内火災發生時,各類消防裝置能否正常運作、能否發揮作用是初期火災撲救是否成功的重要條件之一,而穩定可靠的消防裝置電源則是消防裝置正常工作的保障。是以針對高層民用建築内消防裝置電源的監測系統至關重要。

【關鍵詞】:消防裝置電源;AFPM100/B1;電壓/電流傳感器;高層民用建築

0 前言

      為紮實推進高層民用建築消防安全的專項整治行動,銅仁市消防救援支隊按照“政府牽頭、行業主抓、綜合治理、标本兼治”的思路,集中力量排查整治全市高層建築消防安全隐患,預防和遏制火災事故的發生。近年來,為紮實推進高層建築消防安全專項整治行動,銅仁市消防救援支隊按照“政府牽頭、行業主抓、綜合治理、标本兼治”的思路,集中力量排查整治全市高層建築消防安全隐患,預防和遏制火災事故的發生。

       各部門協同,合力推進隐患整治。各地積極發動行業主管部門,彙聚形成工作合力,依據《高層民用建築消防安全管理規定》及現行消防法律法規督促各類高層民用建築明确消防安全管理主體,明晰消防工作職責并嚴格落實。同時,定期組織召開高層建築消防經理人、樓長集中約談會,實地檢查指導消防控制室、配電室以及相關消防裝置的運作情況,逐樓逐棟地落實“樓長、經理人”制度,提升高層建築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水準,推動高層建築機關開展消防安全自主管理。

緊盯重點,深入開展隐患排查。各地采取“一查雙核”模式,街道、物業自主查,大隊實地核查、專家跟班核查,對高層建築消防設施、安全疏散、管井封堵、電氣瓦斯、建築物改建改用、日常消防管理、電動車樓道充電等高層建築消防安全工作開展隐患排查和業務指導,利用建築資訊平台對每棟高層建築登記造冊,對于發現的突出問題,明确整改責任人和時限。

1 高層民用建築特點與設計要求

      高層民用建築内的消防裝置主要有消防風機、防火卷簾門、消防應急照明、消防泵、消防電梯、消防排煙防煙風機等裝置;為確定這些消防裝置的在火災發生時可以正常使用,是以對這些消防裝置的電源進行監控也至關重要。是以國家也出台了相關的标準,對消防裝置的電源進行檢測,具體如下:

《建築電氣設計疑難點解析及強制性條文》

8.29 消防裝置電源監控系統的監測點位設定原則是什麼?

     答:消防裝置電源監控系統的監測點位原則上宜靠近末端負荷側:

    (1)所有消防供電系統雙電源自動切換箱的進行主、備電源端。

    (2)所有單電源(回路)供電的應急照明末端配電箱的電源端。

《民用建築電氣設計标準》GB51348-2019》 

3 消防裝置電源傳感器的設定與系統組成

       避免由于日常管理及檢查不被重視,出現因電源故障導緻消防裝置無法正常運作的情況,為了確定消防裝置有可靠穩定的電源,除了加強日常檢查維護,采用了消防裝置電源監控系統,依據《消防控制室通用技術要求》GB25506-2010中的明确要求,消防控制室内設定裝置應包括消防電源監控器。其中做出了“消防電源監控器應能顯示消防用電裝置供電電源和備用電源的工作狀态和欠壓報警資訊”的強制性規定。以此來減少和預防火災危害。

       為了對各類消防裝置的電源進行有效監控,AFPM系列的傳感器,可對各類消防裝置的電源進行有效的監控,當發生異常時及時報警,并提醒消控室的值班人員進行檢查。根據現場消防裝置種類不同,對應的AFPM傳感器種類也有所不同,傳感器規格可參考下表。 

       為了将不同位置的傳感器進行統一監控,我們通常需要在消控中心設定一台消防裝置電源狀态監控器,用于對整個建築的消防裝置電源進行監控。

       消防裝置電源狀态監控器可以通過二總線與多台消防裝置電源傳感器進行連接配接,組成完整的消防裝置電源監控系統,組網如下圖所示。

       通常一條二總線回路可以連接配接64台傳感器,通訊距離為500米以内。

       消防裝置電源各個傳感器的實時工作資訊與通訊狀态會在監控器上進行顯示,一旦有故障會第一時間發出聲光報警,提醒現場維護人員及時到現場檢視與維護。

       消防裝置電源狀态監控器一般安裝在消控室,用來接收傳感器的資料,現場安裝如下圖所示。  

      消防裝置電源傳感器一般安裝在消防裝置電源末端電箱内,用于采集消防電箱的電壓電流資料,一旦有異常,及時上報,現場安裝如下圖所示。

4 結束語

       消防裝置電源監控系統的設計、安裝及使用,可顯著提高消防裝置的可靠性、穩定性和備戰能力,讓消防裝置做到意義上的“預防為主,防消結合”。采用消防裝置電源監控系統可實作有效降低消防裝置供電源的故障發生率,確定消防裝置的正常工作,有力的保障人民生命與财産安全。

參考文獻

       [1].安科瑞電氣股份有限公司産品選型手冊.2020.01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