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311_硬體設計_ICT概念、應用以及優缺點學習小結

全部學習彙總: ​​GreyZhang/g_hardware_basic: You should learn some hardware design knowledge in case hardware engineer would ask you to prove your software is right when their hardware design is wrong! (github.com)​​

工作之中聽别人提ICT以及FCT的次數太多了,在聽大家讨論的過程中我模模糊糊能夠知道這個是生産環節檢查産品加工設計的一個方法,但是具體是做什麼以及如何做還是缺少一個概念。今天,網絡上遇到一篇文章感覺對我之前的一些疑惑有了很好的幫助。這樣,結合我之前的一些了解和疑問,做一個剪輯整理。

在整理之前,其實可以先大概思考一下這裡可能會涉及到什麼樣的知識點:1,ICT是什麼? 2,ICT是用來幹什麼的? 3,ICT的裝置一般是什麼,如何安裝使用? 4, ICT是不是一個普遍性的可用的生産技術環節。

1311_硬體設計_ICT概念、應用以及優缺點學習小結

這裡需要注意到:ICT一般來說是用來檢查全新的PCB的,找出其中的缺陷然後進一步修正。至于這個修正是否也在ICT的範圍之類,這裡沒有明确的說明。但是,從字面意思本身來了解的話,既然這個是一個test那麼應該就是一個純粹的檢測過程。

1311_硬體設計_ICT概念、應用以及優缺點學習小結

這部分,已經開始出現了我之前一些困惑的答案了。首先,這裡給出來了ICT的縮寫含義, In-Circuit Test,不知道有沒有專門的學術類通用性的翻譯,從字面上了解應該是PCB内部電路的檢查。也叫做針床内部電路測試,可能這個叫法來自于裝置的部件元素。

ICT能夠檢查出PCB的一些短路、開路等故障。除此之外,還可以通過吸盤來檢查晶片的牢固程度,這個的确是之前沒有了解到的。之前以為這個過程完全是電氣行為,現在看來還是有機械類操作的可能的 。

最後,這裡給出來了幾個可能是比較成熟知名的解決方案的例子。

1311_硬體設計_ICT概念、應用以及優缺點學習小結

這個過程的工作方式是如何呢?一般來說,組裝廠會直接把PCB壓入一個探針“床”,而這樣的裝置一般來說是根據PCB專門設計的。之後,探針會直接從底下彈出來接觸到PCB的電路上進行測試。一般來說,這個過程自動化程度是比較高的,是以并不需要太多的人力,最多就是安安按鈕看看結果。

1311_硬體設計_ICT概念、應用以及優缺點學習小結
1311_硬體設計_ICT概念、應用以及優缺點學習小結

上面是幾種ICT裝置的簡單介紹。第一種是标準ICT裝置,這一種跟前面這部分通用介紹内容很享福。基本上就是探針直接測試PCB上的各種參數。第二種是MDA,中文翻譯過來應該叫做制造缺陷分析儀。這種裝置有軟體相關的部分設定,但是這部分可以利用PCB的CAD資料來作為輸入自動生成相應的測試程式。利用這樣的資料,大概可以生成80%的程式。第三種是電纜類的測試裝置,這種測試裝置其實就是一個特種版本的MDA,它的特殊之處在于可以處理高壓。利用高壓線纜等做絕緣類的測試。第二種是“飛針測試”,從内容描述看可能是機械手等運動執行部件驅動下的探頭做測試。這種測試夾具簡單甚至說不需要夾具,用軟體控制探針移動來進行測試。但是,一個很大的缺點是當硬體設計發生變化之後,軟體也需要做修改。

1311_硬體設計_ICT概念、應用以及優缺點學習小結

ICT裝置的主要組成元素:ICT測試儀、夾具、軟體。其中,線路測試儀有數以千計的傳感器或者驅動器,用以實作信号的測量。而夾具,不僅僅是一個固定用的部件,ICT的夾具其實還有線束的作用,連接配接了傳感器以及驅動部件,并且通過探針連接配接到PCB上去。而軟體,更多的是指對采集結果等進行處理判斷進而給出測試的結果的處理軟體。

1311_硬體設計_ICT概念、應用以及優缺點學習小結
1311_硬體設計_ICT概念、應用以及優缺點學習小結

ICT可以用來測試什麼,這個需要分為不供電以及供電兩種情況來看。

不供電的時候:

短路

開路

無源器件的缺失

有源模拟器件的缺失

跳線

非電氣器件的缺失(這個也是一個跟前面晶片的牢固檢查類似的,非電氣類的檢查)

供電的時候:

模拟器件錯誤

數字器件錯誤

模拟、數字器件安裝方向的錯誤

電容以及電感等參數數值錯誤

半導體放大系數

stuck process bus,這個有點沒了解是什麼概念

二極管類的檢查

熔絲以及開關的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