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共享電動車之困:價格飛漲、政策承壓

作者:閑醉山人

共享電動車主要面向3-10公裡出行市場,為那些沒有車的人提供了許多友善(尤其是上班族),通過掃碼開鎖、循環共享的方式,逐漸進入人們的生活,被稱為共享單車的下一階段差異化競争。

共享電動車之困:價格飛漲、政策承壓

然而,共享電動車也面臨着許多困境和挑戰。雖然目标是成本效益出行市場,但由于共享電動車的營運成本較高(包括購買、維護、充電、換電等費用),是以收費标準也相對較高。目前市場上的幾大主流共享電動車品牌的收費标準都不太一樣,但基本都是每15分鐘在2元以上。相比之下,共享單車的收費标準則低得多,相同時間段一般在0.5元至1元之間。

共享電動車之困:價格飛漲、政策承壓

這就導緻了共享電動車的使用率不高,很多使用者覺得價格不劃算,還不如騎自己的電動車或者乘坐公交地鐵。而且由于共享電動車的投放量有限,很多時候使用者找不到附近可用的車輛,或者找到了卻發現電量不足或者損壞嚴重。

政策上,由于共享電動車屬于非機動車範疇,需要符合國家和地方的相關規定。例如,在2019年實施的新國标中,規定了電動自行車的最高時速不能超過25公裡/小時,整車重量不能超過55公斤,額定功率不能超過400瓦等要求。這就對共享電動車的設計和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共享電動車之困:價格飛漲、政策承壓

此外,在一些城市中,還有對共享電動車投放數量、停放區域、行駛範圍等方面的限制。例如,在北京市,規定了每個區域内投放數量不得超過3000輛,并且隻能在指定區域内停放和行駛。這就給共享電動車的營運和管理帶來了更大的難度。

綜上所述,共享電動車作為一種新興的交通工具,在滿足人們短途出行需求方面有着巨大的潛力和優勢。然而,在目前的市場環境和政策制度下,也面臨着價格飛漲和政策限制等困境和挑戰。如何在保證品質和安全的前提下,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如何在遵守規定和規範的基礎上,拓展市場和創新模式,是共享電動車行業需要思考和解決的問題。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了,如果你喜歡本文,歡迎點贊收藏加關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