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轉) 螢幕分辨率(1)

螢幕分辨率(1) 可見,螢幕分辨率是依裝置而定,依人而定的,既不是72dpi,也不是96dpi。

提到螢幕分辨率,很多人都會脫口而出:72dpi,很多資料也這樣寫:在MAC上為72dpi,在PC上為96dpi,從網絡上下載下傳的圖檔大多也都是72dpi,這就很容易造成一個誤解,即螢幕分辨率就是72dpi或96dpi,這令果粉們很不高興,MAC怎麼會比PC還要低? 在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先弄清楚另外兩個意思相近的分辨率:系統顯示分辨率、顯示裝置分辨率。   系統顯示分辨率——是由計算機的内部硬體圖形卡(顯示卡)設定的、輸出到顯示裝置上的圖像像素數量,WIN7中直接把它稱作螢幕分辨率,為了不發生混淆,在此把它暫稱之為系統顯示分辨率。   顯示裝置分辨率——是指顯示器的實體分辨率,即水準與垂直方向所具備的顯示點數量。 顯示器屬輸出裝置,可以用DPI來衡量,計算方法也很簡單,就是顯示器的水準顯示點除以水準寬度(英寸),如本人使用的22英寸液晶顯示器,水準寬度約18.6英寸,高寬比為16:9,顯示點數量為1680×1050,1680÷18.6≈90,是以我的顯示器的實體分辨率就是90dpi。顯示器廠商通常是以“點距”來衡量顯示器精度的,“點距”即為每兩個顯示點中心間的距離,與上述意思完全一樣,把90dpi轉換成毫米,25.4÷90≈0.28,“點距”即為0.28毫米,後例均指此顯示器。   螢幕分辨率是用顯示器上的顯示點(顯示裝置分辨率)來顯示操作者設定的像素數量(系統顯示分辨率),最終得到的螢幕顯示結果,是衡量顯示裝置顯示計算機圖文項目精細程度的一個參數名額。 計算方法同理,即系統顯示分辨率除以顯示器的水準寬度(英寸)。 如:本人設定系統顯示分辨率為1680×1050,像素數量正好等于顯示器的顯示點數量,是以得出目前的螢幕分辨率為90dpi,這種情況在網絡與多媒體等行業稱之為“點對點顯示”,即一個顯示點對應顯示一個像素,會得到最佳顯示效果(圖A),是以,液晶顯示器推薦系統顯示分辨率的設定最好與顯示裝置分辨率相一緻,如果兩者不一緻,如設定系統顯示分辨率為1280×800,顯示器将用1680個顯示點來顯示1280個像素的項目内容,大約每13個點顯示10個像素,經過重新計算後的像素被放大,使本來清晰的文本變得些許模糊,顯示效果大打折扣,此時我們計算它的實際螢幕分辨率,1280÷18.6≈68.8,螢幕分辨率即為69dpi(圖B)。   

(轉) 螢幕分辨率(1)

可見,螢幕分辨率是依裝置而定,依人而定的,既不是72dpi,也不是96dpi。 那麼,這72dpi和96dpi是怎樣來的?早期MAC開發的圖形界面剛剛出現,使用的顯示器大都是14英寸的,系統顯示分辨率最高也就上到800×600,14寸顯示器的水準寬度為11.2英寸,800÷11.2≈72,是以便留下了72dpi的螢幕分辨率标準。而當PC跨入圖形界面時,系統顯示分辨率已經達到1024×768的水準了,精度大約提高了三分之一,是以PC内定的螢幕分辨率也相應提高了三分之一,從72dpi上升到了96dpi,而在14英寸顯示器下實際測算,1024÷11.2≈92,其實際螢幕分辨率為92dpi,是以,無論是72dpi還是96dpi,都是理論上的參考值,并無更多實際意義。如果想知道個人電腦的真實螢幕分辨率,隻有使用下列公式實際計算。   螢幕分辨率計算公式: 系統顯示分辨率設定的寬度(高度)像素÷顯示器寬度(高度)尺寸 ——尺寸可以是厘米,也可以是英寸,但用厘米時不可以用 DPI,DPI是英寸機關。   例:15英寸筆記本電腦,高寬比為16:10,螢幕寬度為13.1英寸(33.3厘米),系統顯示分辨率設定為1280×800,     1280÷13.1(33.3)≈97.7(38.4),實際螢幕分辨率約為98dpi,或每厘米38像素。   那麼知道自己電腦真實的螢幕分辨率究竟有何實際意義?且聽下回分解。 —— 《螢幕分辨率》(二)    

一緻,就必須按照上節提到的螢幕分辨率公式計算出你電腦的實際螢幕分辨率,然後把數值填入PS的初始設定中: 菜單:編輯 /首選項 /機關與标尺——螢幕分辨率(填入你的數值)——确定 從此後你就可以使用“列印尺寸”來檢視實際輸出後的大小了。是以,螢幕分辨率的實際意義就在于:可以使你的螢幕顯示與輸出尺寸相一緻。你可以不相信本人的論斷,但應該相信你手中的直尺。    

(轉) 螢幕分辨率(1)

用你手中的直尺量量上面的黃色方塊,哪個最接近1厘米,大約就是你的螢幕分辨率————這是個四舍五入的近似值,别要求太精确,建議最好還是量量你的顯示器寬度,利用公式計算出屬于你自己電腦的真實的螢幕分辨率,這樣會更精确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