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白鶴街道65戶“最美家庭”分享家風故事

作者:甯波日報

記者 王波 記者 鄭偉

家是最小的國家,國家是一百萬。

昨天.m 9點,在5月28日15日國際家庭日前夕,一場"傳承最美家居風情"的主題活動在漳州區白河街舉行。

由街道選出的11個社群清掃家庭,27個最美的黨員和27個最美的綠色家庭走上舞台,分享他們的故事,以弘揚優秀的家庭作風,家庭美德。

當天,孫鳳祥家族代表首先登台,"我們家的風格就六個字:'先下班後做事'。"緊随林麗紅、陸為民等家庭之後,他們分别從傳承美德、孝敬老人、遵紀守法等角度,展現出最美的家庭紀律與每個特點。

來自紫苑社群的家庭代表徐玲玲與PPT一起展示了共享花園,徐玲玲從小就喜歡花草,看到小區有角落的空地,經常雜草叢生,想到用廢舊輪胎、不鏽鋼和各種瓶子和罐頭來打造一個共享花園,為居民創造更好的環境。

李小英一家來自王關社群,經過新農村改造,一家人成為城市居民,夫妻關系融洽,熱情,愛種植花卉綠化植物和一些常用草藥,并經常送到附近生病的鄰居,贊不絕口。

從胡偉家的孔雀社群來看,全家都是社群的公益事業。隻要社群和居民有需要,他們的家人總會有反應,垃圾分類,社群責任,有點幹在面前。

鄭曉茂,八旬老人,是丹亭鶴社群的名人。他十幾年如一天,率先保護社群環境,撿起了2000多公斤的狗糞。不僅如此,他還把這些狗糞做成了"花草養",幫助500多戶養花。

從孟媽媽三搬到婆紋身,良好的家庭式家庭培養不僅承載着子孫後代的祖盼希望,也展現了社會的文明水準和道德水準。"每個家庭,無論現狀如何,隻要幹淨,就必須充滿希望。白河街道相關負責人表示,無論是心靈淩雲,國家的心髒,還是關注鄰裡、知恥,都是一股無形的力量和傳承。而這種遺産,将感染周圍人民,促進家庭、社會乃至整個國家的文明和發展。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