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尼山對話|預熱宣傳片《過去未去,未來已來》解讀:堅定文化自信,從過去走到現在從現在邁向未來

作者:網信泰安

視訊加載中...

海報新聞記者 叢萍 濟甯報道

  孔子複活,周遊列國,遊走于夢幻的AI間,傳統儒學和現代科技夢幻關聯。6月24日,世界網際網路大會數字文明尼山對話預熱宣傳片《過去未去,未來已來》釋出。該片由山東省網際網路資訊辦公室統籌策劃,山東金東數字創意股份有限公司制作。文化如何碰撞科技?海報新聞記者邀請預熱宣傳片導演張磊來進行解讀。

  每幀都是文化

  當儒家文化與科技相遇,傳統文化的火種如何在現代科技中熠熠生輝?

  制作團隊圍繞“文化”字下足功夫,傳統文化元素俯拾皆是。

尼山對話|預熱宣傳片《過去未去,未來已來》解讀:堅定文化自信,從過去走到現在從現在邁向未來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伴随稚嫩的童聲,禮儀之邦用經典的方式向出席世界網際網路大會數字文明尼山對話的各國賓客表示歡迎,歡迎大家來到中國,來到曲阜尼山,而這裡便是儒家文化的發源地。

尼山對話|預熱宣傳片《過去未去,未來已來》解讀:堅定文化自信,從過去走到現在從現在邁向未來

  尼山聖境上的燈光璀璨,杏樹下孔子形象光輝耀眼,儒家文化氣息撲面而來。

尼山對話|預熱宣傳片《過去未去,未來已來》解讀:堅定文化自信,從過去走到現在從現在邁向未來

  此時三隻俏皮的神鹿躍然螢幕,“鹿”取自于《詩經》中的“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借此再次表達對賓朋的熱情相迎。

尼山對話|預熱宣傳片《過去未去,未來已來》解讀:堅定文化自信,從過去走到現在從現在邁向未來

  經典誦讀仍在繼續,由童聲變為長者的聲音。一段傳統文化和科技文化的對話便從孔子講學及周遊列國開始,娓娓道來。

尼山對話|預熱宣傳片《過去未去,未來已來》解讀:堅定文化自信,從過去走到現在從現在邁向未來

  地上的草地散出點點光暈,向天空而去,象征孔子的思想化作點點星光散播開來。一幀幀畫面唯美而靈動,傳統氣韻瑰麗之姿,文化美好和自信油然而生。

  滿屏皆是科技

尼山對話|預熱宣傳片《過去未去,未來已來》解讀:堅定文化自信,從過去走到現在從現在邁向未來

  當觀衆還沉浸于熟悉的孔子講學中,畫風突變,孔子的馬車逐一被蒸汽火車、飛機、火箭取代,衛星、巨大的晶片從天而降,資訊流從尼山向四周蔓延,尼山聖境進入宏大浩瀚的科幻時代。

  預熱宣傳片帶領觀衆從啟蒙時代、蒸汽時代、電氣時代,來到當下的資訊時代,也感受下即将到來的AI時代,象征着傳統文化引領科技文化的發展,從過去到現在,再到未來,愈發煥發新的生機。

  這樣的創意燃爆了。

  “預熱宣傳片的前半段為唯美風,在此轉為氣勢磅礴的科技風,傳統文化穿越時空,曆久彌新。”張磊說。

尼山對話|預熱宣傳片《過去未去,未來已來》解讀:堅定文化自信,從過去走到現在從現在邁向未來

  最後,伴随着笑臉和煙花在尼山綻放,預示着世界網際網路大會首次來到尼山。

  整個宣傳片也運用了大量數字化手段,整體采用了虛實結合的表現方式。“所有的實景在尼山聖境拍攝取景,通過三維模組化、虛拟場景、渲染等手段,實作了現實影像和虛拟元素渾然天成。”張磊說。

  文化和科技的碰撞

  毫無疑問,這是一次成功的“碰撞”。

尼山對話|預熱宣傳片《過去未去,未來已來》解讀:堅定文化自信,從過去走到現在從現在邁向未來

  據張磊介紹,本片從尼山聖境中世界最大最高的孔子像下開始,并由此展開。片中還集中展示了仁義禮智信、開放包容等儒學智慧,讓大家進一步領略儒學魅力。

  儒家思想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曆史地位巨大,不僅過去如此,未來對世界仍會産生重大的影響。在優秀傳統文化的引領下,人類在發展,科技在進步,包括網際網路、AI、人工智能不斷湧現。在此背景下,6月25日至27日,世界網際網路大會數字文明尼山對話将在山東濟甯曲阜舉行,尼山将以古雅的身姿擁抱數字浪潮,上演一場傳統文明與數字文明的碰撞交流。

  預熱宣傳片的末尾還做了升華,在熱烈喧鬧氣氛中,螢幕中出現“過去未去,未來已來”。“我們希望帶給大家一些深思,文化賦予科技深沉的滋養,科技賦予文化新的表達方式,科技日新月異,傳統文化煥發出新活力。但無論時代如何變化,優秀的、經典的傳統文化永不過時,這是一片肥沃的土壤,更是一個堅實的根基。以堅定的文化自信,從過去走到現在,從現在邁向未來。”張磊說。

來源:海報新聞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