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勞務員報考建築八大員報考勞務員工程建築勞務企業的管理現狀

本文原創作者:whzfjy2008(武漢梓楓)

勞務員報考建築八大員報考勞務員工程建築勞務企業的管理現狀

 1、勞務企業“空殼化”現象較為突出

首先勞務企業為了滿足資質标準後順利申請到資質,通過外省市部分以營利為目的中介機構,隻要交上身份證影印件與一定的費用,就可順利拿到技能等級證書,不用教育訓練更不用露面,而且能在網上查到是真實的一證兩印的證書,企業就以此輕易得到的證書申請到資質,可見是用小代價撐起大門面。在取得資質後,有相當部分的企業無經營業績。在浦東新區137家勞務企業中,曆年來有勞務分包業績備案的有83家,占總企業數的60.58%,有54家企業業績備案為零,占總企業數的39.42%。在83家有業績備案的企業中,部分企業曆年來備案的業績在5項以下,有的僅1或2項。

2、勞務分包市場缺乏有效監管

由于勞務分包相關的配套法律法規不完善、不健全,使得建築企業在交易時無章可循,行政主管部門在執法監督時無法可依,僅能作為執法依據的是建築業企業資質管理規定。比如,勞務合同存在着問題的多樣性,施工總承包企業将工程勞務進行分包時,都不同程度存在合同簽訂主體不合法用工主體及用工不合法、合同履行不适當、違反合同原則顯失公平合同權利義務不對等或不明确、合同主體轉嫁法定義務、合同履行不适當等行為,同時還存在要求勞務企業大量墊付勞務款問題。也有很大部分勞務企業要承擔施工總承包企業轉嫁的法定安全生産、品質義務,具體表現在施工資質較高的部分企業再申請自己出資和運作的勞務資質企業,以便在遇到安全品質事故時由勞務公司承擔所有責任。

3、勞務用工不規範,勞務勞工技能水準低下

申請勞務分包資質時,為滿足資質标準,企業千方百計湊合到持有技能等級證書的一撥人,當取得資質證書後,在施工現場上幹活的是另外一批沒有得到教育訓練也沒有持證的人。施工現場技術工種持證上崗率低之又低,導緻勞工素質也無法得到實際提高,技能也無法得到加強,使勞工工作效率低下,工傷事故預防能力不足等問題嚴重存在。

推行勞務企業,也僅僅是從形式上增加了用工主體,用工風險轉移至勞務企業而已。從業績備案項目較多的區内部分勞務企業了解到,勞務人員工作時間長、勞動強度大、流動性也大,導緻企業用工行為不規範。建築業是高勞動強度行業,目前,建築工地普遍實行計件工資,按照工程進度與各階段需求搞内部承包,勞務勞工一天要完成幾倍的标準定額,在趕工期時,經常在炎熱、高寒天氣施工,加班加點現象非常普遍,一天要連續工作10h以上也時有發生。勞動強度極大,建築進城務勞工員流動性極強,絕大多數是以工程建設周期為合同周期流動的,鋼筋工、混凝土工、架子工等專業技術勞工的流動更為頻繁。另外,受到施工地點等因素的影響,跨省、跨地區流動的現象也比較普遍。緻使許多企業隻是管理層人員相對穩定,勞務層基本為包工頭形式的作業隊伍,出現部分有資質,無管理、無業績可循的勞務企業。

勞務員報考建築八大員報考勞務員工程建築勞務企業的管理現狀

 建築業由于仍舊屬于勞動密集型行業,且建築物的施工品質直接關系到完工後的使用安全。是以,對建築企業管理制度與管理手段的創新與完善、對一線勞工的資訊管理平台的建立、對勞工思想意識與個人素質的提高,是保證建築企業發展的重要因素。如何做好建築企業的管理創新,是一項需要深入研究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