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軟考項目管理師-論文範例之-論資訊系統項目的品質管理

[摘要]

本文以我主持過的某大型綜合性企業資訊化建設系統為例,探讨了資訊系統項目的品質管理,指出項目品質管理在資訊系統項目實施中具有重要地位和關鍵作用。在該項目中,我作為使用者方的項目負責人參與了項目的管理工作,我在項目品質管理中,根據項目的實際情況和特點,有針對性地強化某些方面品質管理的工作,并采取了以下針對性的措施:進行充分的使用者需求分析,使用者需求分析是保證項目品質的基礎;加強測試工作,并形成制度;代碼走查,保證項目品質;執行變更控制,防止項目範圍的無效蔓延。通過這些辦法,成功的控制了項目的範圍,保證了項目按時傳遞使用,保證了項目的品質,順利完成了這個項目。

關鍵字:資訊化,項目管理,品質管理

[正文]

      項目品質管理是項目管理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項目品質反映軟體産品滿足規定需求和潛在需求能力的特征和特征的總和。項目品質的工作流程主要有項目品質規劃,執行品質保證,執行品質控制。項目品質管理是一個項目能否順利的完成并傳遞使用的一項基礎性的工作。

      2007年,某大型綜合性企業為實作資訊管理,準備開發了一套企業資訊系統,功能主要包含了客戶關系管理,項目管理,庫房管理,财務管理,消息管理,工作流管理等,其中以項目管理為核心,實作對項目整個生命周期各個環節進行有效監控,實時動态反應項目各階段執行情況,進行成本控制和成本分析;同時對工作流程進行可配置化管理,實作任務督辦,消息提醒,協同辦公等功能;計劃投資600萬元;采用C/S結構。我作為使用者方項目負責人,參與了項目的管理工作。

      在該項目管理工作中,我十分重視項目品質的管理和控制,借助項目軟體MS Project 2003來輔助項目品質的計劃和管理。在工作中,我根據實際情況,主要從使用者需求分析,代碼走查,強化測試工作,進行變更控制四個方面對項目品質進行有效管理,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該系統在2008年一次上線運作成功,目前運作情況良好。

一、進行充分的使用者需求分析,使用者需求分析是保障項目品質的基礎

充分的使用者需求分析是準确确定項目品質的基礎。在資訊系統的項目品質管理中,需求的擷取是資訊系統品質管理内容中的重中之重,為此,我們工要做了以下工作。

首先,将與系統相關的使用者進行分類以明确使用者需求的來源及優先級。對于像這種涉及大型綜合性企業幾乎所有業務的大型資訊系統的開發來說,使用者需求的調查對象多種多樣涉及到不同的部門或人員,為了更友善的從使用者處擷取有效的需求,我們将使用者分成不同的類,如将其分為管理人員、業務人員、最終客戶等,通過這種劃分明确了需求的來源,在需求分析的了解出現不一緻時可以有确定使用者為需求分析人員提供“決策”。

其次,采用多種方式和途徑擷取使用者的需求。在需求分析的初期我要求系統分析人員要深入到使用者的工作現場中以觀察使用者是如何工作的,進而正确的把握使用者需求的實質。同時為了更直覺的與使用者溝通,我們采用了Rational Rose建立的用例(Use Case)來展現使用者的業務處理過程,并使用用例文檔對其進行簡要的描述,這樣使用者就能夠很好的了解系統能夠幫助其完成的工作任務,一般通過兩到三次的溝通就能夠确定使用者的需求,極大的提高了使用者需求擷取的品質與效率。

二、代碼走查

軟體品質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代碼品質。在實際環境中對于 同一項目而言,由于項目組成員的程式設計能力、習慣、風格、對需 求的了解和個性的不同,所開發的代碼品質也不盡相同。再加上 一些難以預測的人為因素,由此帶來的隐患将嚴重影響代碼質 量,最終造成軟體品質低下,使得使用者無法正常使用并為以後的 維護帶來更大的工作量和難度。

考慮到項目進度以及實際情況,要進行完整的代碼評審不太現實,是以,在軟體開發過程中可以根據需要引進代碼走查。每周在規定的時間内,輪流讓程式員講解其所開發代碼的主要部分。這項措施一方面可以從側面促使程式員本人注意所開發代碼的品質,另一方面在走查過程中可以獲得他人的意見進一步改善代碼效率,使開發成員共享項目實施過程中問題解決的思路和方 法,同時還可以促進項目組成員之間的交流并加深對需求的了解,關注軟體開發過程中的各個環節,并進行過程改善的讨論,使得軟體品質更有保障。

三、加強測試工作,并形成制度

測試就是對軟體産品的檢驗。軟體測試的目的是根據使用者需 求檢查系統是否符合項目合同與任務書規定的要求。項目測試分 內建測試和系統測試,主要進行功能測試、健壯性測試、性能- 效率測試、使用者界面測試、安全性測試、壓力測試、可靠性測試、 安裝/ 反安裝測試等活動。測試過程通常在模拟環境中進行。隻 有通過了上述全部測試的軟體,才可以稱之為符合使用者品質要求 的合格的軟體。

測試是保證軟體品質的重要手段,也是讓使用者直覺地了解軟體品質和熟悉軟體操作的有效途徑。我有計劃地強化測試環節,讓使用者由始至終地參與測試工作測試活動要盡可能覆寫整改項目過程,從最初的需求到部署 階段,都應該制訂詳細的計劃并編制相應的文檔,如測試計劃、 測試用例文檔、測試報告等。通過測試活動,盡可能早得發現每 個階段中軟體存在的缺陷,以友善後續階段的實施。在這測試活 動過程中,我們應該遵守一條基本原則——按照使用者需求進行測 試。我們即不能為求速度而縮短測試規模,也不能忽視使用者需求 而提高測試要求。總之,一切測試應該符合使用者需求。

四、執行品質變更控制,防止項目範圍的無效蔓延

變更是不要避免的,關鍵問題是如何對變更進行有效的控制。必須有一套規範的變更管理過程,在發生變更時遵循規範的程式來管理變更。對于發生的變更,需要識别是否在既定的項目品質之内。如果是在項目品質之内,那麼就需要評估變更所造成的影響,以及應對的措施,受影響的各方都應該清楚明了自己所受的影響;如果變更是在項目品質之外,那麼就需要商務人員與使用者方進行談判,看是否增加費用,還是放棄變更。是以我們在項目管理體系中應該包含一套嚴格、實用、高效的變更程式,它對管好項目至關重要。為了防止項目品質的無效蔓延,保證項目順利進行,我覺得最好規定對客戶的品質變更請求,一律通過書面變更申請提出,并經雙方項目經理稽核後,視不同情況,做出相應的處理。對于不涉及整個業務流程修改的變更,一般給予滿足;涉及整個業務流程修改的變更,則視變更大小考慮是否滿足使用者要求。

經過努力,該系統一次上線運作成功,并在10個月後通過了驗收。回顧項目的品質管理工作過程中,雖然沒有嚴重的項目品質問題,但仍然存在許多問題,主要有以下3點:

1、軟體測試不系統,忽視了壓力測試。系統實際運作後随着資料量的增加,運作速度有所下降,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系統的品質。

2、項目需求做的還不夠充分,沒有充分考慮到使用者提出的非功能需求和使用者的使用習慣問題,造成了一定修改工作量。

3、溝通不夠通暢,預先建立的溝通機制未能充分的發揮作用,未能夠情況實際情況及時的調整溝通方式,導緻有一段時間項目組溝通效率較低。

綜上所述,進行充分的使用者需求分析,使用者需求分析是準确确定項目品質的基礎;代碼走查;強化測試,形成制度;執行變更控制,防止項目範圍的無效蔓延,是我在某大型綜合性企業資訊化建設系統項目中的品質管理中的四個主要實踐,為項目的成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在以後的項目品質管理工作中,我要加強測試的系統性和科學性,更充分的進行使用者需求分析,深化各方的溝通,協調好開發工作各個部分及各個方面的關系,更好地完成項目。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