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四化”讓你讀懂數字經濟發展

作者:零點有數

檢視原文請點選連結:

【導讀】

在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政府法制研究中心召開的首期法治政府前沿發展論壇上,零點有數專家提出,近年來,數字經濟成為打造區域經濟長期競争力的關鍵力量,同時也在深刻改變着我們的生産方式、生活方式和社會治理方式。然而,到底什麼是數字經濟?它的主要内容是什麼?大多數人并不能了解。接下來,零點有數将用一文解答這些困惑。

在數字經濟(digital economy)中,數字化的知識和資訊成為關鍵的生産要素,現代資訊網絡成為重要載體,資訊通信技術的有效使用成為核心驅動。

《中國數字經濟發展研究報告(2023年)》顯示,2022年大陸數字經濟規模首次突破50萬億元,達到50.2萬億元,同比名義增長10.3%,已連續11年顯著高于同期GDP名義增速,數字經濟占GDP比重相當于第二産業占國民經濟的比重,達到41.5%。資料深入到社會生産和經濟發展的各個角落,成為推動産業更新和經濟增長的新動力。

那麼,數字經濟發展到底由什麼構成?簡單來說就是“四化”,即數字産業化、産業數字化、數字化治理和資料資源價值化。

“四化”讓你讀懂數字經濟發展

發展數字經濟,最直接的是數字産業化

數字産業化,是指通過現代資訊技術的市場化應用,推動數字化産業形成與發展。主要包括資料的收集、處理與加工,資料交易,以及基于資料提供的結算、傳遞、融資等服務。

數字經濟的發展離不開 5G、工業網際網路、人工智能、雲計算等數字新基建,以及大資料、工業網際網路、物聯網、人工智能、區塊鍊等技術的蓬勃發展。

政府工作報告強調要推動數字産業化轉型,具體要加大 5G 網絡和千兆光網建設力度,豐富應用場景,以及運用好“網際網路 +”。

大陸亦明确進一步發展雲計算、大資料、物聯網、工業網際網路、區塊鍊、人工智能、VR/AR、數字社會建設等七大數字經濟重點産業,進一步建構基于5G 的應用場景和産業生态,在智慧交通、智慧物流、智慧能源、智慧醫療等重點領域開展試點示範。

發展數字經濟,産業數字化是主導力量

産業數字化是指利用數字和資訊技術,對傳統産業進行更新,推動産業供給側與需求側的資訊數字化和網絡化,實作産業上下遊的全要素數字化改造,進而優化生産技術、提升生産效率,實作産業降本增效和更新産業模式。

大陸提出,要“實施‘上雲用數賦智’行動,推動資料賦能全産業鍊協同轉型”,具體包括建設若幹國際水準的工業網際網路平台和數字化轉型促進中心,加快産業園區數字化改造等。

無論是規模、占比還是未來影響面,數字産業化都是數字經濟重要的組成部分,是推動經濟增長的新引擎。

發展數字經濟,對政府的要求是數字化治理

數字化治理方面,目前大陸正加速推動政府治理從傳統的線下到線上、從低效到高效、從被動觸發到主動幹預、從粗放作業到精細管理,進而推動政府治理能力步入現代化、智能化的發展階段。

“四化”讓你讀懂數字經濟發展

發展數字經濟,資料資源價值化是基礎

挖掘資料的内在價值,推動各類資料在各個場景下發揮作用,才能展現資料作為關鍵要素在數字經濟中的重要意義。

資料資源的價值發揮,對資料的流通、确權、交易等各個環節的規則和場所均有較高的要求,需要國家、社會和企業等明确規範、建立資料交易所,并監督資料的合法使用。

同時,資料的合理使用頻率和程度也至為重要。資料的使用頻率越高、程度越深,對推動資本、勞動力、土地和技術等傳統生産要素的轉型和更新,越能起到巨大作用。

“四化”讓你讀懂數字經濟發展

數字經濟是數字中國的重要建設内容。2019 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促進新興産業加快發展,壯大數字經濟;2020 年提出要全面推進“網際網路 +”,打造數字經濟新優勢;如今,“數字經濟”和“數字中國”關鍵詞同時出現,并且增加了“數字社會”“數字政府”“數字生态”等内容。

“四化”讓你讀懂數字經濟發展

“十四五”規劃綱要首次提出數字經濟核心産業增加值占GDP 比重這一新經濟名額,明确要求到 2025 年,大陸數字經濟核心産業增加值占 GDP 的比重,要由 2020 年的 7.8% 提升至 10%。

未來,零點有數将繼續深耕公共事務和商業服務領域,以第三方評估為驅動、以解決應用場景中的關鍵問題為出發點,将30年積累的專業知識實作“經驗模型化,模型算法化,算法軟體化”,推進決策科學化、服務高效化,搭上大陸數字經濟發展的快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