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愚蠢的地球人,流量資費你看得懂嗎?

     導讀:2G時代的大量個性化套餐,很好地助力中國移動的發展,但現在,環境已經發生變化:客戶對資費複雜的抱怨,本來就已經成了外界指責中國移動的理由之一。 物極必反,返璞歸真。如果不把資費的複雜度降下來,客服人員再琢磨改善提醒的内容和表現形式,也解決不了問題。

愚蠢的地球人,流量資費你看得懂嗎?

  前幾天,在業務支撐工作會上,有人給與會的上司們展示了一個客戶流量查詢的執行個體:

  “尊敬的客戶:截止2月8日16時,您本月套餐内流量使用情況:已使用國内2G/3G流量259.21M,剩餘1788.79M;已使國内2/3/4G流量30.00M,剩餘0.00M;已使用省内4G流量287.38M,剩餘15472.62M;已使用省内2/3/4G融合流量0.00M,剩餘100.00M;以上資訊僅供參考,具體以詳單為準。”

  這是一個客戶發起流量查詢後,收到的回複資訊,并被客戶評論為:“簡直是超越了人類的了解極限。”

  親,你能看懂麼?

  這是怎麼一回事?

  實際情況是,一個普通的客戶,訂了三個不互斥的套餐:一個是商旅套餐,含國内2/3/4G流量,優惠活動贈送12個月的省内2/3/4G流量和省内4G流量;一個是國内2G/3G流量疊加套餐;還有一個是4G試商用,贈送為期2個月的體驗流量。

  面對這樣複雜的資費體系,中國移動表現出了強大的戰鬥力——支撐部門回答:“我能實作”;而客服部門則回答:“我能解釋”。

  在業務支撐看來:提醒的内容是客服部門提供的模闆;使用者訂購了三個業務包,完全合規;計費系統根據業務部門制定的規則,對客戶的通信行為進行準确扣減;計算出不同賬戶的餘額,供客戶查詢或觸發提醒通知。

  甚至,在計費系統看來,這個案例還不算複雜:這隻是對無線網絡和地域兩個次元進行了簡單的區分而已。

  從目前接到的需求和能力建設要求來看,在未來,可能需要還要區分忙時和閑時,流量經營還有後向流量、分政策計費等新計費要求……

  而且,這些流量要先消耗哪些,後消耗哪些,哪些計費,哪些不計費,都需要複雜的規則來明确。

  可以預見:未來的計費規則會更加複雜,越來越複雜。

  這麼複雜的規則,不僅要能實作,還能確定執行的正确性,支撐系統該有多麼強大啊?!

  客服部門也不簡單,能把這些業務規則全部背下來,理清楚,向使用者說清楚,不僅要能力強,還要有好态度。

  可問題是,有多少客戶能夠專業到聽明白這些規則呢?

  這麼複雜的回複短信,絕大部分使用者是絕對無法了解的——使用者不希望,也需要知道背後那些複雜的規則,他們隻要越簡單越好。

  那麼,當使用者看不懂,有投訴之後,怎麼辦?

  于是服務部門提出了提醒和查詢的優化需求,希望通過完善支撐系統和客戶服務,提醒内容的優化、以及豐富提醒的方式和手段,持續改善服務,來解決這個問題?

  但這種優化能改善客戶感覺麼?

  難道,把流量資費做得超複雜,才能展現出流量經營的水準?

  話音時代紛繁複雜的套餐,客戶已經抱怨套餐太多、算不清楚,而在流量經營剛剛開始的今天,就有了愈加複雜的趨勢。

  業務部門也很委屈:不做出差異化,如何吸引眼球,讓客戶有新鮮感?

  有些活動是與第三方聯合組織的,對方提出的條件是個性化的,拒絕就意味着放棄、失敗。

  而且,流量經營就是比傳統的話音業務的經營難度大,涉及面多,需求複雜是正常的。為什麼我們的系統就不能再靈活一些,做好應變支撐呢?

  作為支撐部門,會看到業務部門提出的各種稀奇古怪的需求,每一個需求單獨看都似乎有道理,支撐系統的設計和開發也非常好注重系統的靈活性。

  但是,海量的規則混雜在一起,不僅加大了内部的營運成本,客戶也不一定買賬;很多優惠和營銷都有限制條件,但客戶哪有那麼多閑功夫把條款聽清看全。

  回過頭來,就是一肚子怨氣,就是投訴,就是離網。

  2G時代的大量個性化套餐,很好地助力中國移動的發展,但現在,環境已經發生變化:客戶對資費複雜的抱怨,本來就已經成了外界指責中國移動的理由之一。

  物極必反,返璞歸真。如果不把資費的複雜度降下來,客服人員再琢磨改善提醒的内容和表現形式,也解決不了問題。

  同時,資費也是對流量經營進行管理的第一關,在簡化、标準化、差異化等多元度之間求得平衡,很難。

  這個問題現在不處理好,當後面存量越來越多,要解決就更難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