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奮鬥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圓夢小康」醉在山雲間——桃源縣九溪鎮毛志成、姜華夫婦的小康夢

「奮鬥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圓夢小康」醉在山雲間——桃源縣九溪鎮毛志成、姜華夫婦的小康夢

9月18日,毛志成和妻子江華在山頂小屋前休息。

湖南日報華盛線上記者 盧榮兵

湖南日報華盛線上記者 周永軍 陸榮兵

記者 郭偉

富裕指數

毛志成、江華和妻子是桃園縣九溪鎮白岩村的村民。一家四口,女兒已經結婚,兒子在吉首大學讀書。2000年,在村裡買下70多畝山區,種植了10多個品種的果樹苗,最高年收入4000多萬元。為了使沙漠山綠化,2014年承包了300多畝的沙漠山,種植果樹,生态耕作。如今,他們住在一棟300多平方米的兩層别墅裡。家中用于通勤和生産的皮卡車。

夢想故事

"從明天開始,做一個快樂的人,喂馬,砍柴,環遊世界;從明天開始,關心食物和蔬菜,我有了房子,面對大海,溫暖的春天鮮花。"這是著名詩人海子編織的夢想,被毛澤東和江華演繹成現實。

9月19日,晨光露水,桃園縣九溪鎮、白岩村沈家山,雲霧缭繞,村屋如墨畫般若隐若現。記者走進白岩灣生态公園,成一片果樹郁郁蔥蔥,沙田葡萄柚,冰糖橙彎樹枝,果香溢于股。一路走到山頂,雲海的奇觀走進眼簾,讓人心曠神怡。

"吱吱"一聲,山頂小屋的門打開了。51歲的毛志成哼着一首曲子開始了當天的工作。他撿起一塊玉米,朝房子後面的森林走去。"咕噜咕噜..."打了幾個電話後,我看到100多隻山雞,它們的翅膀從樹枝上拍打着。

喂完雞後,毛志成在園子裡拉了一個擁抱蕃薯藤,直奔豬圈。葉子上覆寫着露珠,這是他20多隻桃子黑豬家庭的開胃菜。有一會兒,豬崽起來,和鳥兒在森林裡鳴禽,成一首歡快的晨歌。

"毛哥,大豆泡泡,來推豆腐喲!"聽到妻子江華的呼喚,毛志成趕緊清理磨盤,滿載着磨棒,磨輥吱吱作響,乳白色豆漿不斷溢出,兩人一推磨,一人加料,這一幕不是現代版的"天仙火柴"的刻畫嗎?

在聊天中,記者了解到,兩個人一路走來,可以說是從無到有,并不容易。九溪鎮黨委書記餘仁英介紹,白岩村因山岩而得名,是九溪鎮唯一的山村。長期以來,村民們大多選擇外出工作,以維持生計。剩下的就是在山邊吃飯。

1998年,毛志成背樹在當地林場,一天累了隻賺了10元。為了給老公一個後顧之憂,蔣華白老師來學習果樹嫁接苗的技巧。她回憶說:"嫁接一棵幼苗,隻有2美分,我第一天辛苦就是嫁接600,手是剪刀磨出的血泡,卻看到賺了12元,心裡就像喝蜜。"

憑借着用心的技巧和拼搏,江華很快成為一名果苗嫁接的手,一天可以嫁接多達2000株幼苗。第二年,她扛起袋子往南、北,幫助果農嫁接幼苗,足迹遍及長沙、嶽陽、常德等地。出門,錢是掙來的,也是靠很多憤怒賺來的。

"你為什麼不自己動手呢!"當自己的想法和托盤出來時,丈夫毛志成立即說:"你說出來了!2000年,他們購買了70多英畝的森林,并開始種植和經營幼苗。"當山開張時,愛上大肚子的人,無論是忙碌的山還是忙碌的家,都沒什麼可做的。晚上給她洗腳的時候,我看着一雙腫脹的腳,淚流滿面。毛志成回憶道。

當時,連同購買,還有原九溪公社志清時的兩層老木屋。這對夫婦在這個老房子裡住了10多年,以便更容易管理事先串通的人所。江華诙諧地描述了當時的生活場景:"樓下人睡着,老鼠在地上跳舞。"

正是在如此艱難的條件下,夫妻倆早早起床前一百隻鳥,日落後夜,依靠誠信經營,苗種越來越大,年收入逐漸翻倍,最高時段達到4000多萬元。

在山裡,記者看到,毛志成旁邊的老房子過去住在建立的别墅裡,室内裝修很精緻,檔次很高。江華毫不掩飾地說:"新房不會在幾年後建成,但經不起親朋好友的勸說。看到人們一個接一個地住在寬敞舒适的新房子裡,我們隻是喜歡城市裡的人,建了一棟别墅。還購買了一輛皮卡車,以便于旅行和生産。"

綠水綠山是金山銀山。2014年10月,毛志成夫婦投入全部積蓄,承包沈家山300多畝荒山,發展生态養殖業。雖然目前年收入不到7萬元,但等3年後果樹全部富足,年收入超過100萬元并不是夢寐以求。

在毛志成的别墅裡,當記者問起他們關于小康夢的事情時,江華說了一句話:"别告訴你,我們是兩個孩子'同床夢'。"聲音一落下,就讓大家都笑了起來。

姜華紅着臉補充道:"我家那口,夢想着明年買一輛高檔車,享受吧。老了,買一輛房車,一個小家庭四處走走,享受祖國的壯麗江山。相反,我隻想照顧好這座"花果山",在閑暇時邀請到村裡的姐妹們,在這山頂上聞着甜瓜果的香味,品嘗原汁原味的生态菜肴,回憶起童年的過去,這是多麼惬意的事情!我的了解是,'中國夢'是由無數的小夢想組成的,隻要是快樂的、美麗的,都是'中國夢'!

《夢想演說》

"有了夢想,你必須去做。

山巒擋住了很多人的夢,但也是一些人夢寐以求的地方。毛志成、江華和他的妻子都是夢想家。夫妻倆從生存到人生,堅信"觀念決定出路",靠着拼搏拼搏,一步步走出小康之路。

心有多大,舞台有多寬。農業生産是一個投入大、周期長、影響緩慢的行業。生态農業的發展需要毅力和毅力。

"人們生活在這個世界上,他們不能白白離開。蔣華的想法簡單明了。"每個人都有夢想,每個階段的夢想都可能不同,"她說。"關鍵是要堅持下去,有了夢想,就得去做!"我們一定不怕吃苦,不怕累,不顧一切地要實作!

毛志成,江華的富家夢,是地球上無數夢想家的縮影。這些人,在鄉村振興戰略的指導下,依靠勤勞的雙手,描繪出幸福的新生活。(Ru 融化冰整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