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美元的發行權

        作為非金融專業的讀者,可能需要反複閱讀以下的内容,才能完全了解美聯儲和銀行機構的“造錢過程”。這是西方金融業最核心的“商業機密”。

  由于美國政府沒有發币權,而隻有發債權,然後用國債到私有的中央銀行美聯儲那裡做抵押,才能通過美聯儲及商業銀行系統發行貨币,是以美元的源頭在國債上。

  第一步,國會準許國債發行規模,财政部将國債設計成不同種類的債券,其中一年期以内的叫做T-Bills(TreasuryBills),2-10年期的叫T-Notes,30年期的叫T-Bonds。這些債券以不同的頻率在不同的時間裡,在公開市場上進行拍賣。财政部最後将拍賣交易中沒有賣出去的國債全部送到美聯儲,美聯儲照單全收,這時美聯儲的賬目上将這些國債記錄在“證券資産”(SecuritiesAsset)項下。

  因為國債由美國政府以未來稅收作為抵押,是以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可靠的資産”。當美聯儲獲得了這一“資産”之後,就可以用它産生一項負債(Liability),這就是美聯儲印制的“美聯儲支票”。這是“無中生有”的關鍵步驟。美聯儲開出的這第一張支票背後,沒有任何金錢來支撐這張“空頭支票”。

  這是一個設計精緻和充滿僞裝的步驟,它的存在使政府拍賣債券時更加易于控制“供求”,美聯儲得到借錢給政府的“利息”,政府友善地得到貨币,但又不顯露大量印鈔票的痕迹。明明是空手套白狼的美聯儲,在會計賬目上竟然是完全平衡的,國債的“資産”與貨币的“負債”正好相等。整個銀行系統被巧妙地包裹在這一層外殼之下。

今天,美國國債總數約為10萬億美元,每年單是利息支出便接近4000億,約占财政收入的17%。去年有人估計,到2009年初,美國國債将突破10萬億元,今天,裝在紐約時報廣場的13位數的“國債數字鐘”已經提前“爆燈”。

下一篇: 最短點對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