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金融科技助力數字經濟發展

作者:中國社會科學網
金融科技助力數字經濟發展

  “加快發展數字經濟,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國際競争力的數字産業叢集。”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數字經濟再度成為關鍵詞。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深刻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趨勢,高度重視、統籌推進數字經濟發展。數字技術的快速演進為金融數字化轉型注入充沛活力,如何通過“金融+科技”助力實體行業邁過數字經濟時代深水區,實作經濟高品質發展,成為學界熱議的話題。

  加快發展金融科技理論

  近年來,金融科技成為數字經濟發展的核心競争力,大資料、人工智能、雲平台等技術在推動金融創新和提升金融服務效率等方面發揮着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在日前由北京師範大學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主辦的第三屆金融科技與數字經濟發展高層論壇上,北京師範大學副校長王守軍表示,黨中央高度重視發展數字經濟,将其上升為國家戰略,數字經濟正逐漸成為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新機遇的戰略選擇。要加快布局資料科學、人工智能、金融科技、數字經濟等學科領域,不斷深化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和探索,建構政産學研用深度合作平台。

  “十四五”時期,大陸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建構新發展格局離不開金融對資源配置的引導和優化。中國人民銀行頒布的《金融科技發展規劃(2022—2025年)》,明确了金融領域數字化轉型的總體目标和思路。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副院長張曉燕表示,在外部因素複雜、環境不穩定的情況下,數字經濟的蓬勃發展為中國提供了強勁的核心動能。我們需要聚焦金融科技應用前沿問題和主要瓶頸,發展金融科技理論,加大關鍵軟硬體技術金融應用的前瞻性與戰略性研究攻關;需要從實際金融需求出發做好技術選型和應用融合,以應用場景為牽引推動關鍵核心技術持續疊代完善,打造具有競争力、可商業化營運的科技産品,為金融科技可持續發展提供動力。

  拓展金融科技與産業融合模式

  面對目前數字經濟和金融科技發展呈現的新趨勢和新特點,北京在金融科技方面不斷進行探索與實踐。北京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副局長趙維久介紹,一方面,北京貫徹落實金融科技發展規劃,堅持金融服務實體經濟,加強數字技術和資料技術底層通用技術的研發以及相關算力、算法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推動了金融數字化轉型在服務高品質發展重點領域中的拓展及應用。另一方面,北京還積極運用監管科技和金融科技創新監管工具,率先開展金融科技創新監管試點,實施穿透式監管,發展監管科技,提升金融風險預警的能力。此外,通過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堅持科技引領、人才驅動,将進一步提升産業服務平台建設,支援市場主體平等有序競争,營造公開透明、公平一緻、穩定可預期的營商環境,開展金融科技業内的交流活動。

  商業銀行是金融領域數字化轉型的排頭兵。北京銀行研究發展部總經理丁志勇以北京銀行為例,提出銀行數字化轉型中要特别注意兩點:一是強化頂層設計,牢牢把握數字化轉型核心關鍵;二是堅定轉型發展,以數字化轉型統領發展模式、業務結構、客戶結構、營運能力、管理方式五大轉型,同時,着力建構全生态服務、新零售戰略、财富管理和資産管理、智能化風險管理、資料治理五大體系。

  提高金融數字化監管效能

  科技是一把雙刃劍,創新往往和風險并存。随着金融科技的不斷更新和發展,我們該如何防範和化解金融風險?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長陳道富談道,金融通過結構化産品、信托和合同等形式,脫離原有的機構和模式重新組織,金融機構的開放和業務環節的外包,進一步模糊了金融機構和業務邊界。金融的本質是創造和使用人類普遍信任、實作跨時空和跨人群的經濟資源聚散再配置和社會治理。金融行為背後是分析能力和信任,核心能力展現在對資料和模型使用的判斷上。是以,對金融科技的監管可以從映射視角、解構和重構視角兩個角度來思考。

  中國政策科學研究會經濟政策委員會副主任徐洪才認為,目前,金融科技服務實體經濟存在着一些問題和挑戰,包括銀行同業競争加劇、中小銀行在數字化投入方面缺乏實力、自主經營能力難以提升、風險管理難度加大等。他建議,發展金融科技,服務實體經濟,要着力提高金融服務可得性,增強銀行内部風險控制能力,引導中小銀行錯位競争,推進中小銀行數字化轉型,以此提升金融數字化監管效能,以科技推動金融創新發展。

  如今,金融服務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人們足不出戶就能享受到便捷的金融服務,其中最常用的就是線上繳費平台。在光大雲繳費科技有限公司資深專家陳紅薇看來,百姓有需求,但繳費有痛點。結合目前光大雲繳費在數字便民服務中的實踐,她提出,線上繳費應基于開放合作共赢的經營理念,建立雙向開放式的服務平台。目前,光大雲繳費項目超過1.5萬項,涉及水電瓦斯等基礎繳費、政務繳費以及企業繳費等多個領域。基于大資料分析等相關研究,可以為便民繳費産業的行業标準制定、發展政策研究以及制度完善提供重要參考依據。

作者:記者 段丹潔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