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女大學生做肛瘘手術:真的太痛了,不想治了!肛瘘手術有多痛?

作者:中醫科李醫生

有人戲稱醫院肛腸科是“觀光(肛)大使”、“掏糞工”,因為會經常遇到3大疾病:痔瘡、肛裂、肛瘘。其中痔瘡最常見,肛裂最難受,肛瘘危害性最大。還有經常把肛瘘當成痔瘡結果延誤治療的。這3大疾病要麼手術、用藥,要麼縫合,醫生們都駕輕就熟了,但你可知道,危害最大的肛瘘,是中醫治療的“優勢項目”。

女大學生做肛瘘手術:真的太痛了,不想治了!肛瘘手術有多痛?

22歲女大學生小韋愛吃辣,喜歡躺椅子上看小說、追劇,半天不挪窩,大便經常比較稀松,沒想到被“肛瘘”盯上了。一天洗澡發現肛門旁邊有綠豆粒大的小腫塊,觸及有痛感,以為是上火了,或内褲磨發炎了。

半個月後,肛門處越來越痛,而且“綠豆”變成“花生米”了,流出膿液,肛門癢感強烈,不得已請假就診,确診為“肛瘘”。

女大學生做肛瘘手術:真的太痛了,不想治了!肛瘘手術有多痛?

小韋一個大姑娘,被肛腸科男醫生指診就已經面紅耳赤了,不料醫生告訴她,還要做手術,因為這是複雜型肛瘘,關鍵是肛周長期出現分泌物,刺激皮膚,後續有感染風險。

小韋怎麼也沒想到自己開始發現的小問題,居然要手術治療,但她還是聽從醫生安排,向學校請假,與家人溝通,在一系列準備後順利開展肛瘘切除術,總體來說手術是成功的。

女大學生做肛瘘手術:真的太痛了,不想治了!肛瘘手術有多痛?

小韋的考驗來了,由于術後需排便,肛門有排洩物通過,排洩物屬于污染物,感染傷口的幾率很大,應對方式是定期換藥,換藥可沒有手術那樣用麻藥。這可把小韋折騰得夠嗆,在又一次換藥後情急地說到:真的太痛的,不想治了!

住了9天院、回家休息整整一個月,小韋總算熬過去了。這次“不起眼”的症狀引發的手術經曆,給了她深刻教訓——任何引起肛門出現問題的事都不要做,任何肛門出現的問題都不是小問題。

女大學生做肛瘘手術:真的太痛了,不想治了!肛瘘手術有多痛?

其實,小韋的經曆是不少肛瘘患者的縮影,“無所謂—輕視—簡單應對—問題複雜而緊張—不得不手術—花錢買教訓”。小韋是“不幸”的,因為肛瘘高發人群是男性、幼童,女性比較少,小機率事件落她身上了;小韋又是“幸運”的,因為治療後恢複較快,她又能和健康人一樣了。

很多人對肛腸科三大常見病之一的肛瘘不清楚,對它的危害和危險不清楚,有什麼治療方法不清楚,需要認真科普。

女大學生做肛瘘手術:真的太痛了,不想治了!肛瘘手術有多痛?

肛瘘,是發生在肛門直腸周圍的發炎,是直腸肛管和肛周的感染性通道,本質是一種皮膚軟組織發炎,可以形象稱為“肛門漏了”。肛瘘由内口、瘘管、外口三部分組成,内口在直腸或肛管,多為1個,外口在肛周皮膚,可為1個或多個,内口和外口之間,由瘘管連接配接,内部有膿液和腐爛物質。

肛瘘分急性和慢性兩種,肛周摸到腫塊,不論大小,是“肛周膿腫”,是發炎急性發作,當發炎經久不愈、反複發作,就是肛瘘。

女大學生做肛瘘手術:真的太痛了,不想治了!肛瘘手術有多痛?

肛瘘的誘因多見于長期生活習慣不良、飲食經常辛辣燥熱、反複腹瀉,或大便長期呈水樣,有時體内激素分泌失調,造成肛門内腺感染。

肛門是大便排洩的唯一通道,雖然污穢、不起眼,但内部構造精密無比。肛門周圍肌肉間隙多,軟組織多,如果出現感染,就好像是老鼠在公路上打洞進下水道,感染會向周邊組織擴散,形成發炎性膿液,加上人體排便也會從感染處滲入,結合感染物四處流竄,造成更大膿腔,滲向肛周表皮,就是肛周膿腫。中醫把肛瘘叫“老鼠掏糞”。

女大學生做肛瘘手術:真的太痛了,不想治了!肛瘘手術有多痛?

肛周膿腫有多大幾率會發展為肛瘘?統計結果是95%,一旦出現肛周膿腫,無法自行破潰排膿,需要到醫院做引流手術,否則發炎繼續擴大影響,會出現感染性休克。

隻要肛周膿腫形成肛瘘,确診之後必須進行肛瘘手術,不存在肛瘘“自愈”的好事:因為有内口存在,肛門部位由于排便不存在靜養條件,加上直腸糞便、腸液會持續進入瘘管,膿腔引流不好,或外口縮小,膿液會留在腔内,重新尋找“出口”,這也是外口為什麼會出現多個的原因。

女大學生做肛瘘手術:真的太痛了,不想治了!肛瘘手術有多痛?

肛瘘怎麼治療?具體有3個辦法:

一是施行瘘管切開術,不會出現術後肛門失禁。

二是挂線療法,操作簡便,出血少,換藥友善。

三是肛瘘切除術,适用于單純的肛瘘,越早越好。

女大學生做肛瘘手術:真的太痛了,不想治了!肛瘘手術有多痛?

但肛瘘手術有三大難點,既令醫生頭痛,也是患者的痛點。

一個是如何保護肛門括約肌,防止損壞過度,造成“挖出蘿蔔帶出泥”的局面。

一個是如何準确找到肛瘘位置,特别是瘘管閉合、外口閉合,意味着肛瘘已“根深蒂固”。

一個是如果患者拖太久治療,到處是瘘管和外口舊痕,無從下手,不知道“根在何處”。

女大學生做肛瘘手術:真的太痛了,不想治了!肛瘘手術有多痛?

現代解決的辦法是用瘘管造影、磁共振等辦法,或術中探針查探。其實,中醫在明代已有應對辦法,就是“挂線治療”,明代名醫李春山廣泛使用,記載在《古今醫統》,目的是引流,對高位肛瘘形成“絕殺”,解決了術後可能誘發肛門失禁的後遺症。

肛瘘一旦出現,大多數會伴發5個表現:經常不适的“瘙癢”、無處安放的“疼痛”、腥臭物增多的“尴尬”、觸感明顯的“腫塊”、惡臭黏膩的“流膿”,逐漸加深,既影響身體又給社交帶來麻煩。

女大學生做肛瘘手術:真的太痛了,不想治了!肛瘘手術有多痛?

肛瘘如何與痔瘡差別開來?主要看3點:

1、痛感不同,痔瘡是腫脹,可以将痔瘡推回肛内,肛瘘的肛門是腫、痛、熱、紅,出現膿腫。

2、分泌物不同,痔瘡分泌物少,且比較稀薄,肛瘘的分泌物是膿性的,黃色有臭味。

女大學生做肛瘘手術:真的太痛了,不想治了!肛瘘手術有多痛?

3、生長部位不同,痔瘡是在肛門邊緣,緊緊挨在一起,肛瘘和肛緣有至少1厘米以上的距離,能看到瘘口。

是以,準确分辨痔瘡和肛瘘很重要,防止治錯了。由于肛瘘是肛腸類常見病,發生率不低,出現肛周膿腫的症狀,需及時到正規專科醫院門診,積極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