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知青往事:當年夭折的女兒找上門來,得知實情他心如刀割

作者:草根茶社

這是一段塵封的記憶,也是楊開明師傅不願提及的一件令人心痛的往事。年過七旬的楊開明師傅今天鼓起勇氣把這段往事講出來,不是為了推脫自己的罪孽,他隻是想讓自己自責愧疚備受煎熬的内心得到一點點釋放,也好借助自媒體這個平台,向當事人真誠地說一聲對不起。

2018年秋天,當年一起去陝北插隊落戶的同學們重返第二故鄉看望鄉親們,楊開明當時因為在外地,沒能和大家一同前往陝北。可當他從外地趕回來時,前往陝北的同學們也正好回來了,跟着同學們一起來到北京的還有一個陝北鄉親,是一個中年婦女。

這位陝北老鄉是來尋找楊開明的,但她沒直接去楊開明家,而是住在了一家飯店裡。是一位同學給楊開明打了電話,楊開明去飯店看望的那位老鄉。

楊開明看到那位陝北老鄉時,覺得有點面熟,他卻想不起她是誰。當那位婦女哽咽着叫了他一聲爸時,楊開明才如夢初醒,禁不住淚流滿面,泣不成聲。當年在陝北插隊落戶的那段生活經曆,又像放電影一樣浮現在了楊開明的腦海裡。

知青往事:當年夭折的女兒找上門來,得知實情他心如刀割

圖檔來源網絡

那是1969年的1月下旬,也是一年中最寒冷的季節,就是在那個寒冷的冬季,十八歲的楊開明和同學們一起乘坐知青專列離開了北京,最終來到了陝北延安地區的李家溝大隊,他們十一名北京知青被分派在李家溝三隊插隊落戶,大家臨時分散開借住在老鄉家裡。

當時楊開明和張恩平借住在社員李明升家,和李明升家的大小子李來成住在一孔土窯裡。他倆在李明升家借住,也和他家一起搭夥吃飯。

李明升家四口人,三孔土窯,他家在李家溝三隊算是比較富裕的人家。李明升家的大小子當年十八歲,沒讀過書,連自己的名字都寫不規整。李來成有一個妹妹,叫李秋玲,當年十六歲,也是和李來成一樣,鬥大的字不識一升。

李秋玲雖然不識字,可她心靈手巧,長得又俊氣,知青們到她家來借住,她别提有多高興了,天天幫着楊開明和張恩平端洗臉水,幫他們掃地,就連飯碗都端給他倆。楊開明和張恩平也特别喜歡這個活潑開朗的小妹妹,他倆都親切地喊她秋玲妹子。

來到李家溝幾天後,楊開明他們惆怅失落的心情漸漸平靜下來,他就往北京給他父母寫信報平安。他寫信的時候,李秋玲就站在旁邊看,弄的楊開明有些不好意思,他下意識地用左手遮擋着寫好的内容。

别看李秋玲不識字,但她很精明,她知道楊開明不想讓她知道寫信的内容,她就紅着臉說:“開明哥,你寫就是,哦(我)不認字,你寫的是什麼我也不知道,我就喜歡看别人寫字。”

從那天起,楊開明和張恩平就主動教李秋玲識字認字,也讓李來成一起學習識字寫字。李來成不如他妹子聰明,李秋玲一天就能學會十幾個字,李來成一天能記住五個字也就不錯了。

楊開明和張恩平在李明升家借住了九個多月,等忙完了秋收,隊裡為知青們打了幾孔土窯,成立了知青點,楊開明他倆就搬到知青點吃住了。九個多月的時間裡,楊開明他倆和李明升一家結下了深厚的情誼,他倆搬家那天,李明升的婆姨都流淚了。

楊開明和張恩平搬走後,李秋玲經常到知青點來找他倆,讓他倆教她識字寫字。空閑時間,楊開明和張恩平也常到李明升家串門,教李來成和李秋玲識字寫字,有時也在李明升家吃飯。李明升家每次做了好吃的,李秋玲都會跑到知青點,叫楊開明和張恩平來家裡吃飯。

随着時間的推移,李秋玲學會了不少字,也越長越漂亮,她也越來越喜歡楊開明,有時在山上摘一把酸棗,她也要送給楊開明吃。楊開明也很喜歡李秋玲,他甚至早就有了以後讓李秋玲給他做婆姨的打算。隻是一想到李秋玲是個農村女子,又沒多少文化,他心裡就開始糾結,因為他父母都是國家幹部,都是知識分子,他擔心他父母不會讓他娶一個農村女子做婆姨。

一晃就到了1973年秋後,李來成結婚娶了婆姨,楊開明和張恩平都随了禮金。李來成結婚以後,李秋玲就問楊開明:“開明哥,哦(我)哥和你同歲,他都娶婆姨了,你是咋想的呀?哦(我)二媽都操心給我張羅對象了。”“我才二十二歲,不着急,晚兩年再說也不遲。”楊開明也明白李秋玲的意思,可他卻隻字不提他和李秋玲的事。

李秋玲看楊開明不着急,她可着急,因為她二媽上她家好幾次了,她爸媽也逼着她去看對象。

1974年冬季,就在楊開明準備回北京探親過春節的時候,李秋玲突然對楊開明說:“開明哥,我會不會是懷上了呀,咋老想吐呀。”這下楊開明可真害怕了,他和李秋玲确實有過兩次,他能不害怕嗎。

那年回北京探親過春節,楊開明試探着對他母親說了想在陝北處對象的事情,他母親态度十分明确也十分堅決,說很快就會讓他回北京,絕對不能在陝北處對象。

知青往事:當年夭折的女兒找上門來,得知實情他心如刀割

圖檔來源網絡

春節過後,楊開明心事重重地回到了陝北,剛回到陝北,李秋玲就跑到知青點來找他,并告訴他說她懷上了。這下可真把楊開明吓着了,他好幾天都沒睡着覺,最後把實情告訴了他的好同學張恩平,張恩平上前踢了楊開明一腳說:“人家李叔一家對咱們這麼好,咱咋能做對不起人家的事情呀?我早就告訴你,你要是不能娶秋玲,就不準傷害她……”

最終,楊開明和李秋玲領取了結婚證,老隊長為他主持了簡單的婚禮,并讓他倆住在了隊裡的一孔土窯裡。

就在李秋玲快臨盆的時候,楊開明的母親突然來到了陝北,北京那邊她為兒子聯系好了工作,她是到陝北來接楊開明回北京的。

得知楊開明和李秋玲結婚的事情後,楊開明的母親大發雷霆,她一個耳光就打在了楊開明的臉上,指着楊開明的鼻子罵道:“你個不争氣的東西,我是咋告訴你的,你的膽子也太大了,竟然不告訴我們就敢在這結婚,簡直太不像話了……”

打了也罵了,楊開明的母親先找到了大隊書記,又去了公社知青辦和公社革委會,最後都驚動了縣委,還亮出了她在北京的身份。最後不知咋弄的,楊開明的戶口沒費什麼周折就遷回了北京,民政部門也解除了楊開明和李秋玲的婚姻關系。幾十年過去了,楊開明也沒弄明白,當時李秋玲都快生孩子了,民政部門咋給辦的離婚,因為他根本就沒去辦過離婚手續。

母親以死相逼,楊開明被迫離開了李家溝。離開李家溝時,楊開明沒見到李秋玲,也沒見到李秋家的任何人,大隊書記對他說,秋玲生了個女娃,生下來就夭折了。他還對楊開明說:“你就放心走吧,你家給她家那麼多錢,剩下的事情大隊會處理好的。你走了可不敢再回來哩,公社說了,你這要是出了什麼差錯,秋玲家就要倒大黴哩,公社說她家這是破壞上山下鄉運動哩,這可是要蹲大獄的……”

回到北京後,楊開明的母親病了,病得很厲害,差點就不行了。楊開明也病了,他在床上躺了半個多月才爬起來。楊開明的身體好了一些,他就要回陝北去,楊開明他爸說:“開明,因為你的事情,你媽到現在還躺在醫院裡性命不保,你真想把我們都氣死啊。”看他父親也流淚了,楊開明也就放棄了回陝北的想法。

兩個月後,楊開明到新華書店工作,恢複聯考的第一年他考上了一所中專院校,中專畢業後又考了大學,大學畢業後配置設定到政府機關工作,後來組建了一個幸福的家庭。

可幾十年來,楊開明心裡一直不踏實,總覺得心裡有什麼事。特别是當年一起插隊的同學們都不跟他聯系了,他心裡更是難受。後來張恩平從陝北調回了北京,楊開明去找他,打聽李秋玲的情況,張恩平說他啥也不知道。

2018年秋天,張恩平他們準備去陝北看看,起初大家都不同意讓楊開明一起去,張恩平說還是讓他一起去吧,畢竟大家都是同學。可那幾天楊開明正好在外地,臨時有事趕不回來。說句實話,就算他在北京,他也不一定有臉再會陝北。

到了陝北後,張恩平見到了李秋玲,李秋玲把實情都告訴了張恩平。原來,李秋玲生的娃娃沒夭折,娃娃一歲後她帶着娃娃嫁給了一隊的光棍趙大旺。趙大旺人不錯,很勤快也很善良,就是因為跛腳,到了二十五六歲還沒找上婆姨,就被打進了光棍的行列。李秋玲嫁給他也沒受苦,他對娃娃很好,還供娃娃讀到國小畢業。李秋玲說,當時楊開明家确實給了她家不少錢,她也不恨楊開明。她說隻有一個心願,就是讓娃娃知道她親爸是誰。

就這樣,張恩平把李秋玲的女兒趙紅紅帶到了北京。

趙紅紅見到楊開明後,她說不恨他,她還說能知道自己的親爸長什麼模樣就知足了。趙紅紅在北京待了兩天,楊開明就和她一起去了陝北。時隔四十多年再相見,李秋玲見到楊開明時,哽咽着叫了一聲開明哥,再也說不出話來。

楊開明到墳地祭奠了李明升夫妻倆,也去墳地祭奠了老隊長,偷偷留給李秋玲一些錢,他就匆匆離開了李家溝。臨走的時候,楊開明哽咽着對李秋玲和趙紅紅說:“有困難就告訴我,能為你娘倆做點什麼,我心裡的罪惡感也能減輕一點……”

講述完自己的知青往事和那段令人痛心的情感經曆,楊開明哽咽着說:“李秋玲母女倆不記恨我,我心裡反倒更難受,有生之年,我想盡力為她們做點事情,也好減輕一點我内心的愧疚和痛苦。”

知青往事:當年夭折的女兒找上門來,得知實情他心如刀割

圖檔來源網絡

時間過去了這麼多年,楊開明也沒弄明白,當年他母親是怎樣讓公社幹部出面逼迫李秋玲同意離婚的?他沒出面,那張離婚證是怎麼辦下來的?楊開明的父母都不在了,這個謎底也就不得而知了。最後,楊開明說,他想借住自媒體這個平台,真誠地向李秋玲說聲對不起,希望她和女兒都能健康快樂地生活。

作者:草根作家(根據楊開明師傅講述整理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