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樹”說你的故事 | 銀杏:“聆聽”1800年時空回響

作者:南報周末

古樹名木是森林資源中的瑰寶,是有生命的文物,有重要的生态、曆史、文化、科學、景觀價值,承載着城市記憶和百姓情感。南京市綠化園林局從5月開始,開展2023年度南京市“古樹名木”保護宣傳活動,推出“‘樹’說你的故事”系列報道,營造人人保護古樹名木的良好社會氛圍,為子孫後代留下殷實的“綠色财富”。

“樹”說你的故事 | 銀杏:“聆聽”1800年時空回響

“等閑日月任西東,

不管霜風著鬓蓬。

滿地翻黃銀杏葉,

忽驚天地告成功。”

在南京市溧水區石湫鎮上方村内,有一棵1800多年曆史的銀杏樹,為三國吳時種植,高19米,胸徑4.80米,冠幅12米,位列南京古樹名木746号,是南京市古樹名木中樹齡最長者,不少遊客紛紛慕名而來,隻為一睹這棵跨越千年的古樹風采。

“樹”說你的故事 | 銀杏:“聆聽”1800年時空回響

相傳,這棵古銀杏樹是孫權統一東吳後,由母親親自在孫權的爺爺孫鐘種瓜處種植的,以緬懷追念先人。縣志上記載了這個故事。宋朝知縣史彌鞏曾經到此賦詩一首:“孫鐘原是栽瓜圃,客至嘗瓜固其所。不應司命降從天,至今人指種瓜處。”

“樹”說你的故事 | 銀杏:“聆聽”1800年時空回響

銀杏是中國的國樹,因其葉似鴨掌,墜枝如雲,古人稱其為“平仲”或“鴨腳”,深得國人喜愛,并植于園林。銀杏又名白果樹,是古老子遺樹種,被稱為植物“活化石”,是中國特有樹木,國家一級重點保護植物。銀杏自古就被廣泛栽培,生長緩慢,壽命極長。自然條件下,從栽種到開始結果要二三十年,進入盛果期要四五十年,是以,銀杏又名公孫樹,意思是“爺爺輩植樹、孫子輩吃果”。是以,民間又有“桃三杏四梨五年,無兒不栽白果園”的說法。

“樹”說你的故事 | 銀杏:“聆聽”1800年時空回響

銀杏果藥用價值極高,入藥稱白果,主要功效是斂肺平喘,收澀止帶。臨床用于治療咳喘、氣逆、多痰,效果很好。《本草綱目》中記載,白果“生食降痰消毒,熟食溫肺益氣”。

“樹”說你的故事 | 銀杏:“聆聽”1800年時空回響

這棵古銀杏樹高聳挺拔,據說盛年時有20米高,七八個人都抱不過來,郁郁蔥蔥,樹冠龐大。

“樹”說你的故事 | 銀杏:“聆聽”1800年時空回響

其縱橫交錯的枝幹獨具神韻,顯出一種質樸,堅韌的力量之美,顯出一種巍峨、博大的風采。盛夏時節,其冠如華蓋,繁蔭數畝,枝繁葉茂,生機盎然。待到銀杏葉兒黃,古樹将美成仙境。一陣風吹來,金黃的葉片紛紛落下,抖落的不僅是一樹燦爛,更是歲月流經的點點滴滴。

“樹”說你的故事 | 銀杏:“聆聽”1800年時空回響

歲月悠悠,古銀杏愈加煥發出強大的生命力。“四壁峰山,滿目清秀如畫。一樹擎天,圈圈點點文章。”這棵銀杏樹曆經千年風雨,仍偉岸聳立,閱盡滄桑,姿如鳳舞,氣如龍蟠,不由地令人連連贊歎。

“樹”說你的故事 | 銀杏:“聆聽”1800年時空回響

春夏一樹蔭青,秋冬一襲暖色。這棵古樹矗立于此,飽經風霜、蒼勁古拙,見證着南京城曆史光影的斑駁搖曳,陪伴着當地居民已走過了一千多個春秋,一樹蒼翠,怡然自得,也讓南京銀杏之美持續至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