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産業叢集|跨省域電子資訊先進制造業叢集如何共建?

作者:産城雜志

在推動制造業高品質發展的過程中,先進制造業産業叢集已成為重要載體。

2023年5月5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關于加快發展先進制造業叢集的意見,強調把發展先進制造業叢集擺到更加突出位置。會議指出,“發展先進制造業叢集,是推動産業邁向中高端、提升産業鍊供應鍊韌性和安全水準的重要抓手,有利于形成協同創新、人才集聚、降本增效等規模效應和競争優勢。”

2019年以來,工信部實施先進制造業叢集發展專項行動,采取“賽馬”方式遴選先進制造業叢集決賽優勝者,作為世界級叢集的重點培育對象。2022年,工信部公示《第三輪先進制造業叢集決賽優勝者名單》,成渝地區電子資訊先進制造叢集成功入選,這也是全國首個入選的跨省域先進制造業叢集,将打造國家電子資訊産業的重要支點和備份基地。賽迪智庫規劃研究所區域研究室研究員張兆澤指出,培育成渝地區電子資訊先進制造叢集,将增強大陸電子資訊制造業行業話語權和生态主導權,提高産業鍊穩定性和競争力。在這一過程中,一方面需深入探索跨區域合作新模式;一方面可借鑒此前叢集發展經驗,進一步促進産業、人才、資金等資源要素在一定區域空間内的高度集聚。

産業叢集|跨省域電子資訊先進制造業叢集如何共建?

張兆澤 賽迪智庫規劃研究所區域研究室研究員

制造進化論:叢集走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

産業叢集|跨省域電子資訊先進制造業叢集如何共建?

Q:自2019年工信部提出實施先進制造業叢集發展專項行動至今,大陸已确定45個國家先進制造業叢集,這些叢集具備怎樣的發展特點,目前形成了哪些發展成果?

張兆澤:從區域分布來看,叢集覆寫範圍廣,涉及19個省(自治區)、43個地市,其中東部地區多西部地區少,東部地區30個、中部地區8個、西部地區5個、東北地區2個;從行業分布看,叢集覆寫制造強國建設重點領域,新興産業多傳統産業少,新一代資訊技術12個、原材料工業7個、裝備制造業17個、輕工消費5個、生物醫藥4個,成為引領帶動重點行業和領域創新發展的重要力量。2022年,先進制造業叢集主導産業産值突破20萬億元,培育建立170多家單項冠軍企業,2200多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叢集内國家級創新中心數量占全部數量的70%,對人才、金融等要素吸引力不斷增強,成為推動制造業高品質發展的重要載體。

Q:今年以來,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成為制造業新項目投資、新技術研發和新産品上市的主要方向。這對先進制造業叢集建設提出了怎樣的新要求?

張兆澤:今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強調,“要堅持把發展經濟的着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深入推進新型工業化,強化産業基礎再造和重大技術裝備攻關,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先進制造業叢集作為制造業高品質發展代表,在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起着引領示範的作用,以高端智能綠色為代表的先進制造能力是先進制造業叢集的核心特征之一。

推動叢集高端化發展,除了要擁有中高端産品生産供給能力,一批制造業高端品牌,還要加強叢集自身的品牌建設,擦亮國家先進制造業叢集這張“金名片”。叢集數字化轉型,是點(企業效率提升)、線(産業鍊供應鍊暢通)、面(社群網絡生态打造)的系統性更新。要推動叢集創新的數字化賦能、引導叢集大中小企業數字協同、強化叢集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深化叢集資料要素有效使用。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推動碳達峰、碳中和工作,叢集内企業要貫徹綠色發展理念,加快綠色化轉型,加強工業産品綠色設計,建設綠色工廠,推廣綠色産品,在叢集内形成綠色制造體系。

率先探索叢集跨區域協同培育機制

産業叢集|跨省域電子資訊先進制造業叢集如何共建?

Q:成渝地區電子資訊先進制造叢集緣何入選“國家隊”?對于區域發展有何促進作用?

張兆澤:成渝地區電子資訊先進制造叢集在前期進行了一些探索,具備協同發展的基礎。一是頂層設計先行。目前成渝地區從頂層設計系統謀劃叢集發展,累計出台《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電子資訊産業高品質協同發展實施方案》《川渝電子資訊産業“十四五”發展布局及産業鍊全景圖》等多項産業政策檔案;二是合作平台初顯。從發展載體來看,兩地按照“一軸雙核、兩帶三區”總布局,正建構叢集協同發展新格局,如眉山市與重慶渝北區、墊江縣圍繞電子材料、光電儀器等建立了合作園區。三是一體化标準初建。為共建高标準市場體系,兩地聯合出台《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市場一體化建設行動方案》,共建川渝統一互認的市場規則體系、互聯互通的市場基礎設施。四是高能級平台共建。目前成渝共建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布局建設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成渝國家樞紐節點,開通量子保密通信網絡“成渝幹線”。2022年,川渝電子資訊産業規模達2.2萬億元。

可以預見,成渝地區電子資訊先進制造叢集入選“國家隊”之後,針對發展先進制造業的相關頂層設計将加速落地,推動叢集步入發展“快車道”。電子資訊制造業作為成渝地區第一支柱産業,将帶動成渝地區現代産業體系的能級躍升,在新一輪産業發展中取得主動權和話語權,并進一步增強大陸電子資訊制造業行業話語權和生态主導權,提高産業鍊穩定性和競争力。探索跨區域合作新模式,将深化兩地科技、金融、人才等往來協作,實作互利共赢發展。叢集作為兩地産業發展的核心引擎,将成為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重要力量。

Q:跨區域協同培育發展将解決叢集建設哪些問題?作為跨省域先進制造業叢集,成渝地區電子資訊先進制造叢集在哪些方面可以先行先試?

張兆澤: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确提出“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以來,推動叢集跨區域培育成為落實戰略重要抓手。通過突破叢集地理邊界和行政邊界重合的思維,跳出特色産業集聚區、特色化城市單一打造先進制造業叢集的定式,打破條塊分割,可以實作叢集所在區域的協同發展。通過跨區域協同培育叢集,可以避免産業發展空間與城市分割、離散甚至相沖突的問題。

成渝地區電子資訊先進制造叢集作為跨省域先進制造業叢集,對探索叢集跨區域協同培育具有重要意義。建議一是将現有資源進行統籌規劃,推動資源合理配置設定,着力共同打造産業科技金融人才高水準循環的産業生态,如共建定位明确的創新及産業化承載專業園區,打造檢測服務、研發中試服務等公共服務平台,完善叢集公共服務體系。二是支援成渝地區電子資訊先進制造叢集促進組織等第三方組織發展,充分發揮第三方組織溝通交流、政企對接、自律規範等作用,通過促進組織,展開兩地協同關聯工作。三是在行政管理協同機制、行政管理資訊交流共享等方面進一步“破壁”,在兩地形成标準一緻的一體化監管,建構互認互信合作機制,降低企業落戶成本。

善用“他山之石”

産業叢集|跨省域電子資訊先進制造業叢集如何共建?

Q:先進制造業叢集發展專項行動實施以來,湧現出多項典型案例與典型做法,推進成渝地區電子資訊先進制造叢集建設的過程中,有哪些經驗可以借鑒?

張兆澤:先進制造業叢集發展專項行動實施以來,遴選出的國家級叢集發展各有特色,可以總結為五個方面。

一是注重建構深度融合的協同創新網絡。強化叢集内以企業為主體的協同創新,發揮叢集龍頭企業引領帶動作用,聯合上下遊企業、産業鍊各環節開展協同研發、設計、制造,建構産業鍊協同創新生态。以深圳新一代資訊通信叢集為例,叢集内擁有鵬城實驗室、未來通信高端器件制造業創新中心等高能級創新平台,建立了協同高效的産學研創新網絡,推動創新成果源源不斷地湧現。

二是推動叢集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前文已經提到,在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方面,叢集起着引領示範的作用,目前各叢集根據行業特點,開展了如智能工廠、智慧園區、智慧供應鍊建設,綠色低碳更新改造等一系列工作,可為培育成渝地區電子資訊先進制造叢集提供相應經驗。

三是培育一批一流企業。企業是推動先進制造業叢集發展的主體力量。先進制造業叢集皆擁有一批引領國内行業發展的優質企業,要注重激發中小企業創新創業活力,推動中小企業深度嵌入大企業供應鍊、創新鍊,形成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格局。如長沙工程機械叢集引導六大主機企業共同簽訂了《長沙工程機械主配協同合作意向書》,共享叢集配套供應商資源,進一步帶動本地配套中小企業共同發展。

四是加快培育産業發展生态。目前各叢集都在推動優質要素向叢集彙聚,加快推動産業鍊、創新鍊、資金鍊、人才鍊深度融合。如打造高水準高品質的産業人才隊伍、引導金融機構為叢集提供針對性商業性金融産品和服務,以合肥智能語音叢集為例,叢集設立了總規模達50億元的智能語音及人工智能産業發展基金,用以專門配套“中國聲谷”建設。

五是支援叢集發展促進組織建設。叢集發展促進組織在推動企業抱團發展、組織協同創新、促進行業自律等方面發揮着重要作用,政府要支援叢集發展促進組織能力建設,更好地為叢集提供專業服務,以武漢市光電子資訊産業叢集為例,其促進組織武漢光電工研院通過場景搭建,助力超200家中小企業與中國電建等大型央企合作,幫助企業有效對接市場資源。

來源:《産城》雜志2023年5月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