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你還用現金嗎?七十歲的大娘都懂移動支付!回憶支付方式的變化

作者:老陳的百花園

#日常生活分享#周末上街買菜,看見一位老大娘的紅蘿蔔新鮮嬌嫩,一看就是我喜歡的菜。

選好、稱好、算賬之後,我習慣性地拿出手機,準備支付。

老大娘滿臉皺紋,歲月在她的臉上留下印記,快七十歲了吧!以我的經驗推測,老大娘不會用微信,不懂微信收付款。

我思考着找個熟悉的商店,紅包換現金,解決這個難題。

你還用現金嗎?七十歲的大娘都懂移動支付!回憶支付方式的變化

老大娘不動聲色,從衣服口袋裡掏出一張卡片,笑着說:“可以掃微信。”我不得不感慨:七十歲的大娘都懂移動支付,真的要感恩我們的時代,感恩我們偉大的祖國。

30多年前,我進城讀高中,開啟了鍋碗盆勺的生活,就在這條街上買菜。

當時是現金交易,隻能現金交易,收錢是到分,找補一分、兩分、五分的硬币,十分麻煩,感覺非常不友善。硬币裝在身上的褲袋裡走路會發出響聲,有時還會落掉。

你還用現金嗎?七十歲的大娘都懂移動支付!回憶支付方式的變化

當時我想起古代的貨币——銅錢、白銀和黃金,想起古人最初用銅錢交易時的不便,一個人能提幾吊銅錢呢,有沒有我現在的煩惱?

後來,我把硬币放在書桌的盒子裡,買菜的時候帶上,這樣才解決帶硬币不友善的問題。三年下來,我積累了好幾塊錢的硬币。

20年前,我辦理了一張信用卡,消費刷卡,不用現金,感覺十分友善,隻是能刷卡消費的地方有限,這樣有時也不友善。

後來,機關實行公務卡,出差用公務卡消費。慢慢地,能刷卡消費的商店越來越多,還能在規定額度内透支,享受一個月左右時間的免息。是以,用信用卡支付成為我的消費習慣,一卡在手,就能解決消費問題。但是,買菜這些事情還是隻能用現金交易。

你還用現金嗎?七十歲的大娘都懂移動支付!回憶支付方式的變化

微信流行後,逐漸占領我們的生活。我記得,微信是2014年開通支付功能的,經過幾年的發展,微信支付功能被城鄉廣泛使用,交易掃一掃就完成了,友善買賣雙方。

就是買菜,我也是用微信支付,基本不帶現金了,而且友善快捷。後來我還用上支付寶,移動支付成為我的支付習慣。

前幾年坐公共汽車,發現有乘客用手機當做公交卡消費,我很驚奇。後來專門上網百度了一下,發現是運用手機的NFC功能,這個功能不僅可以把手機當做公交卡消費、公交地鐵卡充值,而且可以讀取銀行卡資訊等等,這個發現,讓我憧憬着未來的支付方式給我們帶來的便利。

你還用現金嗎?七十歲的大娘都懂移動支付!回憶支付方式的變化

這幾年,我用現金最多的時候,就是親戚朋友辦紅白喜事去送賀禮和奠禮時。但是,這兩年,現在很多幫忙收禮金的攤點,都接受移動支付,友善快捷。

支付方式的變化,是祖國強大和科技發達的一種表現。我們相信,以後的支付方式會更加智能和人性化,也會更加友善快捷……

(圖檔來源于網絡,侵删。)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