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尼山對話前瞻:在尼山,想象人工智能的未來

作者:閃電新聞

去年末以來,由ChatGPT引發的熱潮席卷全球。

這一裡程碑式的技術革命成果,不但為人類社會提供了新的生産力工具,更刺激了全球科技巨頭的新一輪“競賽”。

百度釋出了大語言模型、生成式AI産品“文心一言”、阿裡雲推出自研大模型“通義千問”、360公司釋出認知型通用大模型“360智腦4.0”與360AI數字人、京東雲宣布将推出産業版ChatGPT“ChatJD”、華為預計下月釋出多模态千億級大模型産品“盤古Chat”……敏銳的市場嗅覺似乎在印證着人工智能時代的到來。

站在數字化變革的潮頭,探尋網絡空間發展的新航向,6月25日至27日,世界網際網路大會數字文明尼山對話将在山東曲阜尼山舉辦,以“人工智能時代:建構交流、互鑒、包容的數字世界”為主題,圍繞“建構安全可信的人工智能”“人工智能賦能千行百業”“人工智能時代人類文明向何處去”等議題進行深入探讨。

大模型産品遍地開花,細分領域産品接踵而至,推動AI技術更廣泛地下沉到應用場景:個體可以利用AI工具找選題、創作産品文檔、生成藝術作品,将工作時間成倍壓縮,進而解放人的創造力;企業則可以利用AI工具提升營運成效、進行算法改進類的局部創新,進而刺激更有價值的應用産生。

人工智能賦能千行百業,正在将人類一場想象了數十年“科幻夢”變成普通人觸手可及的現實。但危機與隐患也随之而來。

隐私安全問題成為懸在人工智能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今年3月,有媒體報道三星内部發生三起涉及ChatGPT誤用與濫用案例,洩密事件導緻三星重新考慮實施ChatGPT 禁令。無獨有偶,當地時間3月31日,意大利個人資料保護局宣布,暫時禁止使用聊天機器人ChatGPT,已就OpenAI聊天機器人ChatGPT涉嫌違反資料收集規則展開調查,并暫時限制OpenAI處理意大利使用者資料。

OpenAI 已經明确表示使用者的所有回複内容都有成為 ChatGPT 訓練語料的可能性,這意味着全球使用者向其投喂語料的過程會難以避免地滑向隐私資訊的誤用與濫用,這在當下AI工具“野蠻成長”的階段,為使用者、企業和政府的隐私安全與資料安全增加了巨大的不确定性。在這個政策滞後于市場的監管空檔,必須為人工智能“疆域”的擴張劃定安全發展的邊界。

與此同時,人們一直以來擔憂的科技倫理問題也正在逐漸“應驗”。今年3月,廣州一女子在地鐵上乘車照片被AI“一鍵脫衣”,相關造謠圖迅即在網絡廣泛傳播,對當事人造成巨大傷害;“AI換臉”新型詐騙,令受害者在10分鐘内被騙走430萬元;5月1日,IBM宣布将暫停招聘人工智能可以勝任的職位,可能用人工智能取代7800個工作崗位,引發社會上就業焦慮的蔓延。

大多數情況下,技術是中性的,但一些使用者的“邪惡目的”或是“無心之失”,卻會客觀上給人類群體帶來傷害。因而,有關“如何建構安全可信的人工智能”的讨論必須盡快提上日程。

發端于上世紀80年代的、以“高科技、低生活”為标志的賽博朋克文化,象征着人類社會中頗具影響力的一種對人工智能未來的消極想象。

近期,馬斯克等人工智能領域從業者、頂尖專家聯名簽署了一封公開信,呼籲暫停開發比GPT-4更強大的AI系統至少6個月,認為必須評估其會否“對社會和人類構成潛在風險”、或危及人類的“文明控制權”。

人工智能這個在人類手上放飛的“風筝”,會不會最終“斷線”失控?

人工智能時代,人類文明将去向何處?

即将到來的尼山對話,将邀請國際組織、政府部門、全球知名網際網路企業負責人,諾貝爾獎、圖靈獎獲得者和資訊通信技術領域知名專家學者,在中華文明最核心的儒家文化的發源地,共同探讨人類文明的歸處。

這一地點的選擇頗具儀式感——也許來自古老文明的“長壽密碼”,能夠給未來文明的焦慮,提供一種解答。

1982年上映的科幻電影《銀翼殺手》中,複制人Roy曾留下這樣一段經典獨白:

“我曾見過你們人類難以置信的情景。我目睹了戰船在獵戶星座邊緣被擊中,燃起熊熊火光;我見過C射線在幽暗的宇宙空間中,劃過了唐懷瑟之門。然而所有這些瞬間,都将湮沒于時間的洪流,如同淚水消失在雨中……”

或許如同電影想象的那樣,人工智能最終會進化出與人類無二的自我意識與情緒感覺。這一結果有可能會給人類帶來生存安全感的挑戰,但也有可能給人類創造出一個能夠産生共情的同伴。技術至臻與科技向善未必是相悖的。已經有學者提出,協商和校準或許能夠描摹一個與人工智能共存的未來,“借助人類創造出的外部人工智能的力量,以教育和行為校正的方式,溫和地實作人類整體價值觀的整合,確定人類和人工智能一起為了共同的價值目标前進,未來或許将成為一條艱難但有希望的道路”。

回到這一次尼山對話的主題,“人工智能時代:建構交流、互鑒、包容的數字世界”。這場對話的意義正在于,通過交流互鑒,在開放包容的對話氛圍中,讓人類文明的古與今、内與外,科技發展的已知和未知、期待與憂慮,在全新的時代挑戰面前凝聚共同價值,擁抱一個向善的未來數字世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