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智慧交通】來看地鐵“數智”如何賦能裝置運維

作者:北京交通

軌道交通系統中的機電專業裝置設施數量龐大,它們為乘客提供多方位服務,守護乘客出行安全。然而伴随着裝置設施數量、種類不斷增加、疊代,傳統巡檢維修模式下數字化水準不足、流程标準不一緻、工作效果追溯困難等問題日益凸顯。對此,北京地鐵公司積極推進機電專業智能化檢修平台建設,将物聯網等技術與裝置檢修深度融合,賦能巡檢、維修、預警、管理等各個環節,保障乘客出行更安心、更安全。

為裝置辦張“身份證”

【智慧交通】來看地鐵“數智”如何賦能裝置運維

巡檢路線“最優化”

精準監管保安全

【智慧交通】來看地鐵“數智”如何賦能裝置運維

日巡檢是每天都要進行的一項基礎性工作,是保障裝置設施正常運作的重要一環。過去,由于每位員工的工作經驗存在着一定差異,巡檢順序也不相同,有的人習慣于先檢查站廳,有的人則選擇從機房開始,這樣就導緻了作業過程無法規範化,對于管理人員後續的監督檢查也造成一定困難。現在,平台可以根據每座車站不同特點以及當天作業内容比對出一條巡檢“最佳走行路線”,實作“同一座車站、同一條路線”,做到“個性化”與“标準化”的結合。同時,通過平台“路線重制”功能,還可以清楚了解從業人員何時到達某個巡檢點、途徑位置以及全天或某一時段的巡查次數和頻率,為“精準監管”提供更全面的保障。

告别紙和筆

随身有寶典

【智慧交通】來看地鐵“數智”如何賦能裝置運維

智能化檢修平台上線後,從業人員在執行日巡檢任務時,隻需要掃描一下二維碼,按照已經設定好的步驟、标準進行檢查、拍照、測溫等操作就可以了。相比于以前用“紙筆”進行記錄的工作方式,變得更加清晰、便捷了。與此同時,在平台的手持終端中已經整合了4100餘條檢查内容、470餘項标準作業操作規範,使從業人員能夠正确、高效地完成正常工作;同時,錄入了160餘個常見故障處置流程,能夠指導從業人員處理突發問題。另外,還綜合了裝置設施領域相關安全生産法律法規、行業标準,以及常見機電裝置的工作原理、電氣圖紙、故障分析等資料,打造成了可以裝在口袋裡随身攜帶的裝置設施維修“寶典”。

快速比對處置方案

智能決策“更聰明”

【智慧交通】來看地鐵“數智”如何賦能裝置運維

如何進一步降低裝置設施的故障率以及縮短處置時間一直是北京地鐵亟待攻破的難題。以前,裝置故障的診斷更多的是依靠現場從業人員經驗進行判斷,但如果員工經驗不足或處置效率不高,就會為車站客運組織帶來影響。北京地鐵機電專業憑借在行業内多年的技術積累、自主化維修能力的不斷提升以及對乘客需求的不斷彙總,對裝置設施全生命周期的運作規律、典型故障特征及處理方法、對乘客走行的影響程度等進行了全面梳理,總結出一套十分“接地氣”的故障處置方法——現場人員隻需要在手持終端中輸入具體的故障現象,比如電扶梯梯級卡異物、站台門訓示燈閃紅、空調風扇轉速過低等,平台便會“透過現象看本質”,自動比對出維修建議。在大多數情況下,哪怕是“新手小白”,也可按照流程一步步操作,快速排除故障。同時,通過對每一次故障處理過程進行複盤,對故障處置流程進行不斷優化,可以讓平台的自動診斷“更對症”,提供的維修建議“更智能”,将對乘客的出行影響減到最低。

自2022年12月底智能檢修平台在金安橋站至楊莊站試運作以來,在檢修管理标準化、精細化、科學化方面均取得了成效。今年4月底,機電專業所有裝置的日巡檢功能以及電梯、站台門的裝置檢修功能已經在6号線全線“上線”。

未來,北京地鐵還将引入更多智能化、智慧化技術,進一步提升裝置設施可靠性,保障乘客出行安全。

(供稿:北京地鐵公司)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