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三支少數民族軍隊的兄弟聯盟是緬甸内戰的關鍵角色

作者:緬武前哨

作者:緬甸軍事觀察員MOE SETT NYEIN CHAN

由若開軍(AA)、德昂民族解放軍(TNLA)和緬甸民族民主同盟軍(MNDAA)組成的三兄弟軍事聯盟因其最近與緬甸軍人政權的會談而再次成為關注焦點。

三支少數民族軍隊的兄弟聯盟是緬甸内戰的關鍵角色

毋庸置疑,這個在2016年首次為人所知的軍事聯盟已經成為緬甸内戰和政治中的關鍵角色之一。

緬甸民族民主同盟軍成立于1989年,也被稱為果敢同盟軍,在2009年緬甸軍方的大規模進攻中,許多戰士被迫逃離果敢後,緬甸民族民主同盟軍花了三到四年的時間來重新組建。

若開軍和德昂民族解放軍從其前輩組織那裡繼承了若開族和德昂族的革命,若開軍成立于2009年,德昂民族解放軍重組于2011年,兩個組織都是從幾十名士兵的低起點開始的。

這三個組織都位于緬甸東北部的中國邊境附近,在2010年左右出現,他們由30多歲和40多歲的男性上司。

三支少數民族軍隊的兄弟聯盟是緬甸内戰的關鍵角色

在接下來的十年裡,他們建立了組織嚴密、裝備精良、戰鬥力強的部隊。

曾經的弱者

雖然包括克欽獨立軍(KIA)在内的其他少數民族武裝組織(EAO)支援這三個組織,但緬甸軍方低估了他們。他們作為民族聯合聯邦委員會(UNFC)的成員加入了全國範圍的停火與和平程序,但緬甸軍方不允許他們在2015年9月簽署《全國停火協定》(NCA)。

2016年初,緬甸軍方要求這三個組織投降,由緬甸軍方雇傭的和平掮客以“四斷”戰略威脅他們,緬甸軍方的“四斷”旨在切斷反抗軍在資金、糧食、情報和新兵方面的關鍵投入。

緬甸政府的和平委員會要求這三支少數民族武裝組織如果要參加聯邦和平大會(21世紀彬龍會議)的第一次會議,就必須放下武器。一位緬甸軍方和平談判代表甚至說:“即使他們想參加聯邦和平大會,這也不是Taung Pyone節”,這是指每年在波巴山舉行的獻神節,所有人都可以自由參加。

三支少數民族武裝組織的回應是2016年底左右在撣邦北部的勐古發起了聯合攻勢,暫停了緬甸通過木姐與中國的邊境貿易,他們一度被認為是小武裝,其軍事能力引起了許多人的注意。

2015年至2017年期間,這三個組織參加了在邦康舉行的少數民族武裝組織峰會,邦康在佤邦聯合軍(UWSA)的實際控制下。他們還成為聯邦政治談判協商委員會(FPNCC)的成員,該委員會是位于緬甸東北部的少數民族武裝組織政治聯盟,由佤邦聯合軍上司,聯邦政治談判協商委員會尋求在《全國停火協定》道路之外建立和平的替代方案。這三個組織之間還組成了一個聯盟,稱為 “三兄弟聯盟”。

三支少數民族軍隊的兄弟聯盟是緬甸内戰的關鍵角色

緬甸民族民主同盟軍于2015年開始與緬甸軍方作戰,2014年至2020年間,德昂民族解放軍每年與緬甸軍方發生200至300次沖突,2018年底至2020年,若開軍也在緬甸西部的若開邦與緬甸軍方作戰。這些戰鬥使他們能夠宣稱自己的存在,2022年8月至11月,若開軍與緬甸軍方之間的戰鬥在若開邦再次爆發。

十年來,若開軍已經發展成為一支強大的軍隊,擁有約100個營,共約3萬名士兵。德昂民族解放軍已經發展到7個旅,約8000名士兵,而緬甸民族民主同盟軍已經發展到4個旅,約6000名士兵。他們的兵力加起來約為45000至50000人,就其規模和作戰能力而言,他們不可避免地在緬甸内戰中發揮着重要作用。

三支少數民族軍隊的兄弟聯盟是緬甸内戰的關鍵角色
三支少數民族軍隊的兄弟聯盟是緬甸内戰的關鍵角色
三支少數民族軍隊的兄弟聯盟是緬甸内戰的關鍵角色

在緬甸内戰中有着悠久曆史的少數民族武裝組織,包括克倫民族聯盟(KNU)、克欽獨立軍(KIA)、克耶民族進步黨(KNPP)和欽族陣線(CNF)等,在緬甸的春季革命中公開與影子民族團結政府(NUG)合作,而三兄弟聯盟也在支援參與革命的抵抗力量。

三兄弟聯盟由中年早期的年輕上司人上司,在思維和行動方式上與傳統的少數民族武裝組織不同,他們還與其他強大的少數民族武裝組織如佤邦聯合、撣邦進步黨/北撣邦軍(SSPP/SSA)和民族民主同盟軍(NDAA)關系密切,是以在分析春季革命時值得密切關注。

三兄弟聯盟與中國

在三兄弟聯盟于2016年在勐古發動襲擊後,中國着手與三兄弟聯盟建立密切聯系。中國這樣做完全是出于自己的利益,因為這三個組織在邊境一帶作戰,并在中國投資項目(包括石油和天然氣管道)所在地區活動。

中國設法向緬甸軍方施壓,使其允許三兄弟聯盟參加聯邦和平大會的第二和第三次會議,然而,緬甸軍方上司人拒絕會見出席和平大會第二次會議的三支少數民族武裝組織的代表。

自2016年以來,中國一直推動緬甸軍方與三兄弟聯盟之間的會談,2021年2月發生軍事政變後,中國促成了緬甸軍方與駐紮在邊境的六支少數民族武裝組織(包括佤邦聯合軍、北撣邦軍、民族民主同盟軍和三兄弟聯盟)的會談。

2022年底,中國進一步采取行動,向三兄弟聯盟施壓,要求其停止與軍人政權作戰。

緬甸軍方改變基調

緬甸軍方此前認為自己能夠殲滅三兄弟聯盟,其每個成員開始時都隻有幾十人的部隊。

但實際上,軍方非但沒有粉碎這三個組織,反而在與他們的戰鬥中損失慘重。

從2018年開始,經過兩年的激烈戰鬥,緬甸軍方在2020年11月的大選前與若開軍達成了停火協定。2021年2月軍事政變後,面對全國各地強大的武裝抵抗,緬甸軍方試圖哄騙少數民族武裝組織停火,目的是集中精力粉碎人民保衛軍(PDF)。

是以,緬甸軍方試圖與三兄弟聯盟講和,而此前緬甸軍方是在中國的壓力下被迫與他們講和。是以,中國和緬甸軍方各自推動與三兄弟聯盟的停火,以滿足自己的利益。

勐拉會談

在這樣的背景下,軍人政權的民族團結與和平談判委員會(NSPNC)和三兄弟聯盟于2023年6月1日在民族民主同盟軍控制的勐拉舉行會談。

參加會談的有民族團結與和平談判委員會主席雅比(Yar Pyae)中将、其他軍官,以及若開軍、德昂民族解放軍和緬甸民族民主同盟軍的副職,中國雲南省鄰國事務專員郭寶也出席了此次會議。

三支少數民族軍隊的兄弟聯盟是緬甸内戰的關鍵角色

在會議上,雅比中将沿用軍人政權首腦敏昂萊的說法,稱緬甸軍方沒有發動政變,而是依法接管了國家責任。他敦促三支少數民族武裝組織支援其提議的選舉。他說,在讨論民族自決問題時,軍人政權将堅持《全國停火協定》路線和軍方起草的“2008年憲法”。

三兄弟聯盟要求釋放他們被當局拘留的成員,并将他們從非法團體的名單中除名,三兄弟聯盟呼籲取消對向若開邦受“摩卡”氣旋影響的人們運送人道主義物資的限制。

會議結束後,三兄弟聯盟回應說他們隻是來聽取軍人政權的觀點,并将和軍人政權的讨論向各自的中央執行委員會報告。

三邊問題

中國希望中緬邊境穩定,緬甸國内和平,這樣才能促進與緬甸的貿易,增加對緬甸的投資。

顯然,中國推動對話既不是為了緬甸軍方,也不是為了少數民族武裝組織,而純粹是為了自己的利益。從中國的角度來看,隻有當緬甸局勢穩定時,中國才能促進其在緬甸的利益。

對緬甸軍方來說,確定與強大的三兄弟聯盟達成停火也是一個戰略目标。隻有當其把軍事聯盟與以緬甸中部為基地的民主力量分開時,才能夠集中精力粉碎人民保衛軍,而軍人政權會利用《全國停火協定》和“2008年憲法”來推遲聯邦制和自決權問題。

根據經驗,三兄弟聯盟很清楚,如果沒有軍隊,就不可能有權利。他們不信任緬甸軍方,因為緬甸軍方在他們的民族地區犯下了各種戰争罪行,并且總是在有機會的時候試圖壓制他們。他們也很清楚,一旦緬甸軍方對國内的民主力量取得優勢後,就會轉頭來對付他們。

更重要的是,緬甸軍方不願意給予他們想要的一定程度的自決權和自治權,更簡單地說,緬甸軍方不希望看到第二個佤邦,一個由佤邦聯合軍在撣邦控制的自治飛地。三兄弟聯盟知道,即使談判幾百年,也不可能與緬甸軍方就此達成協定。

但是,他們都在中國的影響之下,因為他們都基于中緬邊境,是以,中國會不斷推動三兄弟聯盟走向談判桌,緬甸軍方也會試圖通過做出一些讓步來哄騙他們。

由于中國的壓力,三兄弟聯盟會繼續參加會談,但這些會談永遠不會有任何結果。是以,當軍人政權和緬甸民族民主同盟軍于6月1日在勐拉舉行會談後,6月2日和3日在果敢開戰也就不足為奇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