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綱鑒易知錄》4.3商紀•太戊.仲丁.外壬.河亶甲.祖乙

作者:快樂正明
《綱鑒易知錄》4.3商紀•太戊.仲丁.外壬.河亶甲.祖乙

商朝第9任君主•商王中宗太戊

商王太戊:商朝第9任君主

簡釋: 太戊

公元前1637年(甲辰),商王中宗太戊元年,亳有異祥征兆。“伊陟”商王太戊的宰相,大力發揚“成湯”的政德。

商王太戊确立王位,拜“伊陟”為宰相。都城亳發現異象,桑、穀共生于朝内宮廷,麼晚瘋長拱高。太戊知道後很恐懼,求問伊陟原因。伊陟曰:“妖怪不會勝過德。商王治理朝政可能有缺陷?商王必須善政修德。”太戊聽進而為,大力修練先王善德,三天後異常的桑樹枯死。

《綱鑒易知錄》4.3商紀•太戊.仲丁.外壬.河亶甲.祖乙

商王太戊宮廷“桑穀共生”•桑樹瘋長圖

公元前1635年(丙午),商王太戊三年,各諸侯國都來朝賀。

商王太戊親身修德行善,講明贍養老人的規定,趕早上朝很晚退朝,詢問民間疾苦,憑吊良臣名士之喪,三年後從遠方而來的諸侯國“重譯”朝拜者有七十六國。又有賢臣“巫鹹”、“臣扈”共同輔佐商王太戊,商朝王道政德得到複興。

壬命“中衍”為車正(車正:職掌車服諸事的官)。

公元前1563年(戊午),商王太戊七十五年,商王太戊駕崩,廟号“中宗”,嫡子“仲丁”即位。

《綱鑒易知錄》4.3商紀•太戊.仲丁.外壬.河亶甲.祖乙

商王中宗太戊賢臣•臣扈

【注】

1.)伊陟:太甲等前五朝宰相伊尹的兒子;商王太戊的賢相。

2.)穀:穀樹,構樹,又名楮樹,“榖”簡化“谷”,即“谷樹”。

3.)重譯:專指懂得兩國以上語言文字的使者。

4.)巫鹹:中宗太戊賢臣,别名“巫戊”,發明了“鼓”,能用筮占蔔。

5.)臣扈:商朝名臣,是商初功臣仲虺的後人。帝雍己在位期間貪圖享樂、荒廢政事,導緻商朝開始走向衰落。帝太戊即位後,臣扈與伊陟、巫鹹等賢臣盡心輔佐帝太戊,讓帝太戊勵精圖治,修德勤政,努力恢複祖先的功業,最終實作了商朝的複興。臣扈治國有功,名列商朝六大名臣之一。《尚書》中周公評價臣扈說,臣扈和伊陟一起輔佐帝太戊,達到了上天對一個君王的要求。臣扈也是周公所學習的榜樣之一,其賢臣之名倍受世人贊頌。

《綱鑒易知錄》4.3商紀•太戊.仲丁.外壬.河亶甲.祖乙

商朝•殷商•商王中宗太戊

原文: 太戊

甲辰,商王中宗太戊元祀,亳有祥。伊陟相王,大修成湯之政。

太戊立,伊陟為相。亳有祥,桑、穀共生于朝,一暮大拱。太戊懼,問于伊陟。陟曰:“妖不勝德。王之政其有缺與?王其修德。”太戊從之,大修先王之德,三日而祥桑枯死。

丙午,三祀,諸侯畢朝。

太戊側身修行,明養老之體,早朝晏退,問疾吊喪,三年而遠方重譯來朝者七十六國。又有賢臣巫鹹、臣扈共輔佐之,商道複興。

命中衍為車正。

戊午,七十有五祀,王崩,廟号中宗,子仲丁踐位。

《綱鑒易知錄》4.3商紀•太戊.仲丁.外壬.河亶甲.祖乙

亳有祥:“桑穀共生”•圖

【評注】太戊:姓子,名伷,子伷,太戊,大戊,天戊;商王太甲之孫,太庚之子,小甲和雍己的弟弟;誕生年不詳;即位于公元前1637年(商朝建國130年);公元前1563年駕崩;在位75年; 廟号中宗;商朝第九任君主!太戊在位時期,勤政修德,治國撫民,任用伊陟、巫鹹、臣扈掌握國政,各諸侯紛紛歸順,使商朝再度興盛。商王中宗太戊:商朝在位時間最長的君主!

《綱鑒易知錄》4.3商紀•太戊.仲丁.外壬.河亶甲.祖乙

商朝第十任君主•殷商孝成王仲丁

商王仲丁:商朝第十任君主

簡釋: 仲丁

公元前1562年(己未),商王仲丁元年。

公元前1557年(甲子),商王仲丁六年,将都成遷到“嚣”。

“藍夷”開始作亂為寇。

公元前1550年(辛未),商王仲丁十三年,商王仲丁駕崩,商朝開始内亂,弟“外壬”即位。

【注】

1.)遷都于嚣:仲丁剛即位,亳都(今河南商丘谷熟鎮)遭遇黃河決堤之害,洪水泛濫,遂将國都自亳(今河南商丘谷熟鎮)西遷于嚣(亦作隞或敖;今河南鄭州商城),商朝自此開始遷都。

2.)藍夷作寇:仲丁6年,商朝東南方的夷族興起,夷族中的藍夷進攻商朝,仲丁出兵擊退藍夷。

3.)國内亂:因仲丁出兵擊退藍夷,使自身勢力受到重創。 仲丁13年,仲丁崩後,諸兄弟憑借着自己勢力争奪王位, 造成九世之亂;商朝又開始衰落。 從此開起“誰勢力大誰即位”先例!。

原文: 仲丁

己未,商王仲丁元祀。

甲子,六祀,遷都于嚣。

藍夷作寇。

辛未,十有三祀,王崩,國内亂,弟外壬立。

《綱鑒易知錄》4.3商紀•太戊.仲丁.外壬.河亶甲.祖乙

【評注】仲丁:姓子,名莊 ,子莊,仲丁,中丁;祖父:商王太庚子辯;父親:商王太戊子伷;伯父:商王小甲子高、商王雍己子密;弟弟:商王外壬子發、商王河亶甲子整。 誕生年不詳;即位于公元前1562年(商朝建國205年);公元前1550年駕崩;谥号孝成王;在位13年;仲丁踐位初年,亳都遭遇河決之害,遂将國都自亳西遷于嚣,商朝自此開始第一次遷都;是時,東南夷族興起,藍夷進攻商朝,仲丁出兵征伐擊退;商朝國力銳減,國運又開始衰落。仲丁崩後,諸弟争奪王位,造成九世之亂,開“誰勢力大誰即位”之先例!商朝第十任君主!

《綱鑒易知錄》4.3商紀•太戊.仲丁.外壬.河亶甲.祖乙

商朝第11任君主•商思王子外壬

商王外壬:商朝第11任君主

簡釋 : 外壬

公元前1549年(壬申),商王外壬元年。

公元前1535年(丙戌),商王外壬十五年,商王外壬駕崩,商朝國内又開始混亂,弟“河亶甲”即位。

原文 : 外壬

壬申,商王外壬元祀。

丙戌,十有五祀,王崩,國内複亂,弟河亶甲立。

《綱鑒易知錄》4.3商紀•太戊.仲丁.外壬.河亶甲.祖乙

商王朝開始都城【亳】的注釋

【評注】外壬:姓子,名發,外壬,子發,子外壬;太戊之子,仲丁之弟;誕生年不詳;即位于公元前1549年(商朝建國218年);公元前1535年駕崩;谥号思王;在位15年;仲丁崩後,外壬奪取王位,并向諸弟妥協,造成商朝王位繼承上的混亂,史稱九世之亂。外壬即位不久,諸侯不朝,“姺、邳”兩諸侯國發動叛變,内外交困,商朝開始衰落。商思王外壬:商朝第11任君主!

【注】

1.)姺:姺是有莘氏的後代,商湯曾娶有莘氏之女為妃,宰相伊尹是作為媵臣來到商的。

2.)邳:邳是夏禹車正奚仲的後人,也就是成湯名臣仲虺的後代。

3.)媵臣:古代随嫁的臣仆。

《綱鑒易知錄》4.3商紀•太戊.仲丁.外壬.河亶甲.祖乙

商朝第12任君主•商王河亶甲

商王河亶甲:商朝第12任君主

簡釋: 河亶甲

公元前1534年(丁亥),商王河亶甲元年,徙都城到“相”地。商朝王道逐漸衰敗。

公元前1526年(乙未),商王河亶甲九年,商王河亶甲駕崩,子“祖乙”登上王位。

原文: 河亶甲

丁亥,商王河亶甲元祀,徙都于相。商道浸衰。

乙未,九祀,王崩,子祖乙踐位。

【注】徙都于相:因國運衰落,内外交困,不得已而将都城從嚣(亦作隞或敖;河南鄭州商城) 遷徙到相(河南内黃)的地方。商朝第二次遷徙都城。

《綱鑒易知錄》4.3商紀•太戊.仲丁.外壬.河亶甲.祖乙

商前平王河亶甲•子整•整甲

【評注】河亶甲:姓子,名整,子整,河亶甲,整甲;太戊之子,仲丁和外壬之弟;誕生年不詳;即位于公元前1534年(商朝建國233年);公元前1526年駕崩;谥号前平王;在位9年;河亶甲即位時,内外憂患,沖突重重,商朝再度衰落,無奈之下,從嚣北上200公裡遷都到相,以此扭轉不利的局勢,緩解王族内部的沖突。稍事整饬後,河亶甲便發動了征伐藍夷和班方的戰争。河亶甲在讨伐藍夷時,藍夷逃往班方,于是,河亶甲令彭伯、韋伯率軍征讨班方,班方臣服。同時在方國大彭的幫助下,使得邳歸順了商朝;這樣姺就被孤立起來,随後也歸順了商王朝,納貢稱臣。是時,叛亂的諸侯重新安定下來。河亶甲在位對商朝的穩定是有貢獻的,為其後的祖乙複興打下了基礎。商前平王河亶甲:商朝第12任君主!

《綱鑒易知錄》4.3商紀•太戊.仲丁.外壬.河亶甲.祖乙

商朝第13任君主•商王中宗祖乙

商王祖乙:商朝第13任君主

簡釋: 祖乙

公元前1525年(丙申),商王祖乙元年,都城“相”坍塌毀壞,于是将都城遷徙到“耿”。

公元前1517年(甲辰),商王祖乙九年,都城“耿”又坍塌毀壞,再将都城遷徙到“邢”。任命“巫賢”為宰相,商朝王道開始複興,諸侯國臣服朝貢。

公元前1507年(甲寅),商王祖乙十九年,商王祖乙駕崩,嫡子“祖辛”即位。

原文: 祖乙

丙申,商王祖乙元祀,圮于相,徙都于耿。

甲辰,九祀,圮于耿,徙都于邢。巫賢作相,商道複興,諸侯賓服。

甲寅,十有九祀,王崩,子祖辛踐位。

【注】

1.)相:今河南省内黃縣。

2.)耿:今山西省河津市。

3.)邢:今河北省邢台市。

《綱鑒易知錄》4.3商紀•太戊.仲丁.外壬.河亶甲.祖乙

商王子滕•祖乙

【評注】祖乙:姓子,名滕、勝;子滕,子勝,祖乙,亦稱且乙;商王河亶甲之子;誕生年不詳;即位于公元前1525年(商朝建國242年);公元前1507年駕崩;廟号中宗;谥号穆王;在位19年。商穆王中宗祖乙在位時,幾次出兵平服藍夷、班方等國,解除東南方的夷族對商的威脅;任用巫賢輔政,都城因河患三次遷徙,最後遷都于庇(今河北廣宗城北沙丘平台一帶);利用邢和庇有利條件發展農牧業,使商朝的社會經濟得到恢複和發展,讓國勢國運再度興盛。祖乙是很有作為的君主,孟子将其列入商朝“賢聖之君”中。《孟子·公孫醜上》記載:“由湯至于武丁,賢聖之君六七作。”其中包括商湯、太甲、太戊、祖乙、盤庚和武丁。《晏子春秋·内篇谏上》也記載:“夫湯、太甲、武丁、祖乙,天下之盛君也。”祖乙去世,葬于狄泉(今河南洛陽東北),由其子祖辛繼位。商穆王中宗祖乙:商朝第13任君主!

《綱鑒易知錄》4.3商紀•太戊.仲丁.外壬.河亶甲.祖乙

壽星圖•萬年•日月壽星

【注】“萬年曆”來源:商穆王中宗祖乙在位時,任命“萬年”蓋日晷台、漏壺亭,日月閣,又派十二童子供萬年差遣。(日晷漏壺:萬年發明的用以計時)。從此萬年得以專心緻志的研究時令;萬年推算出的初步成果:“日出日落三百六,周而複始從頭來。草木榮枯分四時,一歲月有十二圓”。萬年研究發現“申星追上百星蠶百星,星象複原,子時夜交,舊歲已完,時又始春”;希望祖乙定節名!祖乙說“春為歲為”,于是定名“春節”,春節由此而來。又經過數十個寒暑,萬年精心制定的“太陽曆”終于完成。當把太陽曆獻給祖乙時,萬年已是個白發蒼蒼的老人。 祖乙深受感動,就把“太陽曆”定名為《萬年曆》,并封萬年為日月壽星。在過年時挂上“壽星圖”就是紀念德高望重的萬年。

甲骨文中稱“中宗祖乙,和太乙、太甲”合稱為“三示”(意為三位功勳卓著的祖先)。

【備注】宗廟廟号谥号:商王朝崇拜祭祀鬼神創立宗廟和廟号,商朝有九位君主有廟号,廟号是有作為的君主才能擁有。谥号是周王朝創立的,周朝為展現周代合法性而不使用商朝的廟号,而商王的谥号是後世加上的,直到劉邦把廟号和谥号統一納入統治才結束廟号和谥号之争,并延續到清朝。

《綱鑒易知錄》4.3商紀•太戊.仲丁.外壬.河亶甲.祖乙